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企业文化力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时代的来临,企业间的竞争日益表现为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竞争。本文通过对企业文化概念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的阐述、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根本途径的探讨,以及企业文化力如何向企业竞争力转变,探讨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企业文化力;企业竞争力;关系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14(c)-0041-02
  
  一、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辨析
  (一)企业文化。在组织理论中,很少有概念像企业文化一样有众多不同和竞争性的定义。在大量的文献研究中,企业文化被定义为企业管理其经营行为的一个复杂的价值、信仰、假设和象征体系。通常我们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企业的个性、素质、目标和氛围,体现企业对价值的认知。(二)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由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Gary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的。他们指出:“核心竞争力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是由一系列生产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当企业能比对手更好地使用这些要素完成某项工作时,企业就拥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企业竞争力的实质就是企业有效使用生产要素的能力。
  二、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根本途径
  (一)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构建团队合作,获得人力资源竞争力。企业文化由以企业精神文化为内核的企业的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三个层次构成,其核心是价值观,体现在企业的规章制度、经营管理活动和员工的具体行为中。杰出的企业文化能依托其价值观吸引到企业所需的优秀员工,构建团队合作精神,形成人才聚合效应。而员工的不同个性、观念、态度与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良性互动,又能不断锤炼和提升企业核心价值观,并最终形成企业人力资源能力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差异和优势。优秀的员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专业素质、能动性和创新性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企业要想获得人力资源竞争力除了满足员工对薪金、福利等物质需求外,具有积极的、能为员工所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员工尤其是优秀的人才更注重企业价值观与自身的价值观念是否一致,企业的文化能否提供给其以发展的空间,能否通过实现企业价值而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一旦自我价值观念与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相吻合,则更容易释放自身的才能,帮助企业竞争优势和价值的实现。(二)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品牌和形象的塑造。企业品牌和形象既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又是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体现。企业和企业产品在目标消费者中形成的良好品牌口碑和形象不仅能帮助企业保留老顾客、增加顾客让渡价值、获得持续购买忠诚,而且能帮助企业形成竞争壁垒,提高竞争对手获取企业顾客的成本。能获得顾客认同的企业品牌和形象,必定是吻合顾客价值认知和态度的。而企业文化就通过其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文化层三个不同层次明确了其顾客的特征、价值构成,以及如何满足其价值,亦即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服务于其顾客的思维、理念和态度,也决定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表现。(三)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与积累。当前的企业竞争已不再局限于特定产品或技术的竞争,而表现为企业所拥有的整体知识和能力的构成、发展与整合应用的能力的竞争。这种竞争能力的获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立学习型的企业文化,把企业转化为能持续学习、有效积累知识和能力、避免知识流失的学习型组织。组织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组织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不断地获取知识、在组织内传递知识并创造出新知识,以增强组织自身能力,带来行为或绩效的改善的过程。(四)企业文化有助于形成企业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综合性的素质要求。管理大师熊彼特曾说过,企业创新能力表现在五个基本方面:开发新产品、研制新工艺、拓展新市场、提供原材料的新供给来源和实施新生产管理方式。可见,企业创新能力是指企业为了满足顾客和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提高企业竞争优势而从事的以产品及其生产经营过程为中心的包括构思、开发、商业化等环节的一系列创新活动。要实施这些创新活动,需要在企业建立相应的创新机制和制度,也需要形成企业的创新价值观念,以此来将创新形成为企业的一种理念和思维,并长期坚持和贯彻。能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积极的和柔性的企业文化则有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持续发展。
  三、企业文化力向企业竞争力转变
  企业应努力强化以下几个环节,提升企业文化力,促进企业文化力向企业竞争力的转变,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一)理念引导,增强向心力。企业理念对于企业的运作、业绩的发展、事业的成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理念能够把广大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发挥理念的导向作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大企业理念的宣传贯彻力度。企业理念确立后,要真正起到激励、鼓舞员工的感召凝聚作用,并内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还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之在员工的头脑中生根、开花。因此,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一切舆论手段和宣传工具,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增强企业理念的影响力。二是不断推出践行企业理念的先进典型。树立典型,用典型引路是帮助广大员工认同企业理念的有效方法。通过典型引路,增强广大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意识,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使企业理念在员工学习典型中深化,在相互竞争中升华。(二)制度规范,增强约束力。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相互促进。企业制度促进企业文化的不断强化。体现企业核心理念的企业制度可以强化企业文化,经过长期反复的实践与完善,最终使企业文化扎根于企业,成为员工共同认可的思想。相反,不适宜的管理制度则会使企业偏离其核心,与企业文化建设方向背道而驰。例如,惠普公司提倡员工人人平等与相互尊重,希望通过消除等级差别让每位员工感到满足。正是这些制度使惠普员工真正感觉到被尊重与信任,从而与公司同呼吸共命运,形成了极具凝聚力的惠普文化。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制度的有效实施和不断创新。企业文化形成之前,制度的执行只能靠外在的监督进行约束,一旦监督不力员工就极有可能不按要求去做,管理成本很高;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员工的行动就会变成一种自愿的行为,无须加强监管。可见,企业文化可以激发员工的“自律意识”,从而降低管理成本。当一些有形的制度真正变成员工的自觉行动,那么它的使命也就完成了。然而企业所处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这样或那样的新问题会出现,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根据新环境创造出更好的保存企业核心理念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规范,把文化内化为员工的行为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加强制度规范应做到:一是实现文化与制度的融合。二是注意制度本身的权威性。制度要做到经典、精简、精确,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其权威性不容置疑。三是任何人不得凌驾于制度之上,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三)形象树立,增强辐射力。良好的企业形象不但能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更大的广度和深度上吸引顾客,而且能使企业更有效、更圆满地实现自己的综合目标。良好的企业形象能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形象力之所以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成为企业之间进行较量的一个焦点,主要是基于消费者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购买哪家企业生产的产品,企业形象与品牌形象就至关重要。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需要注意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塑好员工形象。二是塑好产品形象。三是塑好视觉形象。(四)激励推动,增强内动力。清晰而明确的愿景可以产生强大的驱动力,驱动员工产生追求愿景、实现愿景的勇气和信心。并使员工有着老板一样的发展欲望、精神和激情,能更精干、更灵活,行动敏捷。企业文化比较注重的是人的因素,强调“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人,相信每一位员工,任何事都以员工的共同价值观为尺度,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抓好激励推动要注意二个问题:一是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有效结合。二是把握正面激励和负面激励的适用层面。在群体激励中,正面的激励远大于负面的激励。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和制定激励制度时,一定要根据企业员工队伍的具体情况确定适合的方法。(五)素质提高,增强战斗力。一个企业的文化有没有竞争力,要看广大员工是否能够长期保持高效率。要想使广大员工提高效率,必须要提高他们的素质。企业一定要在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上下功夫,增强在市场竞争中的战斗力。提高员工素质,要抓好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能上能下、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二是建立适合人才发挥其应有作用的使用平台和薪酬机制。三是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培训机制和氛围。学习型企业的机制是建立在一个崇尚知识、崇尚人才的企业文化的基础上,使全体员工认识统一到素质提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的广泛认知上,引导员工树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程学习的新理念,鼓励他们在岗位上成才,在工作中创新,使所有员工都在自己擅长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作者单位: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20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