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摭谈小学英语的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晨燕

  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又是在教学设计活动中得以体现的。所以课堂教学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教学设计是教师对课程实施的设想、策略、方案,是教师将教育理念付诸实践的连接起点,是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界面。而且课堂教学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设计活动实质上是伴随实施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必须依据一定的教育思想及教育理论,并结合自己对教学过程的理解和认识,精心地进行设计以达到教学既定目标。
  一、课堂教学设计理念
  根据《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教师在课程设计实施的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经验及学习需要等实际情况,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1.突出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在教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健全的人格,培养他们今后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以活动为组织形式。
  所谓英语课堂的活动教学,就是通过创设和营造真实有意义的英语文化环境和语言环境,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听、说、唱、玩、做、演等方式,以活动为核心组织教学,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服从于活动的内容,应采取最有利于激励学生参与语言交流的实践活动。
  3.融会话教学于情景表演之中。
  让学生在创设模拟交际的情境中学习语言、感受语言、理解语言,从而主动发现询问别人是否要某东西和表达想要某物的日常交际用语的表达方法,能在生活实际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设计的原理
  任何一种教学设计都可以概括为回答三个问题:(一)教什么和学什么;(二)如何教和如何学;(三)教得怎样和学得怎样。其实质依次是目标、策略(途径和方法)、评价三个方面的问题。教学设计的原理分析这三个方面的设计活动的规律而概括得到的。这些原理可归纳如下。
  1.目标导向原理
  教学学过程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在媒体和环境的配合下,使学生的认知行为和情感、意向朝着目标规定的方向、产生预期的持续的变化过程。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起着方向的作用。只有从明确、具体、的科学的目标出发,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使目标得以达成,这才是有序的、高效的教学。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的导向作用主要有三种。
  (1)目标的指向作用。他是通过影响人的注意而实现的,有了明确的目标,人在教学活动中就会把注意力到与目标有关的问题上,而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2)目标的激励作用。这种作用首先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意向的启发、引导有关,其次还与目标设置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当有关,是否把握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能较容易地获取知识和技能。
  (3)目标的标准作用。一方面,教学目标设定后,是否达到既定目标,成了检查教学效果的尺度,另一方面,效果也为评价教学目标的合理性、适切性提供反馈信息,以便在下阶段教学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当的调整。
  2.教学结构的整体优化原理
  在教学设计中,要求教学过程结构具有整体优化的品质。首先要就要研究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的主次关系,回答谁是主要的矛盾,在教学设计中,要抓住学生与教学内容这个主要矛盾来开展;其次,要分析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方式,实现教学过程各要素的有机配合,才能是教学得到最佳的整体效果。
  教学过程的要素可以包括:学生、教师、教材、教学媒体与方法。也有人把它划分为(1)人(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2)教学材料(包括课本、练习材料及有关的音像材料等);(3)时空(包括年龄、阶段、学习时间等);(4)环境(包括设备、教学环境、风气等)。教学过程要研究这些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必须从动态的、综合角度加以考察。在实际教学中,教学过程的每一个要素都产生一定的力,但导致最后的教学效果的力并不是各要素的力的简单相加,而是每个要素之间构成的“合力”。这是教学过程的一条重要规律。
  三、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
  1.分析教学对象
  2.分析教学内容
  3.教学目标的编制
  4.教学策略的选择
  5.设计教学内容
  6.设计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7.设计教学媒体
  8.设计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一)分析教学对象。
  1.学生的英语知识、英语技能水平和基础。为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的困难和选取的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2.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及认知发展水平。包括学习兴趣、动机、态度、自信心、意志等心理因素的分析和学习能力、学习策略、智力水平的估计,为制订教学目标提供依据。
  3.学习阶段、社会背景。分析学生生活经历、年龄特点、学习时间,以及社会、家庭对其可能产生的正负面影响。
  (二)分析教学内容。
  1.内容的选取恰当,适应多层次的需求。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既与学生的现阶段水平相衔接,又要适合学生的潜在水平,以利于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同化”或“顺应”新的知识。
  2.揭示学习中知识和技能的相互关系,分析蕴含在知识中的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以利于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智力的开发。
  (三)制订教学目标。
  1.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体现有认知、技能、情意、策略、文化的目标。每节课应根据条件的许可确立适度的目标。
  2.认知的目标具有一定层次性,教师应根据课型与教学的进度,逐步地推进目标的达成。目标达成的层次应有所侧重。
  不同的学生,对目标的达成度可以是不同的,对学生的目标达成心中有数,有利于因材施教。
  (四)选择教学策略。
  ①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②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③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④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⑤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⑥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⑦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选择;⑧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五)设计教学内容。
  1.教学单元、课时的划分。这种划分应根据所给的条件,如时间、内容的多少、重点和难点的分布等而定。
  2.教学内容应围绕着目标组织,课堂教学的目标应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的教学内容中得到体现。各种课的内容的把握还在于其“量”的控制。内容的量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应根据实际去选择、组织教学内容。在一定的条件下,应对相对次要的、重复的内容进行删减。也应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适当地补充内容。因此在一节课中应有多项内容(方案)准备,以便随时调整,决不能照本宣科。
  3.英语教学内容存在不同知识之间的迁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利用有利的正迁移和限制可能对英语学习造成干扰的负迁移,这样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优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29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