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勤于思,敏于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2009年普通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比赛,于2009年11月6~7日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举行。我作为观摩者,有幸参与了本次活动的全过程,并聆听了参赛48节课中的8节课。欣赏了各地精英的“演绎”,感觉各有特色,也看到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参与活动和听课的过程中,内心有许多感想,特别记录下来。这些感想仅仅是由现场的教学实践而引发的思考而已,只是自己的零散感受,可能并不系统,现在共享出来,期许能够得到读者的批评和指正。
  
  ● 选课内容
  
  本次参加比赛的共有23个省的48节课例。因为承办方绵阳南山中学提供了6个高品质的信息技术教室,所以比赛分成了6个组别,每组有8节课。因为本人喜欢坐定地方后不挪窝,所以老老实实地在一个教室内听完了8节课。我的感想也仅仅局限于这8节课以及与其他参加活动教师的交流而已。我所听的8节课分别是①《Photoshop制作风格化边框》;②《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与技巧》;③《网海拾珍――网络搜索技巧》;④《用智能工具处理问题》;⑤《数字化音频的简单加工》;⑥《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⑦《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⑧《计数循环》(第一课时)。其实看参赛课例的题目,就可以看出参赛选手所选择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容易开展学生活动的,如网络搜索的就有两节课例;二是内容相对比较新和深入的,如两节人工智能知识。毕竟是面对高中生,追求技术的新颖与深入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课堂实际效果来说,两种选题内容可能都有一些容易出现的问题。偏难的内容可能不容易引发学生兴趣,导致学生参与度不够;而学生容易开展活动的内容,却又由于内容与方法把握等方面的问题,不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效率地传递知识。
  
  ● 教学目标的表述与达成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所要达成的目标,是一节课的引领。关于教学目标,主要是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学目标表述不清楚。观看参赛教师的教学设计(教案)就可以发现,很多教师难以用准确的语言将自己的教学目标表述清楚,与真正要进行的教学内容相去甚远。二是课程开始没有向学生交代目标。在课堂开始,向学生交代本节的目标,可以使学生了解教师的意图,但是8节课中,很少有教师能够很好地完成此环节。
  此外,我们还看见,为了达成新课程所强调的三维目标体系,有的参赛教师甚至在课程最后画蛇添足地增加了一些活动,美其名曰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但是由于与前面活动的脱节,显得过于突兀。如此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教师还是不要为好。
  
  ● 情境导入与教学方法选择
  
  优质课评课之前的评审会议上就强调情境导入的有效性和简捷性。而到了现场以后,发现参赛教师在情境导入方面都表现得不错,并不存在拖泥带水的现象,可能也是因为面对的是高中生,所以情境创设都显得比较简捷。而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一般采用的仍然是讲练结合的方式,也穿插着小组合作、主题探究等。还有一位教师采取了竞赛法,由他来出题,学生在网络上搜索答案。虽然这种方法可以锻炼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但是某种程度上,这种竞赛性质类似考试的行为,可能是学生最讨厌的方式,而且学生在网络上搜索到的信息,未必就是正确的信息,可能是错误的,而且这种方式也容易导致学生的懒惰心理,遇事不先思考,而是求助网络。所以,选择教学方法需要多方面考虑,综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 信息技术教师的基本功
  
  一直以来,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受人诟病。观摩此次的8位参赛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基本功基本上还是过得去的,能够很好地把握课堂气氛与课堂节奏。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信息技术教师的现场应变能力以及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能力还不够。有的信息技术教师自顾自地自进行讲授,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表现呆滞。我实在担心这类课堂的实际效果是怎么样的。还有的教师评价方法把握不好。这位教师在请学生回答问题后,给予了一个苹果的奖励。此举受到评委和观摩教师的批评。实际上,这种评价方法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不恰当的。还有的教师,面对学生对她提问的毫无反应,只会说:“我发现,我们班级的同学都挺害羞的。”这样的话前后说了四五遍,可见她对于调节课堂气氛毫无办法,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她的教学基本功不扎实。
  当然,以上所提的只是观摩中感觉到的一些问题而已。其实,经历了5年的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使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呈现出新的面貌。我对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建议就是要“勤于思,敏于行”。勤于思,在于教师需要不断进行理论学习,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我在写本文之前,在网络上搜索本次活动的相关内容,只是搜索到了一些新闻报道以及通知而已,也能够搜索到一些关于参会的感受,但是对于比赛内容的深入思考却寥寥无几;敏于行,在于教师需要不断在实践中进行创造,只有实践才是教师增长知识与才干的捷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901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