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行为文化建设刍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靳润奇 池卫东 邓晓红
摘 要: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是高职办学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为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在高职院校行为文化建设中,应该抓好的重点是:教师主导性行为的文化建设;学生职业技能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行为的修炼;特色管理行为模式的探索;校园行为文化与企业行为文化的对接;高职校园行为文化的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行为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8-0029-02
校园文化是大学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代表着大学的精神风貌与治学特色,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教育功能。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起来,建设富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成为高职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做好这项工作,关注行为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
一、高职院校行为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1.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较短,缺乏可资借鉴的经验
我国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尚处于摸索阶段,高职办学特色的研究虽然不断走向深入,但研究成果付诸实践还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校企合作、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等办学模式的构建尚未成熟,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的职教特色还不够明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还未达到实质性的要求,实训实习等实践环节的实效性还达不到应有的程,等等。而上述种种又都是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由于生产力水平、社会运行机制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对国外高等职业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经验的借鉴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有益经验本土化的进程中,还要经过认真的探索,还需付出艰辛的努力。
2.行为文化的研究成果较少,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缺乏理论指导
“1995年以后,(校园文化)基本的理论架构基本形成。对于校园文化结构的认识已统一到了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三个方面”[1]。进入21世纪以后,人们才开始将行为文化纳入到校园文化的结构中。“结合CIS理论,笔者将高校校园文化分为理念文化、行为文化和视觉文化三个层面”[2]。“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复杂的大系统。……从构成形态进行区分,其要素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3]。目前,校园行为文化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与高职院校特色相结合的研究更是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3.高职学生中存在的行为问题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难题
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行为品质,做事怕苦、怕累、怕困难,这不仅表现在学业上,也表现在择业与就业上,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择业难的一个不容忽视的主观因素。诚信意识淡薄,失信行为时有发生,抄袭作业、虚假请假、假报贫困、考试作弊等失信行为都不同程度地发生。大学生对不诚信行为的漠然更令人担忧。家长的呵护、社会的宽容、自我要求偏低,使许多学生回避挑战性的学习与活动内容,无论课堂学习、课外作业,还是课程考核,能简则简、能易则易、能依赖则依赖,缺乏迎接挑战的勇气。由于在价值取向上过于自我,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不仅缺乏沟通的意识,而且缺乏有效沟通的心理基础,更难体悟沟通的艺术。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高职学生的聪明程度是无可怀疑的,同时他们学习与发展的自觉性、坚韧性与自制力的不足也客观存在。自我认知偏差较大。由于对职业教育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认识不足,加之多数高职院校为专科层次,专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又往往处于劣势地位,使得高职学生自我认知存在较大偏差,许多学生自信心不足,不敢向高目标进发,有的学生甚至放弃努力而放任自流,缺乏发展动力。解决高职学生的行为问题,加强行为方式引导与行为习惯的养成,成为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二、高职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对策
高职校园行为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校园内各方主体(教师、学生、管理者、其他服务人员)的行为方式的引导与行为模式的构建,而且涉及到校园文化、企业文化与岗位文化的渗透与融合。笔者认为应该注重如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1.注重教师主导性行为的文化建设
高职教师的主导性行为是高职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这种主导性行为包括与高职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建设行为、教学组织行为、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行为、“双师”教师团队的培养行为,以及为人师表的示范行为、不倦探索的创新行为等。高职教师对高职培养目标的明确、对高职特色的认识、对高职学生的了解是其主导性行为建设的前提与基础。高职院校要抓好学习、研究、指导、考核、激励等环节,引导与促进教师主导性行为的形成与完善。
2.注重学生职业技能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方式与学习方式是高职特色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专业技能大赛、实践教学、半工半读、顶岗实习、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技能培养方式都是高职行为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技术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高职的教育行为还必须同时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转岗能力、心理适应能力等跨职业行为能力的培养也必须纳入高职特色行为文化建设体系。
3.注重学生职业道德行为的修炼
职业道德行为的培养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任何岗位都有一些需要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如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开拓创新等,但对不同岗位的职业道德要求又具有鲜明的特殊性。高职院校是为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线岗位培养技术劳动者的,因此,一线技术岗位所需要的职业道德要求,如吃苦耐劳、乐于奉献、踏实肯干、勤于钻研等,特别是具体岗位的特殊道德规范,就更应该成为学生职业行为规范教育的重点内容,要将其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实训实习、社会实践、教育管理等各个环节。
4.注重特色管理行为模式的探索
校园管理行为主要包括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行政管理三个方面。各种管理行为都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服务于高职培养目标;二是从高职学生特点出发;三是发挥管理行为的导向作用。从宏观层面讲,目前在高职院校实行的试点专业建设、校企合作办学、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训实验室评估等措施,在突出高职特色、提高高职办学质量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从微观层面讲,一些高职院校探索的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加强课程建设规划与研究,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推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建立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健全实训基地的工作管理制度等管理方式,也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高职特点,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我们的经验还不够多,不够成熟,也不够系统,我们的探索之路才刚刚开始。在继续探索中,我们既要勇于创新,又要加强交流,同时还要善于借鉴国外相关的成功经验。如在师资的管理方面,不少国家职业院校都十分重视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也积累了很好的经验,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做法就很有特色。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为了使行业企业的优秀专家有时间到学院兼职授课,在教学安排上突破学院本位观念,调整学院的授课时间,实施早7点到晚11点的授课时间制度,让学生能学到优秀行业专家传授的真实有效的实践技能[4]。深圳职业学院借鉴香港理工大学的经验,建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工业中心园区,使实践教学场所的主体由普通高校的实验室转换为模拟现代工厂的实训车间(室),有力地保证了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成为高职教学管理行为模式的成功范例。
5.注重校园行为文化与企业行为文化的对接
家庭、校园、企业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三个不同环境,它们与大学生的关系可以形象地概括为港湾、摇篮、竞技场,港湾与摇篮的生活是舒适的、自由的、惬意的,而在竞技场上,面对的则是规则、竞争与优胜劣汰。这种较大的反差使得许多大学毕业生感受到了就业与社会生活的不适应,而在高职校园中融入企业文化教育将是减小这种落差的有效举措。这种融合首先表现为对企业行为文化的理解与践行,因为企业精神是企业行为文化的升华与凝结,企业精神总是建立在行为实践的基础上的。企业文化进校园已成为高职特色教育的重要内容,企业行为文化也必然成为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导向与源泉。
6.注重高职校园行为文化的研究
行为文化的基础性、行为文化研究成果偏少以及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较短,都使高职校园行为文化研究工作显得更加重要。认真研究高职办学过程中的各类行为的特点与规律,对把握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规律具有重要作用。高职院校的科研部门要加强指导,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将高职校园行为文化研究引向深入。
在高职培养目标的统领下,上述校园主体各具特色的群体行为倾向的有机组合,将形成高职特色校风,校风是校园行为文化的综合体现,经过长期积淀就会形成高职院校的理念与精神。
参考文献:
[1]陈哲.我国校园文化理论发展十五年历程[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12.
[2]闫金红.建设高校校园文化营造文明育人氛围[J].教育探索,2006(12):91.
[3]侯波,辛香玲,高志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结构与功能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4):63.
[4]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与用人单位对接的关键举措[J].职教论坛,2007(1).
〔责任编辑:吕增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74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