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德育教学要注重方法创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青少年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对他们的道德教育要注意针对性、特殊性和实效性,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开创德育教学的新局面。
  【关键词】德育教学 方法创新
  
  Moral educa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method innovation
  Luo Wenchuan
  【Abstract】The young are in the period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world view, the philosophy and the value view, so the moral education on them must have the pertinence, the particularity and the actual-effect quality and the school should adopt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naugurate a new complexion of the moral education teaching.
  【Keywords】Moral educationMethod innovation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对他们的培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奠基性工程。青少年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对他们的道德教育要注意针对性、特殊性和实效性,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开创德育教学的新局面。
  1.坚持三个统一。
  1.1“虚”与“实”结合,坚持大道理与小道理的统一。德育教学要理直气壮地讲大道理,这一点是绝对不能含糊的。但是在当前形势下,对学生讲大道理存在一种虚实脱节的现象。
  1.2“高”与“低”结合,坚持前瞻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德育教学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必须坚持高格调,强调前瞻性。任何道德观念的产生都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环境,因此,必须着眼于学生学习、生活中实际问题来确定具体的目标与方法,解决好“高”与“低”的矛盾。
  1.3“同”与“异”结合,坚持主旋律与多样化的统一。过去,受传统文化中大一思想的影响,德育学校过于求“同”,导致在内容上“一个调”,要求上“一个样”,方法上“一刀切”,忽视学生的个性特征,造成了令学生厌的局面。随着国门打开,又出现了忽视“同”而放任“异”的错误倾向。因此,德育教学要处理好“同”与“异”的关系,做到因人而异、因势而异、因事而异,形成德育教学的多格局、多模式,从而增强吸引力和亲和力。
  2.实现三个转变。
  2.1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了解社会的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逐步由静态的、封闭的思维方式向动态的、开放的思维方式转变,他们的眼界更宽、思维更加活跃、思想情况也更加复杂。因此,德育教学必须强调针对性,实现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多角度、多侧面地开展工作。
  2.2由单向灌输型向交流型转变。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灌输的原理,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讲真话不讲假话,讲实话不讲空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接受教育的积极性。
  2.3由单向说教向多种形式传播转变。在现代社会中,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搞好德育教学,除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载体外,还可以根据学校所处的人文环境,充实德育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31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