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教师要关注学生道德成长过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社会在发展,中国人才正告别物美价廉的时代,跨向高素质文化附加值的启动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是辉煌的前景,但人才的素质与底蕴是否能够抵挡住全球的竞争,依然是不容乐观的,面对竞争,我们该如何去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呢?
而现实学生的状况是这样的,他们中的大部分缺乏毅力,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竞争合作意识,不会独立,过分依赖,对人对事缺乏谦让、理解,社会责任感不强,学习上抄作业,不假思索的起哄,对坏现象吹捧,以对抗规则而获得别样关注,肆意讲话等。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的出台,适应了素质教育的发展,为实现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提供了依据,新世纪人才要有世界眼光,要有国际意识及,并非一句空话,更非三年一次的综合性评价就能形成,所以我们更应关注学生的道德成长过程,懂得它是一个不断积累,逐渐发展的过程。
对此,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措施:
1.一改三年一次的评价体系。从学生入学开始,增加了月评,学期期中,期末,学期,学年的评价次数,这样做使学生能时刻感受到他的存在,时时刻刻警醒自己要按照规则行事,不至于到了毕业时临时突击,拼命表现自己,从而失去了评价的真正意义。
2.“少则得,多则惑”。本着评价内容标准由少增多的原则,以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为依据,结合我校寄宿制的特点,先选择一部分操作性较强的条款具体量化,如:公民道德修养一项中,把学生出勤具体量化,迟到、早退、旷课加以区别,采用百分制,以递减形式操作,同时又加入学生早、中、晚纪律卫生的检测标准。年级不同、评价标准、内容不同,逐年递增,每月或每学期在原有的基础上添加量化内容。
3.量化评价表公开并张贴在教室。评价采用多元化形式,根据内容由班干部、任课教师、班主任、学校值班领导填写。
4.每月评价结果公示。除了以分数形式呈现外,还要评选出每月的道德之星、进步之星、特色之星等。人数根据学生总人数按比例确定,优秀的加以奖励。
5.期中、期末、学期、学年评价结果形式多样表现形式为:分数+等级+评语+改进意见,由班级成立的领导小组评价,评语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填写,本着全面公正的原则,对每个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其中委婉指出学生某一方面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一项尤为重要,要使学生感受到被尊重,知道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知道如何去弥补自己的不足,个别学生需要以面谈的形式进行。
6.综合性评价是在多元化评价基础上的总结。所谓多元化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任课教师、班主任评价和家长评价。不能把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要把日常评价与学期评价综合,注重品德与特长评价,在现实生活中,中考无疑是重要的指挥棒,综合素质评价状况令人堪忧,学生为分数而学,教师为此而教,这种评价的目的就是要使好学生全面发展,大多数学生找回自己的优点,找回自信,从而健康快乐的成长。
7.要做到综合评价的前提是立足情感。德育是针对人心灵的工作。德育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对于身心尚未发育健全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获取知识、生活经验乃至品德的动机大都是从最爱开始,这些爱源于父母、老师、同学、朋友。而现实网络沟通和传统沟通大有平分秋色之势,孤独已成蔓延之势,因此立足情感,让学生情感回归现实非常重要。综合性评语不应仅限于学生毕业的评价,而是要把它贯彻教学始终,每月、每学期、每学年都应该有针对性的评价,这种评价应该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成绩优秀的学生有了新的目标,力争品学兼优;成绩较差的学生除了与优等生缩短差距外,也有了自己独特的发展空间;一般的学生也能扬长避短,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前进。
每月的结果公示后,学生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不同的评价标准及改进建议,力求它的全面性与公正性,学校评价小组也可根据发现的实际问题添加考核评价的项目。群策群力,民主和谐,会使我们的评价方法更为完善。
评价的目的一是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中考至今还是唯一能具体量化的一种检测学生知识水平的非常重要的手段,不可能取消,我们能做的只能是以评促学,以学促进学生人格的不断完善。
两年的实践与探索,虽然工作量增大,评价过程繁杂,但我们坚持了下来,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加强了,道德观念提升了,学生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体验他人的内心世界情感,从而形成最基本的道德观。这样,学校教育就不会只停留在靠纪律来强迫维持,从而使学生的行为规范上升到心灵的自觉要去和对生活的热爱。
虽然素质教育难以量化,但我们力求他的可操作性,力求评价的公正性。素质教育任重道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不断的修剪会使他更加枝繁叶茂。它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相信长期的坚持,这种综合素质教育会逐渐在生命中沉淀,溶为学生生命不可缺少的人格素质,直至生命的完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97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