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大志 段满江
摘要:在今天,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犹如一柄双刃剑,对大学生的成长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形成了巨大冲击。文章在分析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正负两方面影响的基础上,阐述了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途径。
关键词: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4-113-02
在今天,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都深受网络的影响。网络犹如一柄双刃剑,对大学生的成长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形成了巨大冲击。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的高等学校,面对网络对大学生的冲击,应该积极思考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努力探索适应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本文在分析网络给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正负两方面影响的基础上,阐述了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机遇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人性化。网络社会中,人们之间交流的交互性和平等性的特点使大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式的接受“灌输”教育变为主动地、积极地与教育者进行沟通、进行交流,在思想的碰撞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者的引导,信息的接受者有着更大的主动性。网络的交互沟通将吸引大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灌输”教育变为主动参与思想交流,在思想碰撞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引导,符合人性发展的需要。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网络上的交流可以不见面,可以不用真名,交流者自身没有任何顾忌,所以交流者可以打开心扉、畅所欲言,把平时不愿讲出来的想法在网上都讲出来,把平时不敢说的在网上都说出来。同时由于网络传输的快捷性和便利性,可以迅速、准确地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情绪和他们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随时随地回答受教育者出现的新问题。
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者才能真正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切近社会现实。在更加开放的网络教育环境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处于开放的环境之中,处于一个各种思想文化思潮相互激荡的教育过程之中。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大学生的教育必须符合社会现实,或高或低的教育要求都会造成与社会现实相脱节,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迫使思想政治教育者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实效性。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既可以用图形、动画的形式出现,又可以用声音、场景的形式出现。形象、直观而又具有趣味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这种信息表达,可为大学生提供真实的表现效果,感染力强,特别是“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感知,学习效果更优于单一的感官感知的效果。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大学生通过网络对相关社会现实的了解,充分证明课堂理论的真理性,这样才能让大学生心服口服,从而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实效性。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1. 西方社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冲击。在互联网中,西方媒体尤其是美国媒体始终占据垄断地位,国际新闻流量中超过半数以上来自美国的媒体,而在网络传媒领域英语的垄断地位与美国信息技术的发达程度就更使少数国家可以左右整个国际舆论。西方敌对势力凭借网络全球化的载体,在意识形态方面对我国进行渗透。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遗余力地在网络中扩大其思想文化影响,向各国推销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其文化思想对我国的主流文化,对我国广大高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理想信念、民族的认同感等造成潜移默化的扭曲、侵蚀和消磨,使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受到极大的削弱。它无疑会影响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无疑会动摇当代大学生的信仰追求和行为准则,造成精神困惑和价值标准混乱。
2. 传统单向教育方式的挑战。在传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需要“一支笔、一本书、一张嘴”就可以向学生传授知识。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他们将含有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规范的相关信息有目的、有计划地灌输给教育对象,而受教育者在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有选择地接受这些信息,进而“内化”为自身的个人意识,之后再“外化”为实际行动。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传递信息的手段主要是以上课宣讲、座谈讨论、个别谈心、开展主题活动等,而以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等大众传媒作为辅助工具。教育者所灌输的信息是经过筛选、加工的,有利于受教育者接受正面的思想。然而,随着网络信息传播对思想领域的入侵,单向的教育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其有效性不可避免地受到削弱。如今,大学生每天都深入网络生活并渐渐习惯于网络这种双向甚至多向的沟通方式,同时又受西方国家主导的网络文化的影响,必定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提出了挑战,对此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显然还没有充分的准备。
三、努力开创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1. 建构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式。在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从传统教育中的传道者转变为指导者,随着角色的转换,要及时调整自身的角色,改变工作方式,丰富知识结构,更好地运用网络技术做好工作。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适当地调整自己的位置,树立教育民主化观念,正视大学生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的现象,并与之进行平等对话。现代信息手段特别是网络的发展使大学生获取信息变得轻而易举,大学生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越来越多,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和环境变革使青年学生养成了强烈的求新意识,同时也易对旧做法、旧思维产生逆反和厌倦的心理。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的特殊规律,抓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改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为启发引导式教学,真正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原理、立场、观点、方法,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方法对来自方方面面的信息进行价值判断,引导大学生在辨析中思考,在辨析中选择。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手段也应该予以改进,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增强生动性和提供更多的信息量。只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烈的时代气息的思想观点和知识,才能激起青年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2. 加强网络管理。强化对网络的安全管理,保证网络化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健康发展。网络信息的过度泛滥和良莠不齐,必然会导致大学生信息选择的困难。因此,要运用技术手段对大学生的上网加强控制和引导,加大高校校园网络信
息技术防范和行政监管力,提高高校校园网络信息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高校校园及周边网络环境的综合治理。要建立网上信息的主动响应机制,要从管理机构、管理制度、技术支持、引导机制等方面入手,把好网络的“入口”和“出口”,加强对网络的监控,注意收集、分析网上信息,保留并扩大有益信息的影响,阻止有害信息入侵校园网;要规范网络运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增强学生上网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
3. 提升校园文化层次,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校园文化作为大学校园深层的文化积淀,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积极作用。在校园经常开展积极、健康、有益的活动,充分满足学生文化生活,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外部环境,从而减少他们的迷恋,抵制和消除网络文化的不良影响,使大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和生活,促进他们的成长和成才,根据学生特点,要积极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网上校园文化活动,如网页制作竞赛、道德问题辩论、网上论坛、对重大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等,促使大学生健康成长。
4. 高度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制。21世纪是信息支撑的世纪,网络的超信息量在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同时,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网络信息技术,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学习网上教育方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及时收集、分析、监控网络信息,发现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尤其是带倾向性、群体性的问题,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高等学校要切实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结构,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能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同时,由于大学生是社会中思想最活跃的一个群体,在接受传播者的信息时,他们更注意主动地思考、独立地判断,因此,教育者要注意工作方法,避免简单化、行政化、发号施令的方式,实现工作方式从“信息灌输”到“信息引导”、“信息分析”的转变。同时,努力做到五个到位,即认识到位、经费到位、组织到位、覆盖到位和工作到位,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5. 进一步加强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理论研究。客观地来讲,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正在迅速提高。但我们还缺少网络环境下系统的理论指导,我们必须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规律,及时追踪网上学生正在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深入分析和探讨产生的根源,构建起适应网络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理论体系。目前,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已经认识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因为网络是新兴事物,包括西方发达国家也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模式,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系统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尽快摸索形成中国特色网络系统理论教育。只有从理论上系统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为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并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邱伟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z],2001.
[3]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4]张德,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5]罗国杰,思想道德修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13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