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同伴互动特点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丽 吴航

  [摘要]本研究采用观察法,对23名大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287起同伴互动事件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同伴互动事件的发生概率、主题、互动方式以及互动过程中幼儿的情绪体验等,都由于区域不同或幼儿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为了更好地利用活动区促进同伴间的良性互动,教师应合理设置区域空间,投放丰富的操作材料,并根据幼儿的个性特征和兴趣需要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关键词]大班幼儿;同伴互动;区域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1)01/02-0057-05
  
  一、问题的提出
  
  同伴互动对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区域活动是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延伸,幼儿在活动时有更多的自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内容,较少受约束,因此在区域活动中同伴间互动的主题、方式等也更为多样化。本研究通过观察法记录和分析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同伴互动,并据此提出相关的思考和建议。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一个大班的33名幼儿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孩20名,女孩13名,幼儿之间的年龄差距不超过12个月。
  
  (二)研究方法
  采用时间取样和事件取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观察。该班设置了语言区(图书角、英语角)、装扮区(娃娃家)、数学区(计算角)、科学区(植物角、动物角)、建构区、美工区六个区域。研究者先进行了5天的预观察,正式观察为30天,每个区域观察5天,观察时间为每天早上8:30~9:00。正式观察时按事件取样法,深入幼儿活动现场,记录幼儿与同伴发生互动的过程,最后归总、整理、编码、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研究者观察记录的区域活动中同伴互动事件共278例,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在不同的区域,同伴互动事件的发生概率不一
  由表1可知,在六个区域中,发生同伴互动事件的概率由多到少依次是建构区、装扮区、美工区、数学区、科学区、语言区。建构区往往是幼儿聚集最多的区域,而语言区很少有幼儿涉足。且幼儿在语言区多是独自翻阅图书,合作活动较少,因此语言区里互动事件发生最少。
  
  
  (二)同伴互动事件中同伴间出现中性行为居多,不友好行为比友好行为出现频率高
  经编码分析。将278个互动事件归入19个互动主题和“友好行为、不友好行为、中性行为”三个类别。其中的友好行为是指对他人有益的行为,如关心帮助、表示友好;不友好行为是指对他人不利或对他人身心有消极作用的行为,如告状、攻击、争夺物品等;中性行为则是指介于这两者之间的行为。具体分布情况见表2。
  由表2可见,19种互动主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三种主题依次为共同游戏、加入游戏和吸引注意;出现频率较低的三种主题依次是告状、协商和寻求帮助。从总体来看,互动中同伴间中性行为居多,占82%,不友好行为的出现频率比友好行为高出近一倍。
  
  (三)同一互动主题在不同区域中发生的概率不一
  同一互动主题在不同区域中有不同的分布。部分互动主题在个别区域中的出现频率明显多于其他区域,如攻击,发生在建构区的占总量的75‰又如维护规则,发生在装扮区的占总量的58.3%。此外,加入游戏、索借物品、表达情感等互动主题在不同区域之间也有差别,但不甚显著。对19种互动主题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状况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发现,加入游戏、共同游戏、言语交流、攻击、索借物品、表达情感、维护规则7种互动主题在不同区域的分布差异显著,其他12项互动主题的区域分布差异不显著。其中,“加入游戏”多发生在装扮区和建构区:“共同游戏”多发生在装扮区、建构区和美工区:“维护规则”多发生在装扮区;“言语交流”“攻击”和“索借物品”多发生在建构区;“表达情感”则多发生在建构区和美工区。
  
  (四)由一方发起的互动事件被同伴接受的概率大于被拒绝的概率,且由女孩发起的互动更容易被同伴接受
  在同伴互动的过程中,发起者一方所表现出来的核心意向如果能有效地传达给互动对象,就必然会面临互动对象对它们所采取的两种行为取向――接受或拒绝。
  由表3可见,一方发起互动后被接受的概率是被拒绝概率的两倍多,而由女孩发起的互动被接受的概率则达到了被拒绝概率的三倍多,这表明,女孩发起的互动比男孩发起的互动更容易被同伴接受。
  
  (五)不同的五动主题被接受和被拒绝的概率存在差异
  以表示友好、分配物品或角色为主题的事件,被接受率达100%;以关心帮助、加入游戏等为主题的事件,结果以被接受为多;以争夺物品或角色、索借物品为主题的事件中,结果以被拒绝占绝大多数(见表4)。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因互动主题的不同,幼儿对一方发起的互动事件会有不同的态度。
  
  (六)同伴互动方式以言语互动为主,且女孩比男孩更倾向于用言语的方式进行交流
  总体而言,同伴互动以言语方式为主,但不同性别的幼儿在互动方式的选择上有差异,女孩比男孩更倾向于使用言语方式互动,而男孩比女孩更倾向于使用动作方式互动(见表5及图1)。
  
  
  
  
  
  (七)互动发起者的情感特征以中性居多,且互动中女孩表现出的情感比男孩更积极
  幼儿在同伴互动中的情感特征可分为积极、消极和中性三种。积极是指发起的互动明显表现出对同伴友善、帮助的倾向,如微笑、提供帮助、友善地打招呼等;消极是指发起的互动带有明显的对同伴的不满、命令、厌烦等的情感特征,如攻击、抢夺物品等;中性是指发起的互动不带有明显的积极或消极的情感特征。由表6和图2可以看出,幼儿在同伴互动行为中的情感特征以中性居多,女孩表现出的积极情感多于消极情感,而男孩表现出的消极情感多于积极情感。
  
  四、讨论
  
  (一)关于同伴互动事件在各区域活动中的发生概率
  正如观察中所发现的,同伴互动事件发生最多的是在建构区、装扮区和美工区。建构区因其具有较大的开放空间,为幼儿提供了比较宽松的环境,所以吸引了很多幼儿来参加活动,共同体验游戏过程带给他们的快乐。同时,这种开放、宽松的环境也可以使幼儿放松心情,他们更乐于加入群体活动,并能较好地用语言与同伴进行沟通交流,也能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因此发生于建构区的以共同游戏、加入游戏、言语交流等为主题的互动比其他区域都多。
  装扮区中的娃娃家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装扮游戏材料,幼儿一旦投入到模拟家庭生活场景的游戏中,就会开展很多富有情节性、趣味性的互动,共同享受着游戏带来的愉悦。在共同享受游戏快乐的同时,他们也时刻不忘维护活动规则,于是经常会出现娃娃家里的幼儿一边与“家人”一起游戏一边与区域外的同伴互动的情景。因此,在娃娃家中多发生以共同游戏、加入游戏和维护规则

为主题的互动事件就不足为奇了。
  美工区里的操作材料也较丰富,可供幼儿选择的余地较大,且聚集在美工区的幼儿一般都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因此幼儿常常会一起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件美工作品的创作。
  总之,具有宽松的环境、丰富的材料的区域,可以使幼儿放松身心,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互动,且互动主题多以加入游戏、共同游戏、维护规则及言语交流为主。
  
  (二)关于接受还是拒绝同伴发起的互动
  在278起互动事件中,幼儿发起的互动被同伴接受的概率大于被拒绝的概率,而由女孩发起的互动更容易被同伴接受。这可能和女孩在互动中比较会使用互动策略,且女孩发起的互动行为大多是向同伴表示友善等积极的态度有关。
  此外,因互动主题的不同,同伴对互动事件的态度也有所不同。如,以争夺物品或角色、索借物品为主题开展的互动,被同伴拒绝的概率显然要多于被接受的概率,因为拥有物品显示的是一种资本,尤其是当这一物品处于稀缺状态时,拥有它便拥有了相应的权力。因此,在活动中,不管是物品的争夺还是索借,幼儿都显得比较谨慎,一般都会采取拒绝的态度。而以表示友好、分配物品或角色等为主题的互动事件,被接受的概率为100%。表示友好的行为易被接受,这不难理解,而就分配物品和角色的互动主题而言,由于在实际的互动中往往是由一些“领袖型”幼儿对物品、任务、角色进行分配,因此其他幼儿都会对这种分配表现出“惟命是从”。
  总之,幼儿在面对表示友好之类积极性质的互动时倾向于接受,这也符合该年龄段幼儿的心理特征,而当幼儿所拥有的物品遭到威胁时,幼儿都会拒绝同伴。
  
  (三)关于同伴互动的主要方式
  幼儿较多使用言语的方式与同伴互动,这可能与大班幼儿语言能力的增强有关。女孩比男孩更倾向于运用言语的方式进行互动,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女孩参与的活动多是与同伴共同完成的任务,在这类活动中言语互动的机会相对多一些,言语也较丰富;另一方面,男孩更加活泼好动,他们参与的活动一般也是动作性比较强的,因此,更倾向于用动作去表达他们的情感,达到互动目的。
  
  (四)关于同伴互动中的情感特征
  研究表明,互动中女孩的情感特征比男孩更为积极。观察发现,男孩大多聚集在建构区、科学区和数学区,他们常因争夺物品而发生争吵,互动主题常常是向同伴表达气愤、不满等消极的情绪,这可能与男孩活泼好动、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有关。而女孩多聚集在美工区、装扮区,其中合作和角色扮演比较多,因此在游戏中女孩更多地表现出平和的态度或对同伴友好、帮助等倾向,这也是女孩发起的互动更容易被同伴接受的原因之一。
  
  五、思考与建议
  
  鉴于本研究得出的区域活动中幼儿同伴互动的特点,就如何更好地利用活动区促进同伴间的良性互动提出以下建议。
  
  (一)合理设置活动区空间,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
  在不同的区域活动中同伴互动的主题、方式存在着差异,因此。合理设置区域空间和材料能够促使合作、友好、互助等良性互动事件的发生,也可以减少诸如攻击、争夺物品等不良互动行为的发生。
  教师在设置活动区时宜遵循以下几点,第一,区域空间设置和材料投放应满足幼儿基本的游戏需要。如,建构区等人多活动量大的区域,最好有比较宽敞的空间,材料投放也应比较充裕,避免因空间拥挤和材料稀缺而导致同伴间发生攻击或争夺物品等事件。第二,区域与区域之间应尽量做到动静分离,避免相互干扰。如建构区一般比较热闹喧哗,发生互动的机会也多,而美工区则相对比较安静,因此,这两类区域最好离得远些,避免干扰。
  
  (二)了解幼儿个性特征和兴趣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不同个性的幼儿其互动特点也各有差异,因此教师要在充分了解班里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和兴趣需要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如。对于那些“领袖型”幼儿,应适当引导其在支配同伴活动时注意使用恰当的、易为人接受的语言、语气等;对于在活动中经常攻击同伴、与同伴争夺物品的幼儿,教师应注意观察分析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并引导他们掌握更多更为积极、有效的交往策略:对于那些偏区比较严重、互动主题单一的幼儿。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他们真实的互动情景,从中寻找原因,灵活改变一些区域的设置,以满足不同幼儿互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晶波,社会学视野下的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儿园里看到了什么[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7
  [2]王海英,学前教育社会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4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65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