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杜祥庚

  应试教育一味地讲解和灌输,这实际上剥夺了学生自己探究消化的权利,也与语文课堂应有的生动、幽默特点相背离。这种现象抑制了学生潜能的发挥,不仅严重地违背了教学规律,而且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更不利于中华民族的长久发展。对此,许多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在第一线辛勤耕耘的老师们作了不少新的尝试,现在倡导的课堂小组合作、师生共同探究学习模式更是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生生之间要互相研讨合作。
  在生生合作探究时,老师不能做旁观者,更不能高高在上,师生是合作伙伴,是朋友,所以老师要起到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我们提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师生共同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把教和学的活动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教学双方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师生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效率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现实中许多老师在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上可能还不如学生,教学的过程就是不断向学生、向书本、向同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过程。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大学里学到的知识有限,很多知识是在教学中不断学习积累起来的。听听学生的评价和心声,也有助于开拓我们的视野。课堂上,我们往往会被某位学生的聪明与睿智所折服、惊叹,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可能会超过老师,这无形中对我们就是一种鞭策、促进。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经验、知识和成功的喜悦,交流彼此的情感,而且通过沟通,教师放下尊者的架子,体验到一种心灵和情感的愉悦,享受到与学生平等沟通的乐趣。在这种语文课堂里,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断交互和整合,个性化学习和合作学习互相配合,学生和老师的思维共通,通过合作探究,老师也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不断求索,提高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凸显教学效果。你适应了学生的特点,学生也乐于接纳你、配合你,从而达到教学相长。
  二、师生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将“发现”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学生们真正地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课堂上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焦点问题,然后展开讨论,从而达到探究的目的,这就要求老师擅长把学生带入情境,并给予一定的指导。例如教古文《鸿门宴》,对于宴会上激烈的矛盾斗争,可以放手组织学生讨论,如围绕“项羽该不该杀刘邦”的问题,同学们争论得很激烈,虽然最后谁也说服不了谁,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高。有时可让自编自排自演文本中的精彩片段,亲身体验作品中那种永恒的魅力。古语说得好:“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人生的一大乐事。想一想:当我们看到学生们天天进步的时候;当学生们期中期末考试取得优异成绩的时候;当高考落幕,很多学生考上理想的大学的时候;当你的学生在教师节给你发来短信祝福你的时候,你是不是真的感到为人师的快乐呢?
  要与学生合作、探究,有缺点就帮助他们查找原因,有进步就为他们喝彩,并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以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用自己的奉献期待他们“蛹化蝶、破茧而出”的壮美,在成就学生高尚人格的同时完善自己,享受从教的幸福和快乐。
  三、师生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有利于师生的互动交流
  过去,老师放不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使学生很自然地对老师筑起一道无形的心理防线,这很不利于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高中学生的自尊心都很强,因此过头的话千万不要说。应想方设法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知道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剂良方,师生合作探究学习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有效途径。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的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这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师生互动的新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敢于解放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走入学生的心灵,这样才能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而老师们常说“爱生如爱子”,但真正能做到的寥寥无几。给每一位学生以厚爱,与学生同悲、同喜,它会使师生双方在和谐的氛围中施教、受教,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尊重学生是教师的一种品格,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当然,理解学生并不是支持、赞成学生的过错,宽容学生也绝不是无原则地迁就,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教师的爱是塑造学生灵魂的伟大力量。教师要以爱育人、以情动人,用爱心、诚心、细心、耐心去打动学生,当学生们聆听你的教诲就像春风拂面,就像久旱的田野期待甘霖的到来时,这将是多么美妙的境界。若平时多给予学生关爱,学生给予你的便将是整个春天。
  合作、探究教学法既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更是老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师生在交流、合作中能实现成果共享。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也会使我们感受到成功的欣喜。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认真实践,使它尽善尽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83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