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思想对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亚静
摘要:通过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学习,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笔者认为职业教育要办好,办出特色,职业道德教育尤为重要。分析了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黄炎培思想 高职院校 职业道德教育
黄炎培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职业教育理论并付诸实践,且取得辉煌成果的人。他通过对国外职业教育的深入研究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实用主义”、“职业指导”、“大职业教育主义”等教育理念,形成了独特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涉及到职业教育的目的与目标、办学方针、学制体系、教育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诸方面的内容,对创办武汉中华职业学院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建设需要,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等一线岗位技术应用型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主要任务,以人们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培养为本位。高职学生毕业后能否履行工作岗位职责和发挥应有的作用,不仅要看其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更要看其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因此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已成为影响就业、创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也直接关系学校的发展和壮大,离开职业道德培养,职业教育将偏离方向。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职业道德的含义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职业道德是为了调节和约束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而形成和制定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成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三大组成部分。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化,其主要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方面。
黄炎培认为:“职业,包含着对己谋生,对群服务,实一物两面,故职业教育,于整个的人生修养上及至国家观念、民族意识之培养上,不仅无抵触,而且有很大的贡献。”职业教育除为个人谋生做准备外,还必须有一定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的规范为“敬业乐群”。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应包括职业技术训练和职业道德训练,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若离开职业道德训练,就失去了职业教育的真义。
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黄炎培在当时“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读书谋事为耻”“以职业为贱”的社会风气下,提出“知识与技能并重”、“理论与实习并行”的思想非常不容易,在当时中国教育界引起很大震动。现在仍然有很多人存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一般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都高考成绩比较差的;很多高官和企业家的孩子,即使成绩不好也要动用各种关系想尽千方百计送进名校接受普通教育,可见就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从思想认识上仍然不重视职业教育,所以导致很多高职院校学生缺乏自信,存在理想信念不坚定,没有奋斗目标,对前途迷茫;学习动力不足,得过且过,不求知识技能掌握多少,只想混个文凭。如为了做好学生就业工作,学校和各系想尽千方百计帮学生联系就业单位,可是部分学生并不重视得到的岗位,稍不如意就“跳槽”。
市场经济条件是以创造最大利润为主要目标开展各种活动的,这使个别人在追求个体或局部经济利益的同时,以破坏了集体其他成员或社会其他成员的权利或利益为代价,所以出现了许多行业不正之风,对于学生价值观有所影响。现在我国已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所以就要求从业人员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端正的职业态度、严明的职业纪律,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一种竞争力,其实市场经济也是道德经济。现代的高职生大部分是“80后”和“90后”的独生子女,从小就是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的希望和关注的焦点,往往个性强、喜欢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互助精神和团队意识,耐挫能力差。同时他们要面对着比过去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需要应对未来各种意想不到的挑战。所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办好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全方位提高学生个人素质和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和职业竞争力,使其具有较强的职业发展潜力。
二、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职业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和时代性,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应在传承传统职业道德优秀成分的基础上,针对现代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根据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新需求,不断更新、与时俱进。职业道德教育应以培养学生职业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爱岗敬业、具有协作精神为主要内容。
1.培养学生职业意识
很多高职院校学生是抱着无奈的心态进入学校,他们不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对自己在职业生活中的地位、权利、义务缺乏明确的认识。所以学校应让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有所了解,增强学生对以后所从事职业的认同感,并把行业发展的美好前景同个人理想、个人职业、个人前途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热爱本专业,使“受教育者对于职业,应有极端的信仰”。其次要培养学生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一个人自强不息、成就事业的有力保证。“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就是现实对敬业精神的强烈呼唤和真实写照,希望我们的毕业生不要“骑着驴找马”,“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2.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
黄炎培在中华职校的实践中,认为“我国今日教育之弊病在为学不足以致用,而学生之积习尤在鄙视劳动而不屑为”,应把注重劳动作为培训学生的金科玉律。现在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劳动观念淡漠、怕吃苦、轻视体力劳动,喜欢追求物质生活。所以要特别注重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观的培养。开展各种技能比赛和公益劳动,使动手和读书相结合,我校现在要求学生一学期参加公益劳动时间不得少于4小时,笔者认为时间太少。校园环境、教室卫生、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清理等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完成;同时不断完善勤工助学制度,扩展勤工助学岗位,将简单、重复的校园建设劳动和单调的体力劳动,发展为将所学专业知识实践和劳动观的培养相结合的具有一定实验、研究、创造性活动;现在很多学生轻视劳动原因之一就是缺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培养劳动意识的同时要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3.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服务意识
黄炎培主张的职业教育的道德规范“敬业乐群”。“乐群”是指“具优美和乐之情操及协作之精神”,即学生必须具有服务社会、合作互助的精神,职业教育的第一要义是“为群服务”。
在社会上,各学科、各行业、各工种之间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万事不求人”已是不可能的,单枪匹马、孤军奋战是很难成功的。“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这是我们经常在招聘广告上看到的术语。但现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入学后常常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及不适应;在班集体建设中,集体观念越是淡漠;把市场经济的金钱原则用于人际交往与合作中。在日常生活中孤芳自赏、以自我为原则、合作意识不强、团队观念薄弱,所以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对于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社会和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培养协作精神,可以精心组织好以增强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为目标的各种集体活动;加强班级建设;引导学生社团活动;设计一些需要以团队形式参加的设计、创造、调研的活动。
黄炎培在一次演讲中说:商业的宗旨不单是为己谋生,同时为群服务。他认为:商业学校的学生如果忘掉了为群众服务的宗旨,只为个人谋利益,只知道赚钱,毕业后就会贩卖鸦片烟、外国货或干缺德的买卖。那将是职业教育的悲哀。既要有为他人服务的意识也要有为社会服务的意识。不懂得服务与奉献的员工是不为企业所欢迎的。
三、高职院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1.发挥课堂教育的主导作用
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大学生职业规划这些课程中涉及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在讲到职业道德教育这部分内容时,往往是共性的东西谈得多,个性的东西谈得少,理论性内容谈得多,实践性适用性谈的少。我校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主要是由辅导员讲授,由于辅导员自身缺乏从业经验、专业知识,所以讲授的内容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创业起不到很好的引导和帮助作用。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上讲职业精神时,可以结合一些行业模范人物的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有关职业道德的原则、规范、要求等内容的系统教育。使学生首先从理论上理解和把握职业道德的体系和意义。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并结合不同专业,开展行业法规教育。专业课学习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内容,如果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将专业知识与本专业岗位的职业道德基本要求和基本规范融合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学就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更能为学生所接受。也可以邀请相关专业的成功人士和企业的劳动模范开设专题讲座或专题研讨会结合他们自身成才、成功的实践体会,让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对专业的发展充满信心。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职业观,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并教育学生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崇高的职业精神。
2.与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实训相结合
专业实习和专业实训是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社会实践一直是我校鼓励学生参与社会的一项重要活动。实践性强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大特点,高职学生有大量的实习实践活动,而职业道德恰恰是高度角色化和实践化的道德。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实习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黄炎培要求开放办学,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开放办学,德国是由社会、政府、企业、学校四个轮子托起职业教育这辆大车,而我国是只依靠学校这辆独轮车办教育,所以行走非常艰难。多加强与企业合作,采用“工学结合”或“半工半读”的方式,学校可以让学生到企业中去亲身感受,去接受企业文化理念的熏陶,在实习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培养其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以便当他们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后,尽快适应企业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各种社团活动,让校园处处洋溢文化的氛围,让学生多参加一下创新、设计比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绝不会自然形成,也不是一门课程、一位教师就可完成的。希望全社会都重视起来,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方法把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成具有“铁的纪律,金的人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贾玉敏.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实路径.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9(6).
[2]戴培培,陈迪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探索与思考.管理观察,2009(6).
[3]汪麟.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1).
[4]田正平,周志毅.黄炎培教育思想研究.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5]胡波,程锋,杨悦.团队协作精神在大学教育中的培养.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9).
[6]李新民,黄炎.职业教育思想精髓对其当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启迪.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3).
作者单位:
湖北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63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