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占宝

  摘要:从“学习共同体”“有效运用”和“适时评价”三个层面对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进行探索,以期和教师以及教育研究者一块思考、交流。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学习共同体;有效教学;语文评价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小组,是新课程理念倡导的一种很实用的学习共同体。利用合作小组展开教学活动,能够很好地促进语文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这也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法之一。
  一、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运用。首先必须考虑的是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学习共同体是区别于学生单个、独体学习的一种形式,也区别于班级单位的学习形式。语文学习内涵的丰富性和外延的开放性,给这种小组形式的学习共同体提出了特定的要求。
  学习共同体的组建要体现团结协作、高效互补性;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较好体现因材施教、主动发展的教学原则。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小组成员共同研究,师生一道探讨,形成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共同体学习的活动可以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前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是预习课文、查阅词典,也可以是思考问题和提出质疑等。
  基于共同体的小组合作学习应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语境或情境,引导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发散性地。创造性地思维。例如,教学《最后一课》时,教师可要求学习小组围绕“谁是小说的主人公”展开讨论和交流。小组活动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还应认真观察各小组的学习活动情况,积极启发和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小组学习成果的交流,比如,举行查字典比赛、成语接龙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和问题抢答竞赛等,以增强小组成员间的合作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评价各小组的团体成绩,并将其作为小组成员个人成绩的组成部分。
  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关键环节
  1.培养学生的合作兴趣
  合作的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合作的内在动力,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合作的兴趣,学生才有积极参加合作的愿望。才能在合作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创设合作情境,以便充分调动学生合作的兴趣,促使学生乐于合作,共同分享合作的喜悦,体验合作的乐趣,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
  2.创设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要构建民主的、对话的、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允许学生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保留不同的意见,对于不完全符合设计意图的各种想法与做法,不要轻易否定;应善于捕捉学生思考中的合理成分,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3.引导学生学会讨论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修正和保留自己的意见,对于正确的要敢于坚持,对于错误的要敢于纠正。有的问题由于思考的角度不同,观点也各不相同;暂时无法达成统一结论时,教师要告诉学生善于保留意见。
  4.指导学生友善互动
  鼓励学生要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特别是不同的意见,并积极思考;能对别人的观点提出疑问和建议;乐于帮助其他同学,共同进步。
  三、对小组合作学习适时正确的评价
  适时正确的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获得成功的关键。它对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创设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等都非常重要,适时正确的评价还能极大地挖掘课内外资源,发掘学生的潜能。
  1.个体与整体兼容
  开展小组活动后常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性的汇报交流,但小组代表一站起来发言就是“我认为……”“我觉得……”“依我之见……”,往往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代表个人意见。教师对小组汇报的评价也常常是“你说得真好”“你的见解真不错”。显然,学生的不正确的发言方式是由教师的不科学的评价造成的。其主要问题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这种不公正,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准确而得体
  评价语言应根据学生的回答客观、准确地指出学生的长处与不足,既对学生表现出色之处给予肯定,同时又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醒与纠正;要生动而巧妙。在教学中,教师生动的评价语言会使学生兴奋不已,情绪高涨,同时课堂气氛也会异常活跃。即使学生的回答出现了错误,只要教师运用巧妙的评价语言加以引导、帮助,不但避免了学生的尴尬,还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学生在纠正错误的同时,还会更有信心地投入学习。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共同切磋,发挥了团队精神,增强了合作意识;也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真正实现在活动中求知,在学习中享受,在实践中发展的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52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