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职幼教美术手工课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立军

  摘 要:手工课是中职幼教专业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手工制作是一种培养创造意识、设计思维、手脑协调能力的活动,也是幼儿教学活动主要内容,手工制作是中职幼教专业学生今后从事幼教工作必备的技能,中职幼教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职前教育,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熟练、灵活的掌握这一技能。
  手工课教学是以实践为主的课程,主要是学习多种材料的手工制作,运用各种材料塑造不同形态的形象。手工教学与其他美术课程内容有密切的联系,教学方法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手工教学有其特殊性,在实际教学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就手工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试作一些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手工制作 兴趣 思维 积极性 创造性
  
  问题一:学生手工制作过程中有畏难情绪,缺乏信心
  手工制作材料丰富、形式多样,每一类型作品一般都有特殊的制作方法,制作技巧性强,作品制作从开始到成型有一个制作过程,作品的塑造也要具备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正因为有这样一些原因,有的学生会因此望而却步,产生畏难情况,认为自己做不好,缺乏信心。
  改进方案:
  1.增强手工课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
  系统的理论和制作方法的阐述,很难使学生对手工制作保持兴趣,因物异而生趣,是由学生心理特点决定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手工制作的材料、内容和技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教学要抓住学生心理,吸引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纸立体造型》课中,制作除采用折、切、叠、卷等常用方法外,还引导学生尝试各种造型手段,如采用“塑”的方法,当碎的纸浆粘合起来,借用黏土和橡皮泥的造型方法,学生会从有异趣的捏塑方法和塑品效果上找到新意,特殊的效果给学生带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心境。
  2.教学要联系学生的感知经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我听到,我忘记了;我看到,我记住了;我动手,我理解了。”手工制作教学必须反映学生的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生活”,教学要联系学生熟知的经验和内容,学生能较快的掌握,也容易接受。例如:《剪纸》内容教学过程中,插入“悠久、灿烂的民间剪纸文化传统”内容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春节的贴花、装饰的窗花等民间剪纸风俗,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内涵、寓意,让学生明白,剪纸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剪纸就在我们的身边,教学上有了这个前奏,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最终教学效果显著。
  3.简明扼要地处理教材,深入浅出的实施教学
  手工制作的理论要落实在实际操作上,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把教学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处理,抓住重点,突出难点,进行深入浅出的教学,例如:一节剪纸课教学中,我把课堂教学分为两步,第一步,教师进行折剪的示范,展开后变成一个喜字;第二步,教师将双喜字上下的两个口字进行变化,出现了卡通形象,第一次揭示课题,引起兴趣;第二次示范,简单而典型,启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学生能灵活掌握技能。
  问题二:学生只会模仿教师,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技法
  有的学生手工制作容易受教师示范“定势”的影响,只会“依葫芦画瓢”,制作上会形成思维的惰性,风格单调,只会按图索骥,按部就班制作,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的技法,大胆创新,作品要求稍有变化,学生就无所适从。
  改进方案:
  1.注重示范教学的实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师的示范是手工教学的重要方法,通过示范,使学生产生表象,进行形象思维,所以教学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积极探索,教师的示范也要有创造性,教师要在关键处示范,重于启发和诱导学生,引导学生融会贯通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例如:《泥塑》一节教学中,我先出示一些造型各异的示范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观察,教师不急于讲解制作方法,包袱丢给学生,让学生一层层去归纳,总结,自己得出结论,自己寻找规律,当他们探索的过程遇到困难,教师进行适时的指导,适时示范,促使学生知识的迁移,让学生从中领悟摸索,灵活掌握技能,体会探索学习的快乐、成就感。
  2.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手工制作课要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的个性成为创造的发光点,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例如:在《纸花》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按书本叙述制作,在制作中找出规律,纸花制作的要点是掌握花、叶、茎的三部分制作的技能,掌握规律之后,启发他们结合以前知识,运用造型规律,大胆创新,进行千变万化,再鼓励学生创造出更有个性、更加快捷、优美的制作方法,果然,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个个胸有成竹,人人标新立异,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积极高涨。
  问题三:学生缺乏发现材料美、巧妙利用材料美、创造材料美的能力
  材料是手工课制作的必要条件,手工制作中,准备材料是制作的第一步,材料种类很多,丰富多彩,有的学生不会去挑选、准备、更不会发现普通材料的“闪光点”,缺乏变废为宝、创造美的能力。
  改进方案:
  1.生活中到处都有美,要引导学生做“有心人”,善于发现材料美
  很多材料本身就具有天生的、独特的美,也有的材料看似普通,实际里面大有“文章”,但你若仔细的去观察,就会发现一个个“新大陆”,如削铅笔的刨花,很多都当垃圾处理了,刨花皮有一种独特的秩序美;普通的落叶,有一种对称、阴阳向背的装饰美感。在手工制作中,这种特性是手工制作中必不可少的,它是手工作品内容和形式的一部分,所以要引导、培养学生感受美、发现美的能力。
  2.以材质的意想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发挥联想、想象去创造美
  手工制作的材料,很多本身不具美感,很不起眼,但经过巧妙的利用、组合,就能创造出具有独特美感的作品,如在古代园林里,有用普通鹅卵石镶嵌图案的过道,也有以碎瓷片装贴的门楼屋檐,这些原本极其普通的材料稍做处理加工,就“变废为宝”了。手工制作中,如:铅笔刨花,由于卷笔刀的工作原理,形成的刨花纹理均有放射状刀印,花片的断裂纹多为扇形,装饰造型时将其利用起来,顺延扇形走势一片片排列起来,或层层间隔,或层层叠过,形成很美的整体装饰肌理,圈(下转第97页)(上接第96页)成花朵,连成衣裙,具有很好的效饰效果。
  总之,教师在中职幼教美术手工教学中,要注重研究学生学习心理,要不断发现问题,针对各种问题,分析原因,找出对策,通过手工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善于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且心灵手巧,适合、胜任幼教事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唐晓杰.课堂教学与学习.广西教育出版社
  3.孟万金.优质高效――因材施教的教育.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单位:镇江市第三职教中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90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