创设有效情境,提升课堂活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波
摘 要: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情感,诱发求知欲,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情境的创设必须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教学过程、根据年龄特征、围绕生活体验,才能保证其有效性。
关键词:知识;过程;特征;体验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增强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其情感,诱发其求知欲,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去,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成为语文的“乐之者”。因此,情境的有效性就成了重中之重。
一、借助已有知识,开辟情境之路
巴甫洛夫说过:“任何一个新问题的解决,都要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同类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巧设悬念,创设多种新情境,让学生把原有的知识、经验迁移到新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
在教学《安塞腰鼓》一文时,安塞腰鼓是陕北特有的民间艺术,通过文字描述很难真正走进去欣赏其美。为了吸引学生主动去认识安塞腰鼓,我让学生首先回忆学校腰鼓队表演时的情景,接着欣赏了国庆典礼上的安塞腰鼓的表演,边看边解说,把学生引到腰鼓的世界,令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并对安塞腰鼓有了初步的视觉感知,接着以问题“安塞腰鼓究竟美在何处,使它成为天下第一鼓”,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使相对比较陌生的事物,变得亲切,变得熟悉。
当然,情境的创设,也不能一成不变,因为同样的情境,因学生的不同,效果可能完全不一样,所以情境的创设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要尽可能地利用突发的、亲历的、真实的情境,因为这样的情境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二、联系教学过程,开辟情境之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新意的情境,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主动进入学习状态。情境的创设不应只是在课的开始阶段,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创设合理的情境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认知规律创设悬念情境,增加知识的神秘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自觉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在情知交融中达到最佳状态。
在《安塞腰鼓》一课,我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安塞腰鼓究竟美在何处,使它成为天下第一鼓”就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视觉感知的情况下开始自己的朗读、感悟,点滴纪录下自己的学习心得,使课文的学习始终围绕这一问题来展开,学生的学习变得目标明确,兴趣浓厚。
三、根据年龄特征,开辟情境之路
小学生的身体和思维都处在成长阶段,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较重,但注意力不能持久,理解力和思维能力都不是很高。如果能巧妙利用浅显的、通俗易懂的一些方式来加以说明,效果会更好。猜谜语、唱儿歌都是学生喜爱的方式,特别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浅显平淡、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转为妙趣横生的学习活动,融知识教学于情趣之中,把课上得有声有色,饶有趣味,使学生百上不厌。
低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标点符号的时候对标点符号的作用实在是难以理解,更别提正确使用了,该如何教学呢?我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为了让小标点们跟大家交朋友,把自己的用法编成了一首儿歌:“标点符号很重要,组成句子不可少。该用哪种小符号,都要认真来思考。意思未完用逗号,一句完了用句号。喜怒哀乐感叹号,提出问题用问号。”学生边学边唱,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掌握了标点的正确用法,正是一举两得。
四、围绕生活体验,开辟情境之路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所蕴含的丰富的可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将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求知成为一种内在动力。
在教学《海伦凯勒》一文时,我事先布置了让学生回家体验盲人生活的作业,在课堂上让学生谈自己的体验感受,有学生说:“我做了半小时的盲人就受不了了,吃饭夹不到菜,走路老是碰撞,更别说出门了,想都不敢想啊!”“我刚蒙上眼睛的一刹那,心里特别害怕,脑子里一片嗡嗡声,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好?”……此时此刻,我告诉大家,有一位作家名叫海伦凯勒,她不光是盲人,还听不到声音。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吊了起来,学习就变得主动了,轻松了,体会也更加深刻。生活是语文的源泉,紧密联系生活“源头性”的语文学习既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
总之,有效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在情境中扩大,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使教学具有更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叶澜.“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4]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50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