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方法例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倪晓文

  大文豪托尔斯泰在谈到《复活》的创作时说:“我的小说的每一个情节,不是独出心裁,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课堂上教师所要提的每一个问题,也应精心设计、合理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克服随意提问的弊端,让课堂的过程是“经济”的,有效率的,让学生在课堂进程中有变化,最终“效果”显著。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教育界就曾用两年时间专门开展“什么是好的提问”的讨论。讨论的结果认为,好的提问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表现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2)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发展水平相适应;(3)能激发学习的欲望;(4)能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各项具体目标;(5)富有启发性,并能使学生自省。直至今日,这仍可供我们设计教学提问时参考。那么,具体该怎样在语文课堂上设计所要提的问题呢?我认为在语文课堂上比较常用的提问方法主要有四种:铺垫式提问、引路式提问、比较式提问、矛盾式提问。恰当地运用好这四种课堂提问方法教学,同时掌控好“问”的度,定能起到因材施教、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作用。
  一、铺垫式提问,应调整好“问”的坡度
  解决某一颇有难度的问题时,先回忆或提示有关知识使之强化,成为通向未知的铺路石,让学生沿着已知与未知的联系去思考,这种提问能降低学生对文本理解的难度。但在铺垫问题时,必须调整“问”的坡度。坡度过陡,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此以往会丧失学习的信心;坡度过缓,学生不需要思考,容易养成懒惰的习惯,没有学习的主动性。
  《卧薪尝胆》一文对于越王夫妇在吴国的生活用了一个自然段来描述:“粗布衣”、“石头房”、“养马驾车”、“舂米推磨”,虽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学生感受到他俩的生活之苦,但如要更深层次地体会越王内心的屈辱感,教师则需要再做文章。不妨扣住越王原先的君王身份发问:“原本越王作为一国之君,过着怎样的生活呢?”就此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对比他先后的两种生活,感受强烈的反差。相信经过这样的设计铺陈,越王委曲求全、忍辱负重的形象定能深入学生心中。
  二、引路式提问,需把握好“问”的密度
  案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再想一想,每个事例中的发现问题、反复实验、得出结论,相当于我们平时写一件事的――
  生:起因,经过,结果。
  师:对啊!一般写事情,哪一部分要写得具体、详细些?
  生:经过。
  师:那么,在这三个事例中呢?
  生:起因和结果写得比较具体,经过写得比较简单。
  生:每个事例中的经过只写了一句话,都是“经过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师:至于怎么实验?怎么研究的?一个字都没有写。这是为什么呢?
  生:(迷茫的样子,师指点题目中的“真理”、“问号”。)
  生:为了突出真理是在问号之后诞生的。
  生:为了说明问号与真理是因果关系。
  生:有这么多的问题最终才会有这么伟大的结论。
  师:对啊!作者选取这些事例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重点要说明“真理”与“问号”之间的关系,没有问号就没有真理的诞生!如果要证明“功夫不负有心人”,你认为应该将哪部分写具体些?
  生:经过部分。把怎样反复试验和研究的过程写具体,就能看出工夫下得多深了。
  生:不写具体实验的过程,就体现不出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了。
  师:同样的事例要证明不同的观点,所要侧重写的就不一样。
  语文课就是要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在学生“自主感悟”“自主理解”的基础上互相交流、碰撞,在讨论中加深认识,提升理解的层次。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阅读中不加引导会导致学生对文本的着眼点仅在于内容本身而非语言文字。在上述教学环节中,薛法根老师仅用非常简洁的四个引路式的问题就促使学生将阅读的重点从关注事例的内容上转移到关注事例的内容与表达上,进而关注事例的表达效果和意图。因为提问方法恰当,因为提问时机恰当,所以教师并没有频繁发问,很快就让学生对文章段落谋篇布局的意图有了很好的感悟体察。教师合理把握了在单位时间内提问的疏密程度,这让教学过程显得明快、流畅。
  三、比较式提问,意在增强“问”的力度
  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到了中高年级,一方面随着知识的日益丰富,视野日益开阔,另一方面对知识的理解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要提出有思维性的问题,调动学生对文本语言与精神的思考。
  比较式提问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得非常广泛,小到对一字一词,甚至是一处标点的甄选。如:一位老师在执教《水》一课时,抓住母亲的话“你们真是饿坏了”中的一个用得有悖常理的“饿”字,引导学生比较:在这里,为什么不说“渴”而要说“饿”。一石激浪,同学们纷纷各抒己见:把“渴”说成“饿”,那是因为大家都有过渴的时候,但没有过饿水的感觉,只有在缺水的地方人才能真切地体会到那种渴是不同寻常的,成了饿。是呀,不同寻常的感觉就该用不同寻常的字眼来形容,一个“饿”字用得精妙,较之“渴”字,更写出了水的珍贵、重要。
  比较式提问还可以横跨几篇课文,大到采用比较式阅读,比如:在教学中国小说《桥》一文时,就可将文中老支书的形象与雨果笔下那位“诺曼底号”遇难的老船长拿来比较。
  四、矛盾式提问,旨在挖掘“问”的深度
  案例:《水》教学片段。
  生:(朗读)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
  师:哪个字让你感觉到了“舒服”?
  生:“滑”,水滑过身体时的感觉是很舒服的,我在洗澡的时候就有这样的体会。
  师:一个“滑”字,让你感觉水流得快还是慢?
  生:(齐)快!
  师:而“滑过了……滑过了……滑过了……”,你感觉水流得是快还是慢?
  生:(齐)慢!
  师:一勺水从头上浇下来,明明是快的,为什么要写得这么慢呢?
  生:是我用心享受了这一勺水,所以就显得慢了。
  生:水非常珍贵,每一滴水都让我感觉到舒服。
  生:我很享受这个水流的过程。
  师:三个“滑过”,写出了水的珍贵,也写出了我们的舒服。水滑过了我们的脸――
  生:我们的脸舒服了!
  师:水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
  生:我们的胸和背舒服了!
  师:水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
  生:我们的大腿和膝盖舒服了!
  师:作者把水流过身体的每一个部位的感觉都写出来了,所以感觉是那样慢,这叫细腻,这叫舒服。
  在阅读教学中,抓住矛盾处设问,可创设愤悱情境,从而训练思维,以统一认识,求得对知识更为正确而深入的理解。在上述案例中,执教老师通过两个问题――“滑过”是快还是慢?为什么不直接写全身上下都舒服了?使得原本熟悉的语句变得陌生起来。这是在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前提下,又指导学生奋力“调―跳”的质疑问难,它促使学生细细地品味、反复地揣摩,最终领悟到了矛盾中的美妙,细腻中的精彩。
  总之,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需要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引导既要遵循教材的价值取向,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又要细心体察,把握住各种有利时机。只有这样,才能让提问有效,让课堂精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25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