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卫芳芳
摘 要: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了更新,在外语教学中普遍采用了一些新的旨在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教学法,如视听法、交际法、直接法、认知教学法等。为此,许多英语教学工作者都对英语教学进行了探索,但是英语口语教学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学生始终难以突破英语口语这一难关。本文对学生在口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现状 制约因素 措施
1.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英语被称为“国际普通话”,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间交往日益频繁,用英语进行交流显得日益重要。因此,摆在英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切任务是:培养能用英语进行有效、得体、深入交流的有用人才。然而,由于我国英语教学界长期以来采用的教学法是语法教学法,即只重视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文化背景知识及语用能力的培养,加之,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思想上重视不够,从而造就了大批听的一知半解、说时有口难言的学生。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特别是素质教育的推广,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了更新,在英语教学中普遍采用了一些新的旨在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教学法,如视听法、交际法、直接法、认知教学法等。为此,许多英语教学工作者都对英语教学进行了探索,但是英语口语教学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体现在具体的教学中,即学生在外语课堂中的沉默。
2.制约学生口语能力提高的因素
英语教学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其目的是使学生用流利的英语在自由的氛围中同他人轻松地进行交流。然而,在日常英语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普遍较低,导致这种结果出现的因素很多,经过调查分析,我发现主要有以下三个。
2.1学习者基础薄弱
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无疑是有好处的,但由于持续扩招,给高校带来了教学和管理工作上的困难。多数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加之生活中鲜有机会用到英语沟通,所以很多学生常常感到有话表达不出,在英语课堂上开口的积极性和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大。长此以往,学生更加不愿意参与课堂口语教学,而越不开口,就越说不出口,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在高校外语课堂上存在一个普遍问题:老师提出问题或话题进行讨论,下面一片沉默。
2.2教学方法落后
信息时代已经到来,而国内的英语教学方法仍然陈旧。许多英语教师一直都在沿用传统的语法讲解及翻译法。这样的教法偏重语言知识与框架结构的讲授,而忽视了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此外,教学环节单一,方法呆板也是一个问题。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只是教师的“一言堂”,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势必受到很大影响。另外,大班授课仍占主导地位,有些班学生人数达到六七十人,很难做到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开口交流,从而导致英语教学质量下降。
2.3教育模式束缚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应试教育一直居统治地位。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为了应付升学考试,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而口语不在英语考试的范围,因而不引起重视。即使是入学的英语等级考试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只是注重听力、阅读、词汇、作文、翻译等方面的能力考查,没有把口语作为必要的考查指标,从而在无形中把高校的英语教学引入误区,忽视了口语教学。此外,学校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使得各个学校都把等级考试的通过率相比较,无人关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如何。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掌握了大量词汇、语法,却无法在特定的语境下准确、流利地进行一般性的语言交流,“中国式”英语随处可见,这样的口语教学根本达不到加强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的教学目标。
3. 口语教学的改进措施
口语交际所表现的特点与书面语不同,书面语通常出现在复杂正式的句式结构中,而口语则以相对简单或不完整的句子在交际中发挥作用;在词汇使用方面,口语偏重简洁和非正式的词汇;在表达方面,口语时常表现为非规范语法,非严谨的开启谈话的方式,时而也出现语流的停顿和一定的插入非主导思想的语言,当然也会出现语言的重复或者没经过任何锤炼的语言,也有可能表现为一种随意性的语言;在信息容量上,口语所传递的信息密度明显少于书面语等特征。以上这些特征常体现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因而在口语教学过程中,作为施教者须充分认识到口语的特征,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真实的语境教学。
3.1培养自主学习机制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应用语言学研究重点从“怎样教”到“怎样学”的转变,外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个体差异受到了广泛重视。语言教学也从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和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自主学习这一概念是上世纪60年代人们在对发展终身教育学习技能和发展独立思考的讨论中提出来的。随后Holec(1981:3)把自主学习首次定义为“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这成为这个研究领域的开端。Nunan(1997:193)指出:“完全的自主学习是一种理想的而非现实的……自主的程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如:他们的个性、他们的目标、机构宗旨和文化环境。”由此可见,自主学习并非忽视课堂教学,也不是简单的学生自习,更不是放任自流。这是一种新型的教与学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即确立学习目标,了解如何有效地利用语言材料,认真安排学习时间和积极发展学习策略。
3.2选用多样化的教学材料
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有一本统一的教科书,教材也是根据传统的以语法为教学大纲编写的。随着外语教学的不断革新,新的教学法不断涌现,教材的编写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教材的编写可分为两大类:注重结果的教学大纲和注重过程的教学大纲。前者强调学者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教学采用语法分析法和功能意念法;后者强调学习经历本身,以主题和任务的设计组织教学。为适应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模式,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除了使用教科书外,教师和学生还共同选择适合的材料,教师进行评价、调整和制作补充材料。这些材料包括常用真实语言材料,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节日、演说、网上下载资料等。
3.3跨文化知识的补充
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这个民族的文化紧密相连。既然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不了解对方的文化便不可能真正具备社交能力。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在人们的口语交际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因此教师在课题上对学生进行口语练习时,不妨在适当的时候补充一些跨文化的知识,它包括英语国家的文化、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及不同的社交礼节和思维方式。因此,在训练学生英语口语的时候,适当地引入西方文化背景非常必要。
4.结语
在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英语口语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人才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这就给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仅掌握口语教学的基本理论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把新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教学中,使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下学习和运用所学的语言,从而达到我们所要的语言生成效果。只要思路明确,方法得当,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学生的不懈努力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就一定会不断进步,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就一定会逐渐提高,从而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加强,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和经济的需要。
参考文献:
[1]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2]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48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