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作文评价可泛不可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陆益雯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
  因此,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总的目标引领下,摒弃了传统作文评价标准的模式化,打破了结论性评价标准,尊重学生写作过程,建立了一系列的作文评价标准体系:学生自改―学生互改―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或家长评)―学生再自改―小组二次评价―学生自评综合―总结评价。
  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出现了这样的误区,即整个评价过程让学生自评、互评,完全由学生自由把握,放任自流,还美其名曰“开放式”,大赞这种评价体系把教师从繁重的作业中解放出来了。这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懒汉思想,是一种貌“泛”实“滥”的评价。
  这里的“滥”是指泛滥,过度,不加节制。“泛滥”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①江河湖泊的向外漫溢,造成水患;②比喻错误思想言行或不良现象扩散或流行。而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则是:①to be in flood,to overflow,to inundate to well over to spread far and wide.②unchecked spreading;overabundant.可见,在实际教学中,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评、互评,实质就是一种滥,就是一种过度,不加节制的泛滥式的多元化评价。
  因此,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托,探索多元化的作文教学评价方法,努力营造多元化的评价氛围,以评价激发学生写作,以写作来培养评价能力,逐渐形成一种可泛不可滥的评价模式。
  “泛”,即多而广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泛”固然是一个评价的标准,但我们还要照顾到“泛”的质量,“泛”所赋予的条件,“泛”所遵循的原则,不可以不顾质量,不顾条件,不顾原则,一味地追求“泛”,多而泛滥,不淹人,必淹己。
  实行多元评价,是新的理念能够真正在作文教学中得到体现的保证和前提,在实践中,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作文教学本身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在于分出好中差,也不在于挑选;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写作素养的提高,而不是给学生一个会不会写、写得好不好的结论,给学生一个能得多少分的判决。我们的教育要宽泛,要对全体学生负责,多元评价则要根据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标准,使每个学生在教学中得到成长,享受写作的快乐和成功。
  其次,多元评价的主体除了老师,还有学生。作文评价不是教师单方面的权利,而要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会评价,从而实现对自我的激励与超越。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由传统的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的一员,评价就变成了主动参与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学生则真正地成为了研究者、探索者、发现者。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有助于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有效地对被评价者进行监控和指导,帮助被评价者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使其获得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人人参与评价。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给自己的作文下个评语,打上等第,然后由教师参考学生的自评,写出赏识性的评语;也可以让学生互当小老师,进行相互评价,以此来促进他们共同提高。
  再次,作文是精神产品的独创,重情感,重体验,重感悟,因此,“不能把知识的评定作为某种孤立的东西从教育过程中分离出来”。(苏霍姆林斯基语)而传统的作文评价采用统一的应试标准来衡量学生习作,往往只考虑其本身的优劣,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学生在作文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如以往教师评价习作“中心突出、详略得当、表达自然”就有失偏颇。其实,学生的每一篇作文,不论好坏,都是学生经过努力写出来的,都是学生的情感经历和内心世界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原来只注重作文文本的优劣转变为注重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最后,我们谈谈作文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正确有效的评价,和语文教师的评价策略是分不开的,根据实际需要,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
  1.自我评价。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修改作文的权利首先应属于本人。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诵读法、推敲法,边读边思,进行增、删、换、改,并在文后写下:“我最欣赏自己?摇?摇?摇,我还待改进之处?摇?摇?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用商量和欣赏的口吻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和学生共同修改文章。在这个共同的修改过程中,教师要授予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学会修改、学会评价,能用自己的见解和独特的眼光去看待每一种事物。长此以往,学生作文兴趣将越来越浓厚,作文自信心将不断增强,作文水平将有质的飞跃。
  2.互相评价。有了自评自改的基础,我们便可以引导学生互评互改。可采用自找伙伴互相评改,按相同内容或相同表达形式为小组互相评改,或把作文本全部展出,让学生自由选择评改。要求学生评改时写下修改意见,在虚心汲取别人优点的同时,认真负责地指出其不足之处,大到谋篇布局、思想认识,小到一个词、一个符号。学生在批改作文方面所展露的想象力、语言创造力,有时让老师也自愧不如。如:(1)丢字现象严重,我猜想你是不是雨天常遗失伞?(2)句子读起来非常流畅自然,仿佛炎热夏天喝了一瓶冰镇汽水,舒服极了。学生既是“作者”又是“读者”,角色不断转换,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互相沟通、互相启发,学会合作、学会评改。
  3.合作评价。就是指开展灵活而有趣的改文活动,如设立“作文病院”,让学生做“大夫”,相互合作“诊断治疗”;建立“啄木鸟兴趣小组”,把修改的典型文章寄给校报,组织班级“编辑室”,让学生修改、编发稿件等。
  这种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成为评价活动的主体,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在实际的讨论和评判中,学生体验更深,感悟更切。教师以“朋友”、“伙伴”身份出现,进行师生、生生互议互评,刺激学生的参与欲,发挥学生个性互补的优势,引导学生彼此启发,相互倾听,在思考中评价,在评价中思考。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大胆探索,细心体验,相互交流、评价、影响、赏识,从而启迪思辨的灵感,激活积累的语言和积淀的语感,实现共识共享共进,极大地激发写作热情。
  总之,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接受并学习最新的教学理论与方法。在评估手段中,不要把作文评价卡得死、量化,把学生分个高下,应尽量寻找能使学生对作文充满兴趣、坚定信心的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作文热情,及时鼓励,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多元化评价,激励学生、关爱学生,使他们感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样才能涌现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有灵性的精彩习作。正如课标所说:“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让我们杜绝那些无效而又耗时的泛滥式作文评价方式,以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为前提,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采用多元化评价,让学生乐于写作、善于写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27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