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与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小晶
摘 要: 提问作为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聚焦点非常重要,它对启发和推动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和加深理解知识,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提问往往存在不少误区,造成提问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其实提问有很多讲究,在课堂教学中,正确运用提问技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观察、教学案例的分析,总结了一些课堂提问的技巧和策略。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课堂提问 提问技巧
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说:“提问是使知识产生的产婆。”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提问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学记》云:“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自,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当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古今的教育家都是非常注重提问技巧的,提问是一门讲究技巧的艺术。那么作为一线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艺术地运用提问技巧,构建一个更实效的、更有激情的课堂呢?下面我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略谈几点认识与体会。
一、构建提问的“支撑点”,高屋建瓴
“支撑点”原意是指事物的关键所在。在课堂提问中,问题的“支撑点”是相对于课堂上一些习惯性的碎问、简单的追问和随意的连问而言的。它指的是课文教学中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
如教授《柳叶儿》时,我就从“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这句话入手,构造了问题的支撑点:“当时正处在自然灾的严重时期,作者为什么还会感到乐呢?”让学生自己开放地与文本展开深入对话,发现了“我”的“乐”是因能展示自己爬树的本领,能够吃柳叶儿,能够抢柳叶儿。而且通过这一问题,加深学生对“乐”的理解,这种乐只是苦中作乐,是少年不识愁滋味,水道渠成地突破教学的难点。
以上过的公开课《愚公移山》为例。这是篇寓言故事,课文的重点之一是要告诉人们一个寓意:“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就必须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这一寓意的揭示是靠塑造愚公这一人物形象完成的。在设计教案时,就以此作为提问的支撑点。问题是这样设计的:我认为愚公是一个?摇?摇?摇的人,因为?摇?摇?摇(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学生小组讨论后,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有的学生从移山的困难角度作答,如“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面对这些困难毫不畏惧;有的学生从众人的态度作答,如“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杂然相许”遗男“跳往助之”,愚公锲而不舍的精神与智叟截然不同,感染了他身边的人;还有的学生从移山的结果作答,“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坚持不懈的伟大精神不仅感染了身边的人,连天地也都被打动了。这个作为支撑点的问题涵盖文本,内容广,整合力强,不仅解决了课文的寓意,而且使学生发现了本文对比、衬托刻画人物的方法。如果把“移山的困难”“众人的态度”“移山的结果”等琐碎零散的问题一个个交给学生,我想学生也能在文中找出答案,但这样的提问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会成了老师和学生间简单的一问一答。
课堂提问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要提在关键处,问在要紧要点。有效简化教学头绪,顺利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使教学内容于简约中表现出丰富,于明晰中透露出细致,真正构建一个实效的课堂。寻求设计“支撑点”的过程,对语文教师而言是深入解读文本、研读深思文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放弃才有选择,只有选择才有“优化”。
二、寻找学生的“兴趣点”,激活心智
赞科夫说,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的动机。可见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当学生对某个知识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并自主地、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种自觉性的行为,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教师的提问应当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寻找学生的兴趣点,唤醒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激发他们积极探索的需求,激活他们紧闭的心智。
如在讲《斜塔上的实验》时,我用一个实验导入。看到我手中的“毛钱管”,学生睁大了好奇的眼睛,我乘势提问,当我竖起试管,管中的羽毛和钱币哪个会先到达管底?初一的孩子还没学过物理,很多同学都凭经验认为钱币先落到管底。我演示了实验,当看到两者同时落在管底时,学生惊叹不已。我乘热打铁,告诉他们第一个做这个实验的人是伽利略,并问他们是否想知道伽利略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此时,学生的兴趣点已从实验转移到了伽利略这个人物身上,于是我让学生研读课文寻找答案。学生们在兴趣的驱动下,热情高涨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纷纷结合课文的具体语句进行分析,发现了伽利略有着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科学思想,有着不轻易相信权威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解决了课文的难点。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时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或充满悬念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
又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发现学生在回答关于第二小节“作者描写了哪些景色,是按什么顺序,用什么方法进行景物描写的?”的问题时,情绪并不是很高涨。于是在另一个班上课时,我提出了这个问题:“如果你生活在百草园,你会做些什么呢?”这一问题立刻激起千层浪,激发起了孩子们的兴趣。有学生回答“我要爬到石井栏上去摘桑葚”,我赶忙提醒他“那你可要当心啊”,立刻有学生附和道:“对啊,石井栏太光滑,会掉到井里去的。”此言一出孩子们哄堂大笑。我趁机引导学生去发现作者所选用的形容词的精妙。有了前面学生自己的体会,他们很快发现“碧绿”“光滑”“紫红”“肥胖”等词语,都准确地表现了景物的特点,也表现了一个孩子的喜爱之情。还有学生回答“在百草园我可以大饱口福,吃桑葚,吃覆盆子,还可以吃何首乌的根”“覆盆子的味道如何啊?”学生异口同声地答道:“又酸又甜。”还有孩子补充道:“味道好极了。”全班笑作一团。“味道都品尝了啊,那作者是从哪个角度来写景物呢?”“味觉。”学生答道。此时引导学生发现其他描写角度,水到渠成。有学生回答:“我要是在百草园里,什么都不做,就躺在高大的皂荚树下,在茂密的树荫下听蝉儿鸣叫,油蛉低唱,蟋蟀弹琴,倾听一切大自然美妙音乐。”“哎哟,你真是个懂得自然,会享受的孩子!可是你美好的愿望可能实现不了呢,同学们你们觉得呢?”学生立刻从课文中发现了答案,蝉是夏天的景物,而油蛉蟋蟀是秋季的景物。这时学生就明白了景物描写的顺序。我接着追问道:“刚刚这位爱享受的同学和这那位爱吃的同学,他们所说的大自然中的景色有什么区别吗?”学生轻而易举就发现作者由植物写到动物,由静景写到动景。同样一个知识点,两种问法,课堂气氛、教学效果却截然不同。区别仅在于,后一种提问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激活了他们紧闭的心智,更放飞了他们被囚禁的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快乐生活的情愫。这,不正是鲁迅先生撰写此文的目的所在吗?
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老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如能以一颗细腻的心体味学生的情感,在枯燥的知识点中努力寻找学生的兴趣点,必会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思绪的涌动,实现活跃高效的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也会事半功倍。
三、关注认知的“困惑点”,激活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不仅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是为了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在提问时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如果老师的提问能引起学生进一步的困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冲动,则学生必然会再次深入到文本中,进行积极性主动的思考,拓宽思维的空间,深化思维的品质。
如在讲授《敬畏生命》一文时,我首先让学生充分自读,在学生已经理解了“生命繁衍是无私、执著、不计成本”,自以为完全读懂课文的时候,出示了文中的这段文字:“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虽然是植物的。”抛出了这样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说自己几乎是第一次遇到生命呢?”学生读完后,也觉得不能理解,陷入了认知的迷茫。我随即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发现:作者以前看到的生命只是一种形式,而现在作者认知的是生命的本质。当学生读到“那颗种子曾遇见了一片土地,在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蔚然成荫,教会她,怎样敬畏生命”一句时,便很快理解了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生命之所以为生命,就在于它是无私地繁殖后代,不求回报,而且不炫耀自己,没有丝毫功利之心。经历了思维的幽囚,阅读便有了“豁然开朗”的体验。
又如在初三讲授《昏迷十八天》这篇课外小说时,学生对主题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亲情和母爱的可贵,如果面对的是不谙世事的初一学生,我认为文本解读达到这个层面是符合他们的认知能力的,然而对初三学生而言,主题只挖掘于此就太浅显了,应该引导他们发现文本更丰富的内涵。于是我引导学生仔细咀嚼文中的两段文字:“唉!累!真累!他想,假如现在没有了他,这个家、这个公司、这个世界,他妈的统统完蛋。”从这段话你读出了冯吉的什么心理?“他倏然明白了:其实,这个世界上无论什么事离了他都行,惟一离不了他的只有自己的老娘!”冯吉还明白了什么呢?通过这两个问题引起学生知与不知的矛盾,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的矛盾,进入了积极性主动的思考过程。学生通过探究发现:“唉!累!真累!他想,假如现在没有了他,这个家、这个公司、这个世界他妈的统统完蛋。”这段心理描写还折射出了一个成年人心头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使命感;“他倏然明白了:其实,这个世界上无论什么事离了他都行,惟一离不了他的只有自己的老娘!”其实他还明白了生活中应懂得适当的放弃。这两个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发现了文本所要阐释的更丰富的人生哲理,从而拓宽思维的空间,深化思维的品质。
此类问题的提出应放在学生充分阅读了文本,对文本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后。此时学生往往认为自己已经“完全读懂”了文本。这时的问题就能引发新的认知困惑和阅读动机,使他们的思维在矛盾冲突中积极运行,在大脑中形成一个个兴奋中心,学生的思维活动必将由渐进向突进发展,变认知冲突为建构新知的增长点,统领整堂课走向目标。
四、捕捉教学的“争议点”,顺水推舟
课堂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争议”。争议的不同声音,是学生站在不同角度看问题产生的多元思维的表现,这常常成为新的提问资源。
如在讲授《往事依依》一课时,有一个环节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几件往事。有学生把第二件事概括为“赏山水画”,此时另一个同学对他的概括提出质疑,他认为“赏”这个词用在此次并不恰当,因为当时作者年龄还比较小,是没有鉴赏能力的,应该用“看”更合适。我当即表扬他这个问题提得很有价值,并以此争议为契机,让学生从文本中找出依据,看看用哪个词更合适。学生马上带着这个由自己提出的问题,投入地认真地再次研读课文。很快,许多同学找到了“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入了神”这些表明作者全神贯注的词语,认为“赏”字用得更好。
又如在教《甜甜的泥土》这篇小说时,针对最后的结尾“小亮眨巴眨巴眼睛,忍不住滚下泪来。他伤心地蹲在地上,呆呆地凝视着。一会儿,又情不自禁地伸出冻裂的小手指,抠起一点泥土放在舌尖上――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有位学生提出了异议。他认为前文中写到王小亮“迅速将糖埋入路边的雪堆中”,这样冷的情况下,糖怎么会融化呢?这是不符合常理的。我觉得他说得也不无道理,于是围绕“这个结尾是否合理”这个争议,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结尾很是新奇,这正是小说结尾的特点,而且这样的结尾有更深层的含义:人间的至亲至爱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从而大大提高了小说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一结尾与“落红护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惊奇的结尾也是源于生活的真实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顺水推舟地利用教学过程中的“争议点”进行提问,化“争议”为拓展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力量”,激发学生运用已获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取得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双向的动态的信息交流。提问设计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课堂上科学的、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及时唤起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创造积极热烈的课堂气氛,从而优化课堂结构。因此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好课堂提问,形成有自身特色、符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化万.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写作能力.
[2]金小刚.善用“即时生成”,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动感地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57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