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教育要以人为本,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而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在他们身上既体现着发展的共同性特征,又表现出巨大的个体差异。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从教育教学的规律出发给自己的工作和作用定位,了解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新期待,进而形成新的教育教学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师角色;以人为本;个体差异
   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知识观、学生观和评价观的变革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面对新课程,准确认识与全面把握教师新角色已成当务之急。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应该实现以下转变:
  一、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强调:“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作为传统传授者角色的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他们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授受者。教师拥有绝对控制课堂教学的权利,学生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进行学习,信息的交流是单向传递的,即教师讲、学生听。人们普遍认为:教师讲得越多、越细就越好;学生越“听话”、越安静、越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就越好。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教师怎样“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忽视了对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与过程的评价。
  学会学习已成为学生未来生存的必要条件。作为引导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主动、合作、富有个性地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探索,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与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
  二、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组织者
  在以住的教学中,教师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学生是不懂事的,生来就需要教师管。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就是管与被管的关系,而不是平等关系。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根据自己的教育观念进行管理,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现成的知识,处于被管制的境地,基本上丧失了作为独立自主个体的地位。著名漫画大师丰子恺先生在漫画“教育”中,用诙谐生动的漫画语言警醒教育人们:“千人一面出自同一个模子”的教育真的是我们要的吗?没有个性的教育必然是失败的教育!我们再也不要干这种“做泥人”的蠢事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何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并通过教学与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是新课程实施中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教师必须将学生看成是有个性的学习者,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转变角色,成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组织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由应试教育的执行者转变为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
  “素质教育是在教育方针指导下,从学生身心发展不同特点出发,因地因校制宜,着眼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与各个环节,运用多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全面成长。”应试教育把升学考试作为唯一目的,教育内容片面,怎么考就怎么教,怎么教就怎么学,学生成了一架“考试机器”,扼杀了学生其他方面的才能和特长。“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对社会最有用的人。”全面发展是时代的要求,更是中国国情的需要。教育必须面向21世纪,着眼于21世纪人才规格的要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从而适应未来的需求。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中转变出来: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不仅需要从教育教学的规律出发给自己的工作和作用定位,而且需要了解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新期待,进而形成新的教育教学行为。
  四、由教材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课程作为系统的学科知识,是由课程专家和学科专家设计的,教材也是由国家统一编订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只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教师只是消极和被动的课程执行者。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教材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具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该打破常规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使课本上的知识“鲜活”起来、“生动”起来、“立体”起来。导演对剧本的处理是一种再创造,同理,教师并不是教材和参考书的“留声机”,而是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和艺术处理,从而形成可以操作的教学思路,完成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法上的编排、设计和加工,克服组织形式的模式,要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教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教学创造性上教师要富有独特的个性,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突破和创新。
  五、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一位具有适应能力的好教师,不但应有能力通过相关理论掌握教学情境变化的可能性,理解各种教育现象所蕴含的深层含义,而且能够将正式的理论与个人的专业经验进行转换、修正与反省,以获得理论与实践的高层整合。教师可以建构并持续发展个人的专业实践理论,有效地将个人的专业经验转化为专业知识,并将作为进一步反省与提高自身的基础。教师要实现专业的深入发展,必须突破目前普遍存在的教师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教师必须走出在结构上趋于封闭的教室设计,与来自不同教室及学校的教师进行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使自己的专业视野更加宽广,扩充个人专业实践理论的内涵。
  六、由“知识权威”转变为终身学习者
  过去,由于知识更新速度慢,学科内容和知识相对稳定,教师教上几年书后,大致熟悉了教书的套路,便把自己的教学方式变成了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长年累月只念“一本经”,教师也俨然成为了“知识权威”。而今天,科学发展一日千里,知识更新速度急剧加快,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教育理论、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也不断推陈出新。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但要具有渊博的学识,还要有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师要随时针对自己所处的情境以及个人专业能力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估,了解个人与环境间的动态关系,并能制定与修正个人未来的发展方向,促成个人专业潜能最大化的发挥。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与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将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通过工作与学习的结合,不断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解决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着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教育是一门艺术,很多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很多做法也不是唯一的,朋友、伙伴、好的倾听者、戰友、队友、母亲、师长……适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这就需要教师更加灵活地做到角色的转变,引导家长给予孩子正确的教育,培养孩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傅道春,徐长江.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2]刘惠军,张雅明. 新课程与学生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283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