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袁惠芳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角度审视语文,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应当是一种精神享受的过程,是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因此,我们应当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促进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张扬学生个性
   初中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空前迫切,独立意识强,渴望与他人沟通,渴望得到他人的接受和尊重,渴望在人际交往方面取得成功。因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情感力量,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愉悦自信、宽松自如的氛围中有所发展,有所提高,有所创造,让学生想说就说,敢于标新立异,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应该是宽松与严谨,严肃与活泼,热烈与深沉的有机统一,这种情境氛围的创设,可以缩短教学中人与人、人与文本的距离,丰富与活跃学生思想,开放心灵空间,让学生多一份活气,增一份灵气,产生美好的心理体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比如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文本中喜欢的内容作出个性化的反应,对文本的内容、表达提出自己的看法、疑问和评价。尽管学生的感受理解可能很肤浅,甚至可能很“怪异”,使人一下子感到不可思议。但是,站在师生平等对话的立场上,抱着尊重学生的态度,教师不应该轻视学生的感受,应热情地鼓励引导,用心去呵护熠熠生辉的思想火苗,同时针对其认知结构和思维过程中的缺陷、不足,开展积极有效的帮助。
   课堂是学生生活的主要空间,也是他们心灵得以成长的主要环境,因此,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将对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使得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心灵栖息的精神家园。
   二、挖掘教材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培养健康人格
   语文蕴含了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语文教材本身就是由一篇篇生动、形象、富含哲理与情感的文章构建成,学生通过阅读认识世界、了解人生、体味生活。数百篇课文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认知心理的教育,也渗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其他内容。当然,这种教育不是集中有序地直接表达出来的,而是深深地蕴藏在课文中,蕴藏在字里行间;也不是独立的,而是与其他教育因素综合且并存的。教师要正确处理和利用好语文教材中的心理健康资源来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1.引导学生珍爱生命
   近年来关于青少年的暴力事件屡屡见诸报端,报复、自杀现象触目惊心。青少年对自己(他人)生命的漠视,令人忧心。在震惊、惋惜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生命教育对广大学生而言,势在必行。只有从小教导青少年敬畏生命,才能促使他们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尊重、关怀、欣赏他人生命,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因此,在课堂上当我们慷慨陈词赞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英雄人物的壮举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树立“生命是最宝贵”的理念,在《紫藤萝瀑布》《热爱生命》等文本中吸收精神的养分。诚然,英雄的事迹可歌可泣,但不一定值得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孩子学习和效仿。
   2.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心理教育的首要任务。通过心理教育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能力,以帮助学生进行人格塑造,无疑可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尊、自强和自信心,如学习《海燕》,教育学生学习海燕在困境中,仍对生活充满信心,镇定、乐观迎接生活的挑战,学习自尊自爱自强不息的精神。学习李白的《行路难》、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等古典名诗,教育学生学习古人虽身处逆境,能自尊、自强、自信,并且积极进取,终能有所成就。同时,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体会,写读后感,深深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
   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学生常会因为学业担忧、社交障碍、生活失意等而忧郁苦闷紧张,从而产生挫折感,影响身心健康。教师应经常向学生推荐优秀的文艺作品,使他们从中吸取力量,以书中的主人公作为自己行动的楷模,自觉锻炼自己的意志,正确面对挫折,学会调适心理。遇到挫折,首先要接受这个事实,然后多方分析原因,不能怨天尤人,再尽力去补救或改变,走出困境。如学习选自《鲁滨孙漂流记》中的《荒岛余生》,鲁滨孙那坦然面对挫折、敢于与困难作斗争的精神就值得学习。他被困荒岛28年,没有灰心绝望,而是想方设法克服重重困难,不屈不饶地战斗着,直到胜利的那一天。再如教学《我的信念》,教师应适当补充居里夫人在孤独中执著追求,锲而不舍,正确面对、战胜困难的事例,让学生在阅读作品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心灵的教育。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只有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发挥其综合效应,使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形成统一起来,让我们用心去染绿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享受语文的旅程中健康成长,让他们生活的每一天,都成为阳光灿烂的日子。
  
   袁惠芳,教师,现居浙江余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29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