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互动 争取双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振辉
摘要:英语双主体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新课程背景下提出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强调英语课堂教学应该通过建立民主、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创设互动学习环境,正确定位教师自身来积极构建双主体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双主体;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互惠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1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彼此协调、相互影响的双边活动。针对英语学科的特点,实施双主体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不失为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最有效的选择。
一、问题的提出
学生由小学进入中学,在一个相对比较封闭和陌生的环境中学习,学习能力会表现出各方面的差异。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潜意识中会产生一种消极心理,并且抑制学生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其结果影响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在某些程度上也会迫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降低教学难度、深度和广度,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投入,甚至会造成教师本身素质的下降,使师生之间相互抱怨,甚至出现一种恶性向下发展的状况。
为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消除由上述因素产生的消极影响,选择可以增进师生交流的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其中,采用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法,不失为一种极有效的方法,英语课堂教学尤是如此。
二、双主体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更是一种涉及师生情感的人际活动。
(一)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互为主客体,而又自为主客体。双主体互动式课堂教学,通过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成为学习的主体;反过来,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受学生反馈情况的启发和激励,又不断进行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从而,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二)新的教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于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方式。双主体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要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提供民主、平等、合作、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氛围,使师生都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也指出,未来的教育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双主体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并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三、双向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有效的教学是在师生互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构建:
(一)树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创造性观点的形成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要摒弃以往的“师道尊严”,把自身与学生的关系,变“非对等”为“平等”,构建民主与平等及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行民主教学。为此,创设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和自主参与的教学环境,是双主体互动式教学实施的前提。
(二)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学相长
师生关系是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而形成的。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师生的活动变成了连续的、互动的形式,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看似对立的一种关系,但又通过教学活动中的互动关系而统一起来。这样,就要求教要通过引导、启发,让学生自己说、做、得出结果,发展创新。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做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交流者、协作者和促进者。
(三)创设互动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参与的意识
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成长、共同探求新知、共享生命体验的完整的生活过程。为此,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心理特征和思维规律,为学生精心创设互动学习的情境,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想方设法让学生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体验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亲情与友爱,从中受到表扬、激励、感化、召唤和指导,进一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四)摒弃传统观念,正确定位自我
教师在应该具备更高的素质和水平的同时,还可以“有所不知”。尽管学生、家长、社会会过高要求教师,但事实上教师不是圣人,而是普普通通的人。教师自己要舍得转变角色,要勇于放下所谓的“架子”,甘当小学生。尤其是在知识飞速更替的今天,在新课程理念主导的课堂上,完全没有必要苛求自己。相反,教师大可以坦坦荡荡地与学生并肩学习,共同切磋,互动互惠,不断进步,共同成长。也只有具备了这样谦虚的态度和正确的师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我,充实自我,永远做好学生做人及未来事业的榜样和老师。
参考文献:
[1]刘晓明等.共同学习:促进学生互动的学习策略[J].外国教育研究,2003,(10).
[2]教育研究[J].2004,(3).
[3]田慧生.人民教育[J].2005,(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89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