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优化课堂结构,打造高效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仝玉明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梦想,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希望,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从“学会”到“会学”的一种有效教学活动。怎样打造高效课堂呢?先学后教是有效的手段之一。先学后教的核心就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主体作用的具体体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长保罗・郎格朗说:“未来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从小培养他们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随着教学形式的发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已势在必行。我认为:课堂的高效,始于教师,源于学生。高效课堂是“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发展学生”的教学活动。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我们怎样做,才能使课堂教学具有更强劲的生命力,更高效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与反思谈谈自己对优化课堂结构、打造高效课堂的体会。
  一、自学质疑环节,让学生学会学习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其基本程序为“复习检查―导入新课―讲读新知―巩固练习―布置作业”。这一结构模式基本上是从教师角度来考虑的,教师几乎都是先讲例题,然后出示练习题做做,最后布置作业。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以学生自学为主。小学生富有幻想,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不但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常常会因为自己能发现问题而感到高兴。
  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我先讲了《八戒吃桃》的故事:孙悟空在花果山种了一棵桃树,桃子成熟了,孙悟空因事外出,被嘴馋的猪八戒钻了空子。第一天偷吃了整棵树上桃子的1/5,以后每天都分别偷吃了桃子总数的1/5。当他偷吃了4天后,又要饱餐一顿的时候,孙悟空回来了,看着被吃掉的桃子,孙悟空十分恼怒,举杖将猪八戒痛打一顿,猪八戒忍痛逃了。孙悟空看着树上剩下的20个桃子,摇头叹惜。同学们,你知道这棵桃树结有多少个桃子吗?这样的故事情境,一下子把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了起来,使学生处于主动探索学习的状态。学生纷纷跃跃欲试,积极思考:把树上桃子平均分为5份,第一天吃了总数的1/5,剩下4份,第二天吃了,剩下3份……,这样最后剩下的桃子正好是总数的1/5,因而可求出桃子总数:20÷1/5=100。
  二、互动探究环节,让学生快乐学习
  互动学习、教学相长是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课堂因互动而鲜活,学生因互动而成长,互动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互动使学生迸发出创造的智慧火花。
  (一)师生互动,教师成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
  要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要转换自身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成为师生良好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生互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作用和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参与和反应才能产生积极作用。教师要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尊重学生,全方位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通过“教”唤起学生的“学”,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二)生生互动,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首先应该做一个积极、善意的旁观者,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总站在他们身边,或轻轻点拨让学生茅塞顿开,或真诚鼓励使学生充满自信。
  1.交流学习,营造民主评议氛围。
  教师应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交流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汇报学习、交流的良好习惯。如:展开“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什么”或“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是什么”等问题的讨论和思考。
  2.大胆发问,标新立异。
  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大胆发问,提倡学生互相表达看法,提意见、挑毛病,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标新立异。当学生的想法与老师或同学不一致时,老师不能把自己的或同学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应多问学生是怎么想的,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去探究问题。
  3.寻找优点,体验成功。
  素质教育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这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或学生在每个方面平均发展,而是要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依据,找到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数学新课程标准有一个基本思想:“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应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保证每个学生接受数学教育的权利,让全体学生参与数学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三、讨论点拨环节,让学生学会思考
  要想教会学生思考,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讨论。课堂不只是学生回答问题,还要有教师的适当点拨,这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交流,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但可以自主地获取有关信息,而且思维能够受到启发,学到别人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角度,使原来模糊的问题变得清晰,错误的内容得到及时修正。
  比如针对下面的生活实例:3位老师带50名学生去观察植物园,门票成人每张10元,学生每张5元,植物园有规定满10人可购买团体票,每张票6元。想一想怎样买票合算呢?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让学生自己设计买票方案,学生一般想到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50名学生买学生票,3名教师买成人票,可以得到买票所要付的钱是5×50+10×3=280元;第二种方案是:全部购买团体票,可以得到买票所要付的钱是6×53=318元。这时我提示学生能不能既买团体票又买学生票,并让学生思考再一起讨论讨论,经过同学们的思考和讨论,同学们终于想到了第三种方案:让3名教师和7名学生一起购买团体票,其余学生买学生票,可以得到买票所要付的钱是10×6+43×5=275元。通过计算,学生发现,第三种方案比第一种方案和第二种方案都省钱,三种方案相比,学生都愿意采用第三种方案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思维逐步变得深刻而灵活,既提高了学习技能,又增长了智慧和才干。
  自学是讨论的基础,而讨论又是自学的深入和发展。学生的讨论需要教师艺术化的点拨,点拨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
  四、反思指导环节,让学生学会概括的方法
  学生上课敢说只是发展思维的起始阶段,指导学生学会分析、概括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例如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学完“6+几”的算式后,可以启发学生联系前面已经学过的7+6=13、8+6=14、9+6=15,想想怎样才能很快地说出得数?学生通过反思“6+几”的计算过程,就不难概括出“6+几”的计算方法了。有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反应很快,而且正确,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如果学生回答错了,则让他们想想错在哪里,帮助他们正确思维,加深理解,最终形成能力。
  五、反馈矫正环节,让学生学会运用
  “反馈”即信息反馈,学生对教师所讲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动作、表情、语言等向老师反馈信息。“矫正”即针对学生错误的信息反馈,对知识的模糊点、缺漏,及时补救和矫正,给学生一个清楚、明白的答案。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反馈矫正阶段,对于学困生,要细心观察,主动关心,适当增加提问次数,多给练习机会。采用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有题条、小黑板、表演等,题目的类型有填空、判断、改错等。活动方式上可采用竞赛、游戏等进行。设计的练习题要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还可以适当安排一些讨论,使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起到自我矫正的效果。实践证明,反馈矫正的过程是学生对知识深化的过程,这样循环往复,学生不断地探索知识,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达到真正的掌握知识并灵活运用。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真正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学生才会受益,才会实现师生双赢,才会乐学、好学、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才会为他们今后能成为创新性人才奠定基础。
  广大数学教师在新课标的改革中,理性思考、积极实践、认真反思,把研究教材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就能在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中,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06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