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宏波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教师在面临新课程改革时,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含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外,还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明确自身角色所承担的责任,笔者认为:
一、教师应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促进者
我国教育长期以来仅仅关注了学生的共性,由于强调统一,教师搞一刀切,结果使他们成为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标准件”。新课程的观念所倡导的不仅仅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更是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教师应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促进者,教育本质应该是民主的,只有民主的教育,才会有个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唯有自我意识的觉醒,才能有个性潜能的释放。让每个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都得到尊重,有发言权,积极进取,进而发挥聪明才智。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或学习差,或纪律差,或思想道德品质差的学生,我们统称为差生。作为班主任或者科任教师,我们都应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差生,促其转变,使之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但我们有的教师在对待差生问题上却简单粗暴,这样管得了一时而管不长久,值得每位教师认真研究。
1.对待差生,宜亲近消除其心理隔阂
大部分差生一旦自认为是差生,他们便形成一种自卑心理,更易被坏人引诱、利用。作为教师需要耐心热情地对待学生,消除差生的心理障碍,使之认为他人并没有歧视自己,使之逐渐消除孤独、怪僻的心理,和大家一起搞好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老师在对待差生上,一定要放下架子,多和他们交谈,接近,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缩短师生距离,消除差生的心理障碍,搞好师生关系,让学生有亲近感,有信赖感,然后正确引导,促其转化。
2.对待差生,宜多表扬少批评
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觉得,在教育学生时,表扬多于训斥,鼓励多于批评,效果十分明显。多给差生鼓励,少给差生批评,看到长处、指出短处,帮助他们改正,这是转变差生的一条好途径。但有时难免会反复,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教师要有耐心,要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绝不能一瓢凉水浇到底,使之破罐子破摔,那样老师会前功尽弃,学生亦尽弃前功。所以做差生工作,一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二要避免使用打击学生积极性的言语。
3.与学生交朋友,了解学生心理,对症下药
学生心理的形成,肯定有其复杂的形成过程。要做好他们的工作,就要了解他们的心理,和学生交朋友,给学生一种信任,一种亲切,做到和学生心灵相通,彼此了解。现在的中学生,心理复杂,在对差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心中有数。对每个差生的心理、家庭、社会关系均有了解,才能充分掌握差生的心理,对症下药。转化差生的工作是一项繁重而复杂的工作,要有思想准备和吃苦的准备,因为我们是教师,育人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二、教师应成为学生发展空间的创造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由此可见,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辅助学生去思想、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索中创新。
三、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中谦虚的探究者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既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也是一种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要转变观念,从一个教书者转化为学习者,转化为和学生并肩的共同探究者,在共同探究中共同发展,应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理解为:教师给学生空间,学生给教师启发;教师给学生机会,学生给教师喜悦;教师给学生理解,学生给教师坦诚;教师给学生挑战,学生给教师智慧;教师给学生真诚,学生给教师感动,教师与学生是学习和体验的伙伴,共同感受共同成长。由此,能不能与学生一起探究,依然是一个新课程的理念问题,依然是一个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师角色定位问题。教师只有担负起与学生共同探索的角色,才能与学生一同成长,与新课程一同成长。
四、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中真正的赏识者
在现代教育中要重视赏识孩子,这是每个教师都明白的道理。可是,在新课程的课堂上,教师能不能真正做到赏识每一个孩子,还有许多问题是值得讨论的。教师要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赏识者,就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件小事,既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优良行为,还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58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