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知识经济社会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就是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生物学科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会缩短教与学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由知识被动接受者向自主学习者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的一些具体的方法。
关键词:自主学习 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 补充拓宽
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旨在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已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
所谓自主学习,从教育学的角度讲,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手段,主动探索新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能力档次的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是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是学生个体非智力因素作用于智力活动的一种状态。《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生物科学不仅是众多事实和理论,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它更是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功。
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我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产生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推动着人们探索新知识、发展新能力。因而采取何种方法何种手段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生物课与学生的生产和生活联系密切,学生的衣食住行及学生自己的身体都可以作为很好的课程资源。21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共识。我在教学中总是适时的加上一些人类目前在生物学领域取得了许多新的成就与突破。例如: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转基因食品等等;同时也介绍一些面临的挑战,如艾滋病,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环境污染等等。另外,学生平时从事一些跟农业生产有关的活动,如养花种草、果树栽培、养猪养禽等实践经验都是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的教育题材。这些实际问题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动力基础。
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在观察鲫鱼外部形态时,我主动指导那些平时不敢说话,而且胆子比较小的学生亲自动手,摸一摸鱼的眼,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说它没有眼脸,看一看它身体分几部分,还有的同学说把鱼的鼻孔堵住,看它过一会是否能死掉,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扩大了,也从观察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我问学生:“你知道它的生活环境吗?它的外形什么样,为什么长得那样,有什么作用?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它身体表面有什么?它怎样运动的呢?靠什么运动,再看一看身体的颜色有什么不同?有水中怎样呼吸呢?怎能样感觉水流、水温变化?这个结构叫什么,是怎样构成的,观察口的张开与闭合与鳃盖有什么变化?”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每个水盆中的鱼,结合提出的问题认真观察,从观察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自主学习的动机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产生了。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情境教学是课程改革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当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时,学生一张张因争论而激动得涨红的脸,意味着我们的探究性教学取得了成功,使学生初步叩开了生物学科的大门,因此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教学工作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变“指挥者”为“引导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
如《植物所需的水和矿物质》一课,开始上课之后,我将一周前培育的绿豆种子展示在学生的面前,然后向学生交代这些植物的来历。
“一周前,我将一些绿豆种子种在我自制的相同的十个花盆中,为了保证每一个花盆中都有种子萌发,我在每一个花盆中放入两个种子,每天照顾它们,把它们放在有阳光、空气流通、温度适宜的地方,每天浇适量的水。当种子破土而出之后,我把它们分成两组,一组仍然适量的浇水,另一组则不浇水。你能推测出哪些幼苗是‘口渴’的吗?”
这时,学生一改往日的拘谨,纷纷举起了手。
我接着进行演示:“现在我要向这株‘口渴’的幼苗浇水,你能看到水到哪里去了吗?”学生开始议论。
这样我就可以引导学生:“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推测。”
从描述一件事情到进行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倾听、思考,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快乐的气氛中进入到新课的学习。
四、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他主学习而言的,余文森教授认为自主学习包含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主动性;二是独立性;三是元认知监控,也就是说学生不仅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而且表现出我能学,我会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来自于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来自于学习责任,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对学习的兴趣和责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且学生不可能对所有的学习都会有兴趣,因此,在自主学习中教师不仅应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而且要使学生明白学习的责任。我能学表现为学习的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我要体现为学生只是有了学习的愿望,能否学习还得看学生是否具备了自主学习的本领,这些本领不是从娘胎里带来的,必须经过一定的学习和训练才能获得,以上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因此,自主学习绝不是“放羊”课,而是需要教师在各个方面加以引导,其实更注重教师的素质。
五、通过适当的提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易读懂的材料,教师提问引路,学生自学思考。例如:初中生物第二册,有关神经调节这部分内容,教材中所提到的反射的类型学生能看懂,我就先提出两个问题:
1.按照反射的形成过程,反射的类型可以分为哪两类?
2.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有什么不同?
学生边看书边思考,然后组织他们讨论,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能正确回答,第二个问题的回答需要认真思考。根据学生的回答因势利导加以启发,启发后学生经过思考弄清楚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反射过程不需要经过大脑皮层,条件反射是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一种比较高级的神经调节方式,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中高级中枢的参与才能完成。
六、精讲指导,讨论自学
难理解的教材内容,教师往往讲得更细更深入,生怕学生不明白,其实不妨换一种思路,即教师精讲指导,学生讨论自学。例如:初中生物初中生物第三册“生物的遗传”,这节中的遗传物质传递时,我先精讲本节的重点,通过列举生物产物的后代总是与亲代相似但又有差异的事实。然后提出:父母亲的形状是怎样遗传给自己后代的呢?至于具体的遗传方式,请学生翻开教材通过自主学习去获得。学生阅完教材后,初步懂得人体细胞内染色体有23对,遗传作用是染色体上具有一种叫做脱氧核糖核酸(DNA)。这种DNA分子上有许多决定生物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基因,生物体的各种遗传形状主要有不同的基因控制的。为了加强学生对教材的进一步理解以及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向学生提出三个问题:1.在生殖过程中,不能卷舌的父亲和能卷舌的母亲生出来的子女能卷舌的可能性是百分之几?不能卷舌的可能性是百分之几?2.在生殖过程中,能卷舌的父亲和能卷舌的母亲生出来的子女能卷舌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吗?3.在生殖过程中,父母双方均不能卷舌生出来的子女有可能卷舌吗?
通过分析可知:在生殖过程中,不能卷舌的父亲和能卷舌的母亲生出能卷舌的子女和不能卷舌的子女均为50%。父母双方均能卷舌生出能卷舌的子女为75%。父母双方均不能卷舌生出来的子女一定不能卷舌。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反而取得了更加良好的效果。
七、补充课外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学生自学后,教师适当补充,拓宽学生视野。例如:初中生物第三册关于禁止近亲结婚的内容,为了进一步激发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我补充了如下内容:白化病是一种常见的隐性传染病,在我国有的地方俗称“羊白头”。患者的皮肤毛发都因缺乏黑色素而白的异常。先天性愚型病是一种以痴呆为主,伴有多种发育异常的传染病,医学上称为“21―三体综合症”。血友病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性遗传病,有父传女,母传子的规律。总之,近亲结婚所生的子女中,遗传病的发病率远远高于非近亲结婚所生子女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因此,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堂兄弟姐妹、姑表兄弟姐妹、姨表兄弟姐妹、叔和侄女、舅和外甥女等之间在法律上不允许结婚。通过我的介绍,学生进一步了解了遗传病的危害,同时也激发了更深的求知欲。
总之,强调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之一。探究式学习的强调,给学生的学习与思维提供了新的挑战性。新教材中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计了大量的、丰富多彩的、类型各异的探究栏目与活动,这些教学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一些身边生物学现象。因此,教师应该及时地转变观念,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余文森.简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课程・教材・教法,200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49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