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常海军
一、创设科学探究的教学情境,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传统教育中的只重结果不求过程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只能教给学生生硬的物理知识。我觉得如果首先由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现象或者演示实验提出问题,学生对此进行有目的的猜想,每一位同学插上联想的翅膀,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他们就有了自由思想的空间,他们的思维也得到了释放,同时迸发出创造思想的火花。然后通过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否定错误的假设或修正不完善的猜想,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信心、毅力、科学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在学生对已获得的结论进行交流后,可能会提出新的问题,像有些开放性的问题,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或上网查询的方法来寻求答案。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又提高他们相互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师生交往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水平,以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素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始终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位置,教师的语言要对学生充满希望、鼓励并具有感召力,学生才能买你的账,教师要随时观察把握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反应情况,为学生释疑解难。如果学生遇到问题,教师要循循善诱,帮助他们把问题弄透,让学生有话敢说,有疑敢问,做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用自己或教材上的结论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更不能用粗暴的方式来中断学生的思维进程。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进行挑战,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只有在教学中建立师生之间完全平等、充满生气的课堂气氛,学生才敢于大胆质疑,才乐于与教师展开讨论,才会勇于探索,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利用物理教学中的实验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主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实验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是为学生创设创新氛围、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提供有效途径。
1、课堂上,通过使用实验室配备的器材,自制自备教具,甚至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现有物品,带领学生做实验,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做一些趣味物理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在学生学习了温度计的原理后,让学生自选器材自制温度计。面对琳琅满目的温度计,所用的材料五花八门,有墨水瓶、塑料瓶、空的药片瓶等,可以针对温度计的灵敏度与材料的关系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生在探究氛围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2、在课外,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飞机投弹、纸锅烧水等。通过这些实验,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开展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制作针孔照相机、潜望镜、平行光源、电铃、密度计、小天平、量筒、杠杆、潜水艇等实验仪器或模型、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等;对原有的实验装置进行改造和创新等,并组织展评。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了学生把科技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4、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撰写小论文,培养科学思维能力。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组织学生注意收集报刊上最新科技发展动态,引导学生收看电视里的科技节目,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科技知识,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并定期举办初中物理专刊评比,定期组织实用物理知识竞赛,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及写作能力。
总之,21世纪是信息的社会,也是创新的时代,我们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不懈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地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取长补短,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98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