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仕女画看历代审美风尚的演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芮自解

  摘 要:中国绘画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审美风貌的变迁史,我们从中看到各个时代不同审美评价的变化。以女性为题材的仕女画就像多棱镜一样折射出社会审美心理的深层样态,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讲,女性题材的绘画史也是一部特别的社会审美文化史。
  关键词:仕女画;审美风尚;演变
  中图分类号:J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3-0172-01
  
  仕女画是指我国古代绘画中以女性为主题的美术作品。不同时代的画家都以其当时对于“美”的理解来进行创作,仕女画不单是一个题材区别,它有着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它综合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审美风貌。
  一、封建宗法下的清秀矜持
  仕女画的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期,长沙战国楚墓《人物龙风图》是最早的仕女画,一位祈祷升天的贵族妇女,面容清秀,身形窈窕,衣着华丽。衣纹墨线勾勒,线条曲直配合得当,面部和衣服色彩平涂,具有装饰的意味。
  《汉书》记载的汉元帝宫廷画工毛延寿是我国最早有确切记载的仕女画家。汉代的民谣以夸张的语言揭示了高层的好恶对社会风气的影响,“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城中好广袖,四方全匹帛”。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中段的妇人像极好的体现了这一风尚。刘向《烈女传》和班超《女诫》中多赞美男耕女织的生活状态,朴拙健康的美是这个时期所推崇的。
  二、辉煌灿烂下的丰腴华丽
  唐代是仕女画的盛期,唐代朱景玄《唐朝名画录》中第一次出现仕女画科,记载有“士女”之称。唐代画家热衷表现的是理妆、簪花、游骑的贵妇,展现了当时上层妇女闲逸的生活及其复杂的内心世界。
  描写贵族女性题材的绘画出现在中唐,《虢国夫人游春图》是画杨贵妃的三个姐姐与一群侍女乘马结队郊游的奢华场面,杜甫诗《丽人行》“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赐名大国虢与秦,炙手可热势绝伦”就是描写的这一段。这种题材成为那个时代的流行。《捣练图》抓住劳动中流露的细节动作,突出劳动中的愉快情态,画中妇女身姿端庄丰厚,色彩柔和鲜艳,反映出盛唐崇尚健康丰腴的审美情趣。
  唐人社会受到了繁华社会功利主义和胡化的影响,所以较开放,生活普遍奢侈浪漫。儒学衰微对女性约束的降低,使得女性拥有较开放的社交空间以及自由的思想。这个时期的仕女画建立在写实的基础之上,笔法精细,刚柔相济,古拙凝重,设色浓艳沉稳,生活场景刻画细致生动。
  三、城市世俗下的清淡质朴
  两宋时期,宫廷美术富丽堂皇,士大夫美术高逸典雅,市民美术活泼通俗,绘画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的局面,人物画无论从题材或技法方面看,都向多元化发展。宋代仕女画在设色上也渐趋清淡雅致。王居正《纺车图》中农村妇女手抱婴儿哺乳、纺纱身兼二事,生活场景生动真实。南宋陈居中的《文姬归汉》侧重表现在隆重告别仪式上主人公心情的压抑,人物内心刻画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宫素然《明妃出塞图》则突出塞外大风沙中主人公坚强与悲愤的形象,笔调轻柔失去了盛唐人物的韵律和节奏美以及劲利简放风格,向元代舒张飘逸的人物画过渡。
  进入元代,绘画艺术受到打击,南宋画院解体。文人仕途受阻,愤世嫉俗,充满了失落感,文人将才华和积郁转向散曲、杂剧、绘画。画家们大多回避现实,寄情于花鸟竹石、水波烟云,因此可以说人物画从元代开始衰落了。
  四、自流状态下的阴柔秀逸
  明代从体现宫廷趣味的“院体”和有民间气质的“浙派”到在野文人与市民相结合的“吴门派”再到缙绅士大夫的“松江派”勾画出一条宫廷绘画中衰,文人画兴起并取得正统地位。明清仕女画以阴柔、羸弱、忧郁为主要特征,绘画美学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由于国力的衰弱,以往宋代注重赞美生活的乐观态度和积极参与现实政治与生活的热情消失了,受到宋元文人画的影响,转向注重笔墨情趣及意境的表达,强调文学内涵。明、清时期,戏剧小说、传奇故事中的各色女子成为画家们乐于创作的仕女形象,仕女画的表现范围扩展到了各个阶层、各种身份、各样处境的女子。
  清初,康熙皇帝在宫廷内引进西洋画家如郎世宁、王致诚等人。焦秉贞受西洋画风的熏陶和影响,对仕女的面部进行明暗和虚实处理,在构图和建筑物的描绘上均采用焦点透视法,从而使仕女画产生重大变革。
  美的定义往往随着环境的不同与价值观文化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剖析仕女画的文化内涵,就会发现其本质内涵就是男人的女性艺术,体现的是男性的标准和世俗要求。在封建社会,女性逃脱不了被赏玩的价值,一种悲情的美贯穿始终。历代仕女画家描绘她们的柔美风姿,记录她们的哀怨、悲苦、抗争,其不屈的精神绽放着独有的美,也寄予着美好的愿望。虽然仕女画在语言上是比较单薄一致的,但其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社会审美风尚却是无法否认的。
  
  参考文献
  [1]薛永年.中国绘画的历史与审美鉴赏[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潘天寿.中国绘画史[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
  [3]薄松年,陈少丰,张同霞.中国美术史教程[M].2003.
  [4]徐书城.中国绘画艺术史[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5]徐改.中国古代绘画[M].商务印书院,1996.
  [6]童教英.中国古代绘画简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02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