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拓展美术课程资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许锦文
摘要: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广大美术教师应该大力拓展课程教学资源,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内客。
关键词:拓展;课程资源;整合
我国基础教育经历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历史性转变,为顺应这一历史背景,教师应结合的美术教育实际情况,充分认识开发美术学科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这一历史性转变也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学习方式的转变扩展了美术课程的开放与利用的范围。作为教师要充分拓展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引领学生从校园、家庭、社会到大自然中汲取营养,拓展视野,从而让学生的美术学习得到最广泛的关注、最充分的发展。所以,美术学科课程资源的拓展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和美术教学的重点。在美术教学资源拓展上有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研究、探索和实践。
一、美术学科课程资源不足的现状
课程资源的拓展是美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美术”概念的内涵及外延的不断扩展,美术课程不仅仅指课堂教学,还延伸到了课外、校外,所以美术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美术学科课程改革中,教学资源不足是一个比较紧切的问题:城区学校社会文化资源较丰富但自然资源较匮乏,农村地区的学校自然资源较丰富但美术课程资源不足。教学资源的不足直接影响到美术课堂教学效率。所以教学资源的拓展已成为教师在实施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美术学科课程资源的拓展
美术新课标要求学生进行搜集资料,利用现有的地域、文化等资源进行学习,这样就给美术教师在教学资源的拓展上有一个很大的自主空间。那么,我们美术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指导学生拓展美术课程资源呢?
1.生活资源
教师要重视学生课前准备。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展示交流以丰富感知,拓宽知识面。如,教学“我们身边的线条”内容时,在教学实践中我先上了一节“线的造型”的手工课。利用小铁线,运用弯、折等技巧进行创作。在第二节课时,结合第一节课的内容,利用工艺品绘画作品、工艺品上的线、观察课件中自然物、水波纹、山石线、动物身上的斑纹等去体验人文环境中的线,使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各种各样的线,初步感受线的美感,逐步培养他们的观察习惯。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作的热情,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2.社会资源
美术课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获取信息等方面的能力。教师在课本的基础上应开拓新的教学内容,如在“我心中的老师”这个板块的教学中,选择学生熟悉的明星人物的漫画,让学生猜猜他是谁?并说说根据什么猜出来的。然后出示明星人物的画像,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对照。这个过程的设计不仅仅定位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为重要的是在激发兴趣中为本内容的学习起到―个铺路架桥的作用,感受人物固有特征在绘画作品中的表现形式。
3.校内资源
美术学科实施课堂教学中,―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怎样才能开发好教材资源。就美术学科教材内容而言,具有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了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的特点。其中的美术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管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均可;视作塑造学生动手、动脑、合作、创新以及学生个性培养的教学资源,而且这种资源是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挖掘、丰富的,它的价值是在“创造性”使用的过程中显现的。我校是福建省青少年集邮示范基地,在“精美的邮票”这一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收集邮票、交换邮票、欣赏邮票等方式进行装饰、设计邮票、制作贴片,充分利用校内美术教师对集邮有较深入的研究这一特点。进行教学,学生通过交流和研究,设计制作出许多精美的邮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各级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赞赏。
4.地域文化资源
我国的美术基础教育走上繁荣而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必须联系学生实际,充分运用本地的人文资源、自然资源,让学生在活生生的环境中去感受美、认识美,从而使学生产生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艺术是生活与文化的结晶。乡土艺术是属于自己薪火相传的乡土文化。由于地方特色的不同,可利用的美术课程资源也呈现出其丰富性。曾经一度辉煌的软木画与脱胎漆器、寿山石雕同誉为福州工艺“三宝”,被海内外誉为“东方艺术珍品”。软木画品种繁多,被列入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晋安区西园小学就充分运用本地的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开设软木画制作的学习。它不仅弘扬了我市的传统文化,也丰富了师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地域文化与美术之间所产生的联系。
5.美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资源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指导如何处理“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相互关系时提出:“各学科都应力求与相关学科相互融合,使学科内容跨越学科之间的鸿沟,最大限度地体现知识的整体面貌。”如何将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整合,利用其他学科资源为美术教学服务,或利用美术教学协同其他学科达成目标,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在当前美术教学改革中,越来越引起众多美术教师和学者的关注。
(1)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在传统教学中,工艺美术设计课的教学目标一般是通过“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等环节实现。其中主要教学环节是教师讲解,给出图例。课堂上让学生自己领会和做练习的机会很少,很难完成教学目标。这种自主、交互的学习方式,能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而通过信息技术和美术设计的整合教学,达到了使用信息技术来学习其他课程的目的;同时,又强化了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使学生对软件运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设计的美术课“电脑美术――图形的联想”一课就说明了网络化课堂教学的优势。为课程的实施提供非线性的、动态的、开放的、丰富的教学资源。
(2)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既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又要促使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将美术教学和语文学科整合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如,在“古诗插画”中,我设计了几个步骤:第一先了解诗句的意境,然后抓住诗句中最精彩的句子,了解作者写诗的背景再进行绘画创作。学生们既学到了美术知识,又加深了对相关的语文知识的理解,并且还成功地打破了学科界限,将美术与语文知识融合生成新知识。这样,学生们经历了“看”“做”“赏”“创”的过程,悄然地跨越了学科知识之间的学习鸿沟,达到美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教学目的,学生们的实践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等都得到了发展。
(3)与科学学科的整合
美术学科与科学学科在教学上存在一些共通的途径――从生活体验到课堂学习。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人们未能认真、细心地观察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也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在传授美术“树叶图案”这一内容时。我先从科学学科的角度出发,教学前让学生观察花、草、树、木,进而观察叶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然后在课堂上我又制作了一些花、草、树、木的课件,让学生了解叶子的结构:叶柄、叶脉、叶络等,并有“把观察大树画下来”“画一张观察过的树叶”等与美术课要求相似的作业练习,学生通过眼看、手摸、比较分析,对植物的花、叶子了解比较深刻,学生自然就会把对花叶的感性认识整合到美术课上,学生再进行叶、花图案制作设计时,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也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4)与音乐学科的整合
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寓教于乐、生动形象、感人的优势。美术与音乐学科的整合在日常的教学中同样不可忽视。我在教学感受声音时是通过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两个简单感叹的感受,感受声音的色彩感,然后通过聆听具有感情色彩截然不同的音乐来感受乐音强烈的色彩感,使学生感受到音乐与绘画的相通之处。此外,其他学科也都可以进行整合。
总之,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多方面的发展,美术教学中要广泛利用一切可用资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53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