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方法与技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熊小琳 熊黎明

  摘 要: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提高阅读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以“读”为本,教给学生读的方法;其次要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分析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最后要培养学生系统整理知识的能力。同时也要教给学生一些提高阅读能力的技巧。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方法 技巧
  
  如何改变阅读教学耗时最多、用力最大而收获甚小的状况?我认为应改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强化教学方法指导,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技巧,使他们自己能读书,在潜移默化中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以达到叶老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只有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自行阅读,能动地获取知识,才能真正提高阅读的效率。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方法
  (一)以“读”为本,教给学生读的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所谓阅读实得读,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读”去感受、去联想、去认知,吸取文章的营养,久而久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得到加强,真正达到“不教”的目的。
  如单元教学,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根据要求,确定精读、略读内容,对于典范文章、精彩文段,运用精读方法,动笔圈点勾画,摘抄名言警句,体会词语含义,做到“口诵心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其次,要教给学生自设阅读的目标层次,引导学生根据课文预习提示、课后练习,定出每次阅读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养成带问题阅读的习惯。最后,要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以整体感知单元课文的异同点,加深对单元教学内容的理解。
  二、教给学生准确理解词义、分析文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
  语文阅读不超脱字、词、句,因而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的意义,对于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至关重要。例如教《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时,对于“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惊心动魄的伟大”的理解,是赞颂“三个女子”,还是讽刺段祺瑞政府卫队呢?对此我引导学生阅读上下文,从具体语句结构出发进行分析,明确它既是赞颂“三个女子”,又是对反动派的暴行的揭露。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紧扣预习提示和课后练习的知识点,将“长文”“缩短”,大胆处理教材,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捕捉、概括知识点所涉及的内容,逐步培养学生理解、概括文章的能力。如在教《琐忆》一文中,我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把握“琐”的意思,明确:①写的是小事;②这类小事很多,文章仅取一二。同时也明确文章写作意图是“以小见大”,接着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用最简洁的话概括文章所叙的七件事内容。最后引导学生根据“爱”“恨”这两方面将文中七件事进行分类,要求学生找出最能概括全文内容的中心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让学生明确这是鲁迅先生崇高而伟大人格的集中体现,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通过这些,学生掌握分析文章的方法,并将学到的方法迁移到其他课文,培养理解、概括文章的能力。
  三、教会学生系统整理知识的能力
  系统论的整体原理告诉我们,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语文教材以单元编排,每个单元都有其具体的教学要求和知识点。例如初中教材中的议论文知识点,分散于几个单元中进行教学,这就出现了一种情况:议论文的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都是零散的,难以形成完整体系统。因此,只有教给学生系统整体知识,将分散于各单元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在头脑中形成议论文的整体概念,才能使学生真正具备阅读议论文的能力。如先让学生弄清议论文三要素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明晰三要素与议论文结构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弄清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分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才能明白议论文的结构形式,再让学生明确议论文中论点提出的方法,让学生懂得论点的位置可放段首,也可放在段中、段末;论据则要让学生明确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的两大类;论证方式可分为立论、驳论,分清立论是正面讲道理,多采用举例、讲道理,有时也采用比喻、正反对比论证,而驳论是驳斥错误、反动的观点,可分为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三种,多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归谬法。这样,使分散于各单元的议论文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整体印象。在此基础上,学生自行将分散于各单元的记叙文、说明文知识点进行系统整理。
  四、提高阅读能力的技巧
  (一)教给学生质疑解难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古人的这些论述给我们以启示: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阅读中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想、方法领悟问题,达到释疑的目的。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矛盾”中提出问题,如教《孔乙己》一文时,可抓住结尾“大约孔乙已的确死了”一句,提出为何既用“大约”又用“的确”,是否矛盾,从而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深刻理解作者的用意,掌握从课文“矛盾”处生疑,从回顾课文中解疑的方法。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文章前后照应中找疑问,从文章正面描写与侧面衬托的关系中找疑问。这样围绕“疑”,有的放矢地阅读,就能达到解难释疑的目的,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能力。
  (二)教给学生评注赏析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品评鉴赏已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指导学生阅读文章,要注意从作者所处的时代及其文学修养、世界观等方面去品评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用正确的态度鉴赏作品,分清作品的精华与糟粕,培养学生健康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文学鉴赏的能力。
  (三)教给学生审题答题的方法,提高应试能力。
  不少同学平时阅读不错,可一到考试得分就不多。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下面我就此谈几点解题方法。
  一是看配分。一道题配多少分,是给考生如何答题的一个重要的暗示。比如某道题配给2分,若要求学生概括作答,则只要概括内容要点即可;若要求用原文作答,则一般要在原文中寻找两处恰当的语句作答(每答对一处给1分)。从配分情况来看,答题除用语须高度概括外,还要具有层次性,而这个“层次性”不是无中生有的,它往往就是文章段落或全文层次的映射。如果在阅读文章时,很好地结合题目配分及答题要求,就能很容易地理解文章,很容易地答题。
  二是选用合理的句式。利用恰当的句式作答,亦能巧妙地回答问题,提高答题的准确率。所以在答题时,选用何种句式,应仔细斟酌。一方面答题应注意与题目相关联。所谓“相关联”,就是“问”与“答”具有联系性,如何问就如何答,既能体现答案的完整性,又能激发灵感,确定选用何种句式作答,避免误答。另一方面答题应注意叙述对象。答题都有一定的针对性,而许多考生却往往忽视了它的针对性,忽视了叙述的对象,导致错用句式,出现语病或不完整或不规范,甚至误答,所以在作答时,写出叙述对象有百益而无一害,但要避免张冠李戴。
  三是选用规范的答题角度。在作答时,是从正面回答,还是从反面回答;是站在作者的角度来回答,还是站在他人的角度来回答,都要揣摩命题人的意图。从正面回答,直白晓畅;从反面回答,含蓄隽永;以他人之言、之行答题,更显主人公之个性、品行。
  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教给学生预习、复习、课外阅读和使用工具书的方法等,强化学生的生活实践,把阅读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把学语文与学生活、学做人结合起来,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在阅读和应用中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能力和应试的能力。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在阅读教学中,要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去解决其他的篇章问题,“学以致用”,才能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达到“不需要教”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余应源.语文教育学.江西教育出版社.
  [2]杨俊英.高中现代文阅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39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