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非正式组织的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阎春喜
研究学校教师非正式组织,对学校在新形势下的日常管理、培养创新人才有着现实的意义。本文试图对学校教师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做一些探析,期望对学校管理发展尽一点微弱之力。
一、学校教师非正式组织的形成
学校教师非正式组织是以观点、兴趣、爱好相似为基础,以彼此感情为纽带自然形成的,他们是没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小型联合体,他们的存在是客观必然的。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教师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教师正式组织一般只能满足教师谋生、专业成长的需要,而较少满足他们的其他需要,诸如爱情、娱乐、家庭生活等方面需要。而人是社会性动物,他们需要的满足一般要依赖于团体形式。因此学校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教师非正式组织。根据成因,学校教师非正式组织大致可以分为6类。一般而言,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都有各自的非正式组织,有时一个人会同时属于几个小型的非正式组织,当然那些在日常工作关系基础上形成的非正式组织是最坚强和持久的,它们对全体教师、特别是对新教师的工作精神状态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学校的管理者不能忽视它们的存在。
二、创新学校教师非正式组织的管理
学校在强调精简机构,改革用人制度,减员增效时,还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观念,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在价值。由于各种教师非正式组织是学校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也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对学校管理者而言,积极利用它们的正面效应,防止和消除它们的负面效应,对完善日常管理、提高学校教育效率与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
(1)区分对待,巧妙引导。在认识教师非正式组织存在的客观必然性的基础上,学校管理者需要对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组织采取不同的态度。有的给予支持保护、有的给予积极引导、有的给予严格控制、有的加以改造。如果管理者懂得了教育中的非组织力量,他在设计正式组织结构时,就能在进行计划、领导和控制的过程中做得更巧妙。比如学校管理者在改革用人制度时,可以考虑把性格相投、有共同语言和兴趣爱好的人安排在同一部门或相邻的工作岗位上,使他们有频繁的接触机会,这样就容易使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成员基本吻合,易于管理。管理者还可以通过调动教师的工作岗位、工作部门,打破原有消极的非正式组织关系,达到控制非正式组织的目的,减弱或消除其负面效应。
(2)改进管理,融通感情。全面管理是日本管理者对待企业中非正式组织的一种管理方式。它指企业管理者不但对员工在工作时间中的行为进行管理,而且对员工在业余时间中的活动也进行引导和管理。所以学校管理者在周末和假期,应该注意开展一些技能竞赛、联欢会、旅游、教师演唱会等旨在促进教师间感情交流的联谊活动,为他们提供业余活动的场所。这样,首先可以使具有一技之长而又难以在工作中得到充分发挥的教师施展才能,使他们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其次,消除和缓解管理人员和教师之间由于工作关系而产生的各种误解和磨擦,使之相互理解、相互沟通;再者,学校管理者在重视开发个体资源的同时,也开发了组织资源。教师个人的知识、能力和智慧只有植根于学校发展战略和远景目标时才有价值。学校管理者通过各种活动,创建机会,使团队成员更多地交流,交流彼此间的教学与科研经验,使学校正式组织显得更加融洽和睦,无形中削弱某些非正式组织间的关系,增加了学校的凝聚力。
(3)积极沟通,合理安排。教师非正式组织中领导的权威来自于个人的魅力,而不是职位。组织往往通过这些自然领导者来减少内部的分歧和保持凝聚力,同时与学校正式组织发生强有力的联系。学校管理者要在承认非正式组织领袖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其与非正式组织的相互沟通,以达到增强管理者地位和管理力度的目的。
(4)营造氛围,凝聚思想。所谓的学校校园文化是指被学校成员共同接受的价值观念、工作作风、行为准则等组织意识的总称。学校通过有意培养、树立和宣传某种文化,来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使他们的个人目标与学校的共同目标尽量吻合,从而引导他们自觉地为学校目标的实现积极工作。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教师进行自我控制,增强教师的学校意识,还可以帮助每一个员工树立起良好的精神状态,使富有时代气息的竞争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扎根于教师心中,造就教师在新形势下不可或缺的主人翁感、学校归依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从而有利于产生非正式组织的行为准则符合学校正式组织的要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07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