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龚银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能力培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学生动手操作。因此,根据小学生直观形象性的思维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小学教学中通过学具操作,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
  
  一、动手操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的一种最实际的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人们一旦对某一事物发生了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精神力量。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恰当地进行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有所发现,从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时,让学生用硬纸板做几张数字卡片和一张“小数点”卡片,让学生亲自把带小数点的卡片移一移,再对比移动前、后小数大小的变化情况。这样的动手操作使知识由静态变动态,有利于学生理解小数点的“动”引起小数“变”的规律。由此可见,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
  
  二、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快速获取知识
  
  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看,数学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数、形及其空间结构的认识过程,又是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的过程。动手操作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实践、探索、猜测和发现的环境,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求新知识的活动中,最终达到学会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操作、观察、思维、语言有机结合,有利于促进概念的形成,有利于提高数学质量。
  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可先让学生拿出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3份、4份、5份、6份、7份,并记录每次分得和剩下的根数,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操作活动中发现,在平均分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一种不能分完。当不能分完时,余数总比除数小,进而理解和掌握有余数的除法。通过上面的操作活动,学生们进一步弄清了“有余数除法”的本质特征,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也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动手操作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空间
  
  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操作启动思维,思维服务于操作。动手操作是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必要手段,并以最佳方式使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容易理解的知识。
  例如在教学“体积的概念时”时,学生们对“所占空间大小”很难理解和想像,在教学中应在学生思维特点的基础上,分小组进行操作,每小组发两个大小不同的物体(完全可以浸没于水中)然后往两个杯子里倒水到一定刻度,让学生观察两只杯子里水的上升情况,当杯子里水高度完全相同时,然后让学生把其中小一些的物体沉入第一只烧杯的水中,让学生观察,小组讨论,为什么杯子里的水面升高了,接着让学生把另一个大些的物体放入第二只烧杯中,让学生观察,小组讨论,第二杯的水平面为什么会超过第一杯的水平面。通过以上动手操作和讨论,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物体不仅要占据空间,而且所占的空间还有大小之别,到此时再出示课本结语,体积的概念便水到渠成了。这样把一个十分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学生自己可感受的形式呈现出来,然后再内化为自己的认识,从而掌握了本节的数学知识。
  综上所述,通过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正确恰当地操作学具,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质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06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