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巧用多彩例句, 打造高效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慧

  在英语教学中,无论是词汇解析、语法讲解,还是课文教授,无不与例句息息相关。因此,例句是英语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媒介。一堂英语课中,教师会运用许多例句,这些例句均应无一例外地遵循几项原则,如科学性、思想性、实用性等。但有了原则,未必会有好的效果,对于一些词典里查到的、参考书上选用的例句,学生已失去兴趣,因为它们只符合科学性的原则,而忽略了思想性及实用性,无法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育学生,遵循寓教于乐的原则。因此,我们对每个例句的选择,应代表教师对所教知识点及学生的认知反应的检测水平,例句如果选择得当,既能言简意赅地处理语言点,又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高效课堂。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探索、总结、整理,现将心得归纳如下。
  一、例句中体现生活
  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新的知识的输入的渠道直接影响学生的接受程度,也就影响课堂效果。例句是输入新知识的主要渠道,教师选择贴近生活的例子,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极易被学生理解、消化。这为例句的实用性。如在教授light一词时,它的过去式及过去分词有两种不同形式,且意义不同,老师要求学生翻译:迈克轻轻地点燃蜡烛,拿着这支已经点燃的蜡烛,照亮黑屋子。此句中,包含了light的两种用法,Mike lit a candle,he held the lighted candle to light the house.突出作定语及作谓语的区别,学生兴致高,易于记忆。又如:I never saw a saw saw like that saw.句中,第一个saw是过去式,第二个saw是名词锯子,第三个saw是动词,用锯锯东西,最后一个还是名词,这句中利用一词的多词意性,使句子更生动。这种一词多义的例句不仅增加知识的输入,也同时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又如,在讲定语从句时,我常常选择自己班级的学生、教具、教室及校园环境作为例句来源,如“那个穿红衣服的学生在干什么”,一句话,全班学生聚精会神找红衣人,并能迅速反应,响亮回答。同时,教室内,若有走神的、开小差的学生,也被吓回神来,集中精力听讲。再如,我在讲“看”的几种不同表达法时,例句为:请看窗外,你们看到了什么,能看见我的钱包吗,若不能,谁能找到小偷?此句牵涉到look ,see,find,find out,学生意犹未尽,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把易混淆的词汇放到有生命的语境中教学,使得知识深入浅出。“看窗外”一词,学生又一次全力以赴,群情激昂。就在这一张一弛之间,学生学到了新知识,也提高了注意力及兴趣。
  二、例句中体现趣味
  新的知识总是出现在随时随地,因此,一个优秀的英语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及时了解新的词汇及谚语、警句等,并在适当的场合教给学生。如要求学生猜测句意,如讲颜色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意义时,我给出例句:I bought a new car last week,so I always seem to be in the red now.学生不难猜出其意为“我现在常常欠账”,而“in the black”就意为“账上有钱”;It rained cats and dogs last night.此句中cats and dogs是关键,学生七嘴八舌,跃跃欲试,特感兴趣,我揭秘句意为“雨下的特大”。再如,It’s a case of January and May.学生又是一番激烈的讨论,大多译为一月和五月的情况一样。其实,学生仅从字面上翻译了此句,实际上,“January”代表“winter”,其典型特征为“snow”,可引申为“white”,再由此联想到a white-haired man;May引申为“flowers”,再联想到beautiful young lady,至此,句意应为“一个白发老翁娶了个美丽的少女为妻”。通过引导学生联想,发散思维,既让学生充分领略句中奇妙的修辞效果,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例句中体现鼓励和希望
  学生是一个需要关爱、理解、支持、帮助的群体。他们大都是孩子,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逆境、麻烦、困惑。作为教师,我们有义务指引、帮助他们,但技巧是关键。在课堂上,我经常举一些励志型的例句融合在知识点中。如:If you study harder,you will enter the key university.If I had studied harder,I would have worked in Shanghai.We should listen to the teacher carefully,so that we can’t leave out the key points.学生对此举深感亲切。既练习了语法、语言点,又给学生上了一节励志课。从学生深邃的眼神不难看出他们内心对美好未来的渴望。例句“A good beginning makes a good ending. Well begun is half done.”等,既训练了非谓语动词的用法,又起到了教育与教学一体化的作用。鼓励其树立远大理想,规划未来。
  四、例句中体现管理
  课堂45分钟,总有学生精力不集中,但完美的教学应该面对所有学生。因此,我在举例之时,注重选择,实行隐形管理。如:What’s that boy doing?Maybe he is sleeping. Someone must be reading other books,aren’t they?Don’t look out of the windows,will you?通过这些句子的翻译,学生既学会使用maybe,以及反义疑问句的知识点,精力不集中的学生也被提了醒,自然地集中注意力。轻松、快乐的课堂气氛易于促进师生交流,加深知识在学生头脑的印象,45分钟一闪而过,学生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五、例句中体现美育
  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传授知识仅是教师的一方面责任,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担负起教育的义务。作为任课教师,我尽力在课堂上依托例句传输道德、美德,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如在讲句型“It is...(adj)that sb. should do...”时,我运用例句“It is necessary that we students should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the wild animals.”“It is important that we should respect our parents.”在讲句型“It is...of/for sb. to do sth...”时,我运用例句“It is nice of you to help the disabled.”“It is impolite to keep silent when you areasked.”在潜移默化中,一些生活中应该注意的礼貌、责任、美德等均在例句中得以升华。自然而然,学生也备受启发。不仅在知识上,更体现在思想的内涵上。在此基础上,让更多的学生仿照此句型,找出更多相关的句子,拓宽思路,加大练习量。采用这种启发式教学,教育方法比过去枯燥、干瘪说教更具亲和力、说服力,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提高了课堂效率。
  综上所述,教师在课堂上所举的例句不应信口开河,而应仔细推敲,使所选例句准确无误,除此之外,还应使其具有代表性、时代性、启发性、趣味性、教育性、激励性等特点。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智力潜能,激发学习的高度热情,真正使例句具有语言媒介的作用,实现高效课堂。当然,这对老师也是一种挑战,要求教师要不断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其学习现状及需求,并能掌握社会语言发展的规律及方向,努力将最具特色、最鲜活、最实用的例句展现给学生,共同创造完美的英语课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17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