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苗更需善浇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余海娟
有个故事叫“墙上的洞”,故事发生在印度新德里,那里人们贫富悬殊特别大,住在穷人街的人从不接受教育。难道他们不想学习吗?于是实验者在街的墙上打了个洞,正好够放一台电脑,并在孩子们跳跳就够得着的地方装了一个触摸屏。结果穷人街的孩子们纷纷聚集到那里,有胆大的用手摸了一下触摸屏,于是孩子们看到了一个奇异的世界。一个星期后,许多小孩能用英文上网,两三个星期后,在前面孩子们的帮助下,穷人街的孩子们基本上都会用英文上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应该是所有孩子甚至是所有人的天性。我认为,要保持学生爱学习的天性,就必须把情感作为教学的支点。
情感是人对现实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认知活动启发、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情感教育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行为和暗示等手段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亲近、尊敬、爱戴甚至憎恨的感情体验。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很多中外教育名家都十分重视情感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
情感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那么单一,并不是我们让学生每节课能笑笑就是注意了情感教育。情感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它应该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道德感。人的自我认识是从有羞耻感开始的,只有有了道德感才是一个真正的人,所以道德是人发展的最高目的,当然,也应该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有了基本的道德感,情感才会有正确的基石。
第二个层次是理智与激情的完美结合。教学是需要激情的,一个有激情的教师总能用他抑扬顿挫的语调和浑身上下迸发的活力感染他的学生。所以教师都应该注意自己的语言风格,应该去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当然,只有激情那是不够的,教学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体,因而,在激情中保持理智,在激情中不忘教学的目的,才是真正完美的教师。
第三个层次是审美感。审美是情感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教学的追求目标。学生有了高尚的审美情趣,就能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作出最好的选择。
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进行情感教育呢?下面我根据自己从事语文教学的实践情况,谈谈看法。
一、从学生利益出发,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是培养学生健康情感的重要前提。
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我们要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老师的关爱。特别是对后进生和违反纪律的学生,教师不要用歧视的眼光看待他们,要善于诱导,用爱心去感化他们。我们应先表扬和鼓励他们的闪光点(再差的学生也有闪光点,比如书写工整、态度认真、不抄袭作业等),然后委婉地指出不足之处,如能改正这些不足之处那就更好。这样,学生便会感到老师可亲可敬,师生之间的融洽感情就建立起来了。美国成功学家、现代社会学家卡耐基说得好:“当我们听到别人对我们某些长处表示赞赏之后,再听到他的批评,心里往往会好受得多。”而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我曾接触一位学生,他很有主见,但又有点“愤青”;他有很丰富的词汇,但却总不屑于作文的条条框框,于是他的作文总是长而又不知所云。他一直自认为很有才华,但又觉得不得志,于是变得有些孤僻,不愿与别人交流。了解他的情况后,我总是有意无意在到他的作文里找出只言片语并在班上夸他写得好,还经常当面指出他的优点。渐渐的,他愿意和我交流了,于是,我趁热打铁,告诉他,如果他的作文能改掉天马行空的毛病,会写得更好。他很乐意地接受了这个意见,后来其作文有了长足进步,讨厌作文的他开始喜欢上了写作文,并“爱屋及乌”地喜欢上了语文学习。
学生不会天生过激地去讨厌作文,讨厌语文,讨厌学习,他们是因为现实中的种种不如意而才开始抗拒学习,只要教师对症下药,找到他们的“情感死结”,“问题学生”其实常常可以转变成优秀的学生。
二、巧妙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增进学生的理解,在让学生体验和感悟情境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古代诗词的教学和散文教学最适宜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学作品负载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重情感交流任务。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从而愉悦性情,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心灵和完美的个性。
在新教材的模块教学中,我们可以调动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比如我在教授“月是故乡明”这一专题时,就搜集了各类吟唱故乡的诗歌改写的歌曲,结果学生惊奇地发现,原来古诗词是个很现代的东西,而且改写的歌曲还特别有味。于是,学生掀起了学古诗词歌曲的热潮。我于是趁势让学生搜集古诗词中思乡念国的诗词,从而让学生深深体会到,思乡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因而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与体味。因为因势利导,所以学生在极为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模块教学的知识。
三、爱憎分明而充满激情,机智幽默而富于同情心,气势流畅又有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是激发学生情感的重要手段。
古罗马哲学家贺拉斯说:“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容,同样,你自己先要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在讲授《故乡的榕树》时,教学语言要眷恋而深情,把作者对故乡的刻骨思念之情呈现给学生,而我自己也远离故乡,心有戚戚,当我潸然泪下时,学生早已沉浸于文中那浓浓的思情。
这就是利用教学语言激发学生情感而产生的教学效果。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的的方法是很多的。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只要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情感教学,灵活运用各种方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语文教学工作就会得心应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情感教学如春风拂面,如春雨润物,如甘霖浇花。有了学生爱学的这棵好苗,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老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然会保持学习的天性,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是苦差,而是学生可以自由驰骋的美好天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71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