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益军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独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那么,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自主学习意义分析
1.符合诸多自主学习理论的要求
所谓“元认知”是指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等。以“元认知监控”为例,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积极而自觉地监视、控制和调节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并非学生对于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一个以其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我国教育学专家庞维综合国内外自主学习理论,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认定在学习的不同阶段之中:(1)学习活动前,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2)学习活动中,能够自我监控学习进展、自我反馈学习效果、自我调节学习方法;(3)学习活动后,能够自我检查学习结果、并对之自我评价、总结和补救。
2.有助于学习素质发展的综合提升
日本文部省在2002年实施的《中小学数学学习纲要》中指出,生存能力的要素之一是“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并增设了标志“从传统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向发挥孩子们的个性和自主精神的拓展的活动课程”。全美数学教师委员会(NCTM)在其所制订的新的《中学数学的原则和标准》中进一步强调数学应当努力使学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把关注人的发展作为首要的目标,着重提出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并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实践表明,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有利于养成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塑造学生的独立人格。
二、具体教学策略探析
1.运用媒体创境,点燃自主热情
教学实践表明,学习兴趣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年级特点,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媒体创设趣味情境,充分调动每个学生渴望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例:教学“相遇问题”一节内容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分析、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和数量关系,形成两个物体运动的观点,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具体教学时,教者借助多媒体技术,适时运用闪烁、发声等手段,较好地创设了“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接着两车相向而行,直至相遇的全过程”的动态画面。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运用媒体手段,虚拟了“相遇问题”的现实情景,充分调动了学生希望和老师及同学一同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的求知欲,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两地、同时、相向、相遇”的含义,为后面计算方法的学习扫清障碍。
2.鼓励质疑问难,引导自主思考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实践表明,给学生一个宽松、民主、活泼的课堂气氛,给学生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鼓励学生“敢问”,教学生“会问”,能有效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例:教学认识“时、分、秒”一节内容时,教者要求学生针对本校作息时间进行质疑问难,同学们在自主思考的前提下提出一个个颇具价值性的问题:(1)上午第一节课几时开始?(2)我们的课间操用时多少?(3)下午2:45同学们在干什么?(4)今天的数学课比活动课长几分钟?……在此基础上,再针对所提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合作解决。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学实效远远超过老师提问,且学生的学习热情更为高涨,较好地激发了其自主学习的意识。
3.注重评价激励,促进自主养成
心理学研究发现,如果教师对学生有积极的态度或者过高期望,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经常使用语言、手势等方式进行鼓励,学生就会尽情的表现自己,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潜力,体验到成功的欢。盖杰和伯全纳在《教育心理学》一书指出:“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但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教学实践表明,富含激励性的课堂教学评价,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具体要求:(1)评价多元。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可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的形式,发挥评价目标的导向作用。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理解掌握及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的思维过程,可将鼓励性评价贯穿于课堂、作业、考试之中。(2)方式多样。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可通过观察、提问、交谈等多样方式对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县古河镇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87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