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金英

  摘 要: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使得一大批孩子脱离了父母的直接监护,成为了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基本缺失的条件下,在学习、心理状况、道德品质及安全等方面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并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状况,作者深入研究,针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对策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离开故乡,涌入城市打工。但是绝大部分外出打工农民工的经济状况及生活条件窘迫,他们的子女不能和父母进入城市一起生活,被迫留在农村,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或寄养在叔辈、朋友家,或自我照顾,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社会弱势群体――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远离了父母的关爱与监督,没有正常完整的家庭生活,缺少家庭教育,导致他们的安全、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并呈严重化发展趋势。这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1.学习成绩不容乐观。
  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时间在外面打工,根本无暇关心子女的学习情况,而临时监护人一般为爷爷奶奶、叔辈或朋友,经常监管不到位,顾不上关心他们的学习。亲情的缺失加上平时临时监护人的监管不力,导致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使得兴趣下降、厌学逃学、沉迷网络、自暴自弃等行为频发,以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一部分留守儿童能自觉主动学习,但是经常要帮助家里的老人承担较重的家务和农活,而没有过多的空闲时间去复习、预习及完成作业,同时体力过度支出也造成他们上课时精力不济,故而学习成绩下降很快。更有少部分留守儿童受父母及周围人群的影响,崇尚读书无用论,不想读书而中途辍学外出打工赚钱。
  2.生活中缺失亲情,心理状况令人担忧。
  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发育成长的关键阶段,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的发育都不成熟,尚未形成较为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故而可塑性较大,极其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对是非善恶的分辨能力比较差。在这样的发育未成熟阶段,他们非常需要父母在旁边给予积极正确的引导。但是,大多数农民工长期在外打工,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回家,未能及时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关心,从而无法理解子女的心理状况。由于长时间的亲子分离,农村留守儿童渐渐失去了情感和精神的依托,觉得自己很孤独、寂寞,承受着本不是他们这个年龄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因此,在长期的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的影响下,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因“情感饥饿”产生自卑、冷漠、孤僻的心理及偏激的性格。
  3.道德观与价值观扭曲,安全状况差。
  留守子女由于长时间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不能得到有效的监护与合理的引导,加之学校法制教育又很少,在道德素养及价值取向等方面发生了偏离甚至于扭曲。大部分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对他们普遍采取的是溺爱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导致他们道德情感的缺失。他们只是单向地去接受爱,对家长、朋友、邻居及社会非常冷漠,缺乏社会责任感,也会由于父母与监护人的放任式管理,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校纪,并经常与社会上的小混混搅在一起抽烟、酗酒、赌博甚至抢劫等,并走上犯罪的道路。近些年来,青少年犯罪案件逐渐增多,犯罪类型也日趋严重。这类留守儿童的犯罪案件占了全部案件的40%以上。部分父母为了满足孩子的感情需要,在孩子用钱上十分慷慨,无计划、无节制地给子女零用钱。而这些留守儿童一旦有了钱,又缺少必要的教育和监管,就会极易养成享乐主义、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的陋习。一些“有钱”的留守儿童吸引了违法犯罪分子的注意力,被他们千方百计地控制,引其犯罪,甚至被拐卖,被侵犯。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因探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家庭教育方面。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家庭教育缺少、错位及不完整。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启蒙性、终生性、个体型、感染性等。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对他们的性格、品德、价值观等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与父母分离,没有聆听到父母的谆谆教导,欠缺家庭教育,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存在残缺就难以避免了。再者,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工作,祖辈或叔辈自然成为了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故而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都是接受隔代教育的。而隔代教育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首先,担负起隔代教育重任的爷爷奶奶一般文化程度较低,和孩子年龄差距比较大,教育观念更是相差太远。其次,祖父母的教育方法不正确,身体健康状况不是很好,他们只能照顾子孙们的起居饮食,并不能顾及他们的学习。他们十分溺爱孩子,就算孩子做错事也未能及时指正,对孩子纵容,使得孩子不能明辨是非,容易养成恶习。
  2.学校教育的方面。
  由于我国教育资源分配存在严重失衡,农村学校教育经费不足,师资力量严重缺乏,班级规模庞大等因素都严重影响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教学质量,从而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师资匮乏,使得教师的任务过重,大部分老师在上了一天课后,身心疲倦,根本就心有余而力不足,很难抽出时间和精力对班上的留守儿童进行特别关照。另外,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仍然普遍存在。留守儿童往往由于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而被冠以“差生”之名,很多农村老师只把有限的精力放在学习优秀的孩子身上,根本无暇顾及留守儿童。即使有部分学校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努力采取一些对策,但往往由于经费的原因,根本没条件去为那些留守儿童配备专门的陪护老师。
  3.社会环境方面。
  一是户籍制度的缺陷。城乡二元体制使得城乡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农民们仍然游离在城市体制之外。农民工在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都存在障碍,受到的是不平等的权益待遇,这也阻止了他们及其子女融入城市。二是法律规定的漏洞,造成了收费制度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如果想到城市就读,就需要交一笔金额庞大的借读费和择校费,这远远超出了一般农民工家庭所能承受的经济能力。三是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在社会呈现多元化和不确定性态势背景下,部分大众传媒不负责任地宣传与炒作大量的暴力、颓废、色情和其他低级不健康的内容,使自控能力较差的留守儿童在临时监护人无暇监督和管束的情况下极易陷入其中并深受其害。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1.家长可适当改变外出务工方式,加强与子女的交流与沟通。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那么父母双方尽量不要同时外出打工,或一方选择离家很近的地方务工,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交流,增进与孩子的感情。在与孩子交流时应多关心其生活、思想及心理上的变化,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提高。在孩子遇到问题时及时给予安慰和鼓励,使孩子深刻感受父母的关爱与家庭的温暖,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改进隔代教育,提高隔代教育质量。
  首先,当地乡政府或学校可免费举办一些老年培训班,有针对性地教授爷爷奶奶教育孩子的正确教育观念,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从思想上认识到不能用从前的老经验来教育孩子或过分溺爱孩子。其次,要让祖辈们懂得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与孩子建立平等互信的良好沟通关系,进行真诚平等有效的交流。
  3.加强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
  一方面,老师不能把留守儿童当后进生看待,要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个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他们更多的帮助与关爱。学校领导带头,分管几个留守儿童,管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并让所有老师参与进来,管理其余的留守儿童,使每个老师都承担几个留守儿童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改善教育环境,建设和管理好农村寄宿学校,配备生活老师,落实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安全等方面。
  4.响应全社会人关心和支持留守儿童的号召,全力整治农村及校园周边环境。
  在全社会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号召全社会的人来关心和支持农村留守儿童。加强对农村及校园周边网吧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管理,杜绝赌博,严厉打击侵害留守儿童权益的单位或个人,努力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5.改革相关制度,采取渐进式的行政措施。
  一是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解决农民工子女在城市进入学校接受教育难的问题,从根本上杜绝城市学校对流动儿童歧视性待遇和收费。二是筹措专项教育资金,在农民工集中的社区,兴建农民工子女学校,使得更多儿童能在父母身边接受教育。三是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积极改善教育设施及教师福利待遇;培养一批优秀的心理教师,着重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培养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吕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J].校长论坛,2009,(1).
  [2]董天鹅.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及对策分析[J].教育管理,2009.1.
  [3]荣红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J].党政干部学刊,2010,(1).
  [4]胥洪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问题及解决途径[J].博士论坛.
  [5]戴丽君.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成因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32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