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提高高校“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魏彤儒 郭少卿

  摘 要: “两课”教学现状不理想,值得深思,为了增强“两课”教学的实效性,文章在分析了影响“两课”教学效果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了“一个重视,四个结合”是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字: “一个重视,四个结合” “两课”教学 实效性
  
  “两课”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不可替代的责任。尤其在新时期,面临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坏境和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带来人的思想多元化,“两课”教学怎样在新时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从事“两课”教学的教师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新时期“两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我国从2006年秋季开始对“两课”进行改革,由原来的七门课缩短为四门,但新编的政治课教材并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北京一所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学生仍然不愿意上政治课。目前,“两课”教学还存在教学主体的理论学习意识淡漠;“两课”教学未能满足学生探索社会问题的需要;“两课”教学未能满足学生完善知识结构的需要等方面的问题,对于“两课”的改革似乎还只是停留在对课程结构的调整上,没有更深入地涉及观念更新和授课方式等层面,故而导致“两课”教学的实效性不强。
  二、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
  1.社会因素。
  (1)各种社会思潮的相互激荡,对“两课”造成冲击。
  近三十年,受到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撞击,部分大学生的思想动摇,处于虚无迷惘状态,没有人生追求目标,消极颓废,整日沉迷网络游戏。
  部分大学生受西方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学习和生活唯功利化和实用化。学习上追求实用知识的学习,热衷于那些毕业后能够对自己带来直接利益和实惠的专业,而那些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培养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部分人文学科却遭受冷落。曾经在《中国青年报》上有这样一段话印证了这一现象:“有人花钱买智育,有人花钱买美育,有人花钱买体育,就是没人花钱买德育。”甚至有些大学生把自己的人生信仰建立在功利基础之上,入党动机实用化。
  除此之外,也有部分大学生受西方敌对思潮如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怀疑,社会主义信念动摇,认为社会主义改革应完全照搬西方模式,这样我国就能很快赶上发达国家,国内现实问题就能很快得以解决。
  以上这些思潮的相互激荡,势必对“两课”教学带来新的挑战和冲击。
  (2)网络的飞速发展,不良信息源对学生的侵蚀。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高新传媒技术迅速发展,较之以前信息传播的速度提高、范围扩大、效果增强,在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和新的渠道的同时,网上的多元化信息源、黄色垃圾及“网上文化殖民”,对网民特别是高校学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思想影响。这些不良信息源的传播和侵蚀,也势必使“两课”的教学工作的难度加大,同时也为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2.学生因素:学生思想状况日趋复杂化。
  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使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很大变化,一些学生理想信念大大淡化,金钱观念却大大强化。如有的学生认为,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还有的学生认为,理想是远的,信念是虚的,金钱是实的。要抛弃远的,扔掉虚的,捞取实的。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担负着如何进一步加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根本的艰巨任务。
  3.教师因素:部分两课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学模式和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目前“两课”教学方式并未突破简单灌输和应试教育的条条框框。在授课内容上部分教师的授课内容陈旧,知识系统更新慢,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特点了解得不够,很难从情感层面对学生施加影响。在课堂讲授方法上,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方法简单、手段落后,且因内容庞杂课时少、教师理论说教多,教学实践环节少等现象普遍存在。考试也是“讲条条、背条条,最后考条条”,缺少相应的创新,因而导致许多学生上课睡觉开小差现象严重。
  4.学校因素:有些学校对“两课”不重视,在资金投入和课时安排上不合理。
  对于“两课”教学,从中央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该说已引起高度重视。但具体到学校,情况就大不一样。在有些学校领导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心目中,最重要的是专业课,基础课次之,“两课”更次之。主要表现是:在“两课”经费投入上不足;老师走出去实践的机会很少;在课时上随意缩减;在排课上,见缝插针;在师资选配上,讲台上有人就行。教师学历层次较低,特别是用大量非专业的行政人员充当“两课”教师的做法在一些地方院校相当普遍。
  三、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1.学校要把两课放在战略高度引起重视,给予“两课”更多的支持。
  高校“两课”教学涵盖学生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学校层面要加强对“两课”的重视,充分认识到“两课”在青年学生健康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在各方面,给予“两课”大力支持。主要表现在:学校领导要对“两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方式、社会实践教学等环节的改革精心安排、周密布置、指导协调、督促检查等方面做大量的辅助工作;学校要对“两课”教学改革给予必要的财力支持和物质保障;学校应支持“两课”的多环节教学和并把社会实践教学列入学校正式教学计划;学校应对“两课”改革给予经费重点资助,对做出突出成绩的教研室和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鼓励,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学校要以专业课为依托,把专业课和“两课”相结合。
  近些年,许多学校开辟了第二课堂,以专业课为依托,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把专业课和“两课”相结合。任课教师应结合专业课教育,充分发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因素,适时地、恰当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放弃每一个教育学生的机会,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思想教育主渠道作用。
  学校和教师可以结合该学校的专业训练,“两课”教师在专业老师的配合下,既搞课内研讨,又适当组织校外参观和考察。学生们在经历了课堂演讲、社会热点跟踪调查及其是非辨析这一系列锻炼后,大多会加深对“两课”教育的认识,更加感受到一代创新人才的成长绝不是仅仅靠在实验室搞科研就能培养出来的,而必须面向社会,具备高尚的人格、品质和修养,才能对国家、对人民作出贡献。同时其他一些学校也纷纷开展以“两课”为导向、以专业为内容的社会调查,利用寒暑假让学生走出去,学校安排实践指导书,由“两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共同布置题目,教师甚至可以带着自己的科研项目下去,去一个地市或一个乡村,学生也可以组成实践小分队搞调查,最后完成布置题目。这样,专业课可以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的同时,给“两课”以支撑,从而丰富“两课”内容。
  3.教师要把理论导向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相结合。
  “两课”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学生的向师心理和自身教学的性质、内容、任务的特殊性,做一个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者。“两课”教师应发挥“两课”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理论导向的作用,这就要求“两课”教师既要有扎实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功底,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的马列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又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两课”教师在导向作用的发挥上,应首先意识到德育理论的先导性作用,处理好自己的“信与不信”、“信多少”、“为什么信”、“怎样做”等几个相互关联的问题。教师理论导向的发挥还要结合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教学方式上要少“讲”多“练”,多给学生讨论、辩论和社会实践的时间,给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空间。教师要及时给予疏导,对一些杂音可以允许其存在,但是不要任其发展使其成为主流。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要多采用现代化教学工具,例如电化教学等,它可以增加教学内容的容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只有在把握理论导向的同时结合教学方式方法的有效改进,才能真正发挥“两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4.教师要把“两课”多环节教学和教学实效性相结合。
  为了增强“两课”教学的实效性,一些学校实施了“两课”多环节教学,并要求教师按照正式上课的要求完成多环节教学的任务。这些多环节教学主要表现在专题报告、研读精品、专题研讨、社会实践、论文写作等几个方面。
  专题报告,针对与“两课”密切相关的重大理论问题、国内国际突出的重大事件、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等,聘请国内相关专家、名人名家、成功人士来校做专题报告,请校内有研究专长的领导或教师做专题报告,或由“两课”教师就本课特点拟订专题,深入研究后再给学生做报告。
  研读精品,在“两课”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在学生中组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读书小组,举办“三学”积极分子理论培训班,带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专题研讨,结合各门课的理论重点、难点,围绕社会实践面临的重大课题及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精心设计一些专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讨论中要求学生围绕讨论主题课下准备,查阅资料,拟订提纲,然后畅所欲言,重点发表自己的见解。
  社会实践,在“两课”的多环节教学中,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每个学期由教研室根据实践需要,拟定一些调研题目,并提出社会实践调研的具体要求,要求学生用学到的基本理论去深入社会,做实地调查,根据调查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写出调研报告。
  论文写作。在“两课”多环节教学中,结合各课特点和要求,利用参观访问、社会调研、考察实习等环节,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论文写作,锻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所写的论文由专职任课教师批改并记入各课期末的学生成绩中。
  通过“两课”多环节教学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两课”学习的兴趣,既增强了“两课”教学的实效性,又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和课下实际相结合。
  “两课”教师应根据“两课”的时效性、实践性、理论性、政策性均很强的特点,在讲清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国内国际实际、社会热点问题、重大时事事件,积极引导学生认识问题、思考问题,重点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两课”教育基地参观考察,从而缩短教学内容和现实的距离,加强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冯江源.工科大学“两课”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G].教育与现代化,2001.1.
  [2]郭涛.“两课”教师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G].贵州社会科学,2003.增刊.
  [3]丁如剑,张永红.素质教育下的“两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G].天中学刊,2000.6.
  [4]康建利,张国富.增强高校“两课”教学实效性的探索与实践[G].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11.
  [5]党中央十六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46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