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导学式教学对物理教师的要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永菊
新课程体系给初中物理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广大物理教师要提高素质,练好基本功,使自己获得职业的快乐与满足,与学生一起在新课程中共同发展。
一、导学式物理教学的指导思想
教与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练就“自能读书”的真功夫,最终达到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参与性、合作性,使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二、导学式课堂教学应遵守原则
1.导则有备的原则。
所谓有备,就是要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在每节课之前,备课是每个教师都要从事的环节。我们讲的备课,指的就是如何进行“导”的训练准备,这种准备,包含了四个内容: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自己。备大纲,就是要将教学大纲的要求吃透,大纲是经验的提升,是经过专家反复研究而形成比较科学的教学目标要求,只有吃透了其中精神才能寻纲去扣本。备教材,就是将所要教的课本研究透彻。备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学生对前一课掌握的程度都会有变化,不同的学生更有不同的变化,教师在课堂尽可能实事求是的“导”,就需要透彻了解学生。备自己,就是教师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估计。
2.导则有据的原则。
导则有据也就是说,在“导学”过程中要根据现实条件展开,做到见机行事,注重自然生成,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要像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从分明的脉络中,丝丝入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初中有所思,学有所得。
3.导则有方的原则。
物理解题技巧和实验疑难的点拨就离不开教师的点拨、指导。古人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说,细究其中含义,寓含了指导读书与自己学习之间的辨证关系。如何才算得法,可以说,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套,没有统一的格式可循。历来讲教无定法,导也没有一定的程式,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关键的要做好启发诱导。教师要循循善诱,将教学过程变成一个指导学生自行探索和自己发现的过程,不要只给学生一个现成的结论。
三、新课改下导学式教学对理教师的要求
1.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教学的重心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转移,体现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培育创新,相对地减少死板硬套的传递知识。教师的职能逐渐从传导者向正式“学习顾问“;交换意见的参加者;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主导者。在相互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励的学习氛围中,体现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每位教师都应将“学会学习”的观念牢牢植根于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中。
2.应具有创造性的品质。
教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施者,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有力保障。要培养创新人才,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广博的物理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学习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探索研究现代物理教育理论,把握教学规律,发现新问题;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较高的教学艺术,实验操作熟练和改进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完善的能力。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通过现代教学理念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科学素质融入到教学中,养成学生全面科学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应具有多元的知识结构。
知识多元化,结构多样性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导学式教学的具体元素。要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要求逐步社会化,整体化。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学科交叉,学科对比与学科渗透等新型方式进行教学,因此,物理教师不仅要熟悉交通、自然、军事、医学、生活、天文等与物理密切相关的知识内容,还能够将数学、生物、化学、地理等有关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例如解释大气压与季节、气候变化的关系,就必须结合地理学科的知识。广博的知识面和较强的知识综合的能力,能够改变封闭的教育教学局面,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充分体现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特性,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获取其它学科的知识信息。
4.物理教师要具有多元的教育教学技能素质结构。
物理教师要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要在物理教学中真正实施创新教育,必须使学生能规范、熟练地进行物理实验操作,并具有喜欢做物理实验、敢于进行实验探索的精神,而这一切则完全取决于教师的言传身教。物理教师要具有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教学手段和方法也发生了变革。粉笔加黑板的教学逐渐被多媒体教学取代,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正被广泛应用积极推广,促进教师角色的主动积极转变,能够指导学生进入信息高速公路检索信息、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相应的熟练操作、改进信息系统的教学能力。
责任编辑 王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92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