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刍议中外文化背景知识与英文词汇的学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 敏

  摘 要: 本文从中西方若干理念差异入手,对中西方背景文化和思维模式两方面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对英文词汇学习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 背景文化 思维模式 词汇学习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层面,窥见的乃是这个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语言甚至被看作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语言反映了这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发展、政治体制、风俗习惯、地理地貌等情况,但同时也是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呈现出不同的理念差异。众所周知,在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背景下,每个词除了具有字面意义(denotation)外,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cultural connotation),因此,“必须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才能顺利地进行交际”(胡文仲,1995)。本文从背景文化和思维理念两方面对中西方文化的若干理念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英语词汇学习的相关建议。
  一、背景文化差异
  (一)饮食观念
  中国的传统农业从早期的采集、狩猎转变而来,仍然保留较多的采猎野生资源的习性,故有很广泛的食谱,以及变化多端的烹饪技术。中国的菜谱种类繁多,如:“回锅肉”(stir fried sliced boiled pork)、“五柳时鲜”(sweet and sour seasonal fresh fish)、“红烧广肚”(braised fish maws in brown sauce)、“海米珍珠笋”(dry shrimps and tender corn)、“菊液马蹄露”(chrysanthemum and water chestnuts cream)等。而西方的传统农业是畜牧业,种植业占较小的比重,奶食和肉食充足,辅以少量的麦食,其食谱及烹饪较中国要简单,从英文词汇就可以看出,如:omelette(简蛋卷),pudding(布丁),pastries(甜点),coffee(咖啡),steak(牛排),T-bone steak(丁骨牛排),filet steak(菲力牛排),sirloin steak(沙朗牛排),club steak(小牛排),green salad(蔬菜沙拉),onion soup(洋葱汤),potage(法国浓汤),corn soup(玉米浓汤)等。西方烹饪的样式相对较少,因而在词汇汉译上要注意突出其原材料。
  (二)礼仪风俗
  由于中国有着两、三千年的封建统治的历史,封建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人们非常重视血缘关系,强调等级差异,提倡长幼、尊卑有序,里外分明,因而在称呼上有爷爷与外公、奶奶与外婆之分,亲属关系亲疏,长幼和性别等方面不同,故称谓区分严格而细密。清代梁章钜的《称谓录》有三十二卷,今人编的《称谓大词典》更是收了一万二千多词。而西方人追求人人平等,在称谓上就简单多了,无论是爷爷还是外公都叫grandpa,叔叔、舅舅都称uncle,姨妈、姑妈都称aunt。另外,中国人几千年来受“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等传统思想的影响,不愿突出自己,听到别人赞扬时会说:“哪里,哪里。”“我做得还不够。”而西方人尊重个人价值,乐于表现自己,所以这时则会说:“Thank you.”
  (三)情怀寄托
  由于不同文化背景所制,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同一种事物产生不同的联想,同时赋予了它们不同的意义,事实上,这是由于“共同继承的概念模式”所致。如中国传统文化中,杜鹃鸟(cuckoo)和蝉(cicada)往往是悲伤凄切和忧伤的象征,“杜鹃啼血”的形象源于周末蜀王杜宇(号望帝)死后魂魄变为“泣血杜鹃”这一典故。于是千百年来,“杜鹃啼血”就印在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人)的心中。对西方人来说,杜鹃并不具有这种固定的悲剧象征。有趣的是,英文的cuckoo既可以象征欢乐,也可以表达忧伤。如下面的两首感情色彩截然相反的诗就出自同一位诗人之手。
  Obiter new-comer!I have heard,
  I hear thee rejoice.(To the Cuckoo)
  Alone she cuts,and binds the grain.
  And sing a melancholy strain:
  A voice so thrilling ne’er was heard
  In spring-time from the cuckoo-bird(The Solitary Reaper)
  再如其它英文词汇,汉语中的喜鹊总是与喜事、吉祥相联系,而英文中的“magpie”却常和“唠叨、饶舌”相关。英文中的“chicken”含有懦弱、胆怯的意思,而中文中的小鸡却无法使人产生这样的联想。
  (四)教育理念
  中国儒家代表人物孔子认为,教师教书只是一种手段,一种让自己达到道德和人格完美的“至善”境界的方式,真正的教师,不仅应该有学识,更重要的是他的道德和人格的完美修养,通过传授知识和思维,使学生达到人格上的完美,这才是真正的传道。中国古代佛文化中的“拈花微笑”,和古代老子思想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都是这个观念;而西方教育理念强调教师对知识的传授仅仅只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思维的一个过程,而独立思考才是教书育人所要达到的目的,英文词汇中“mentor”(精神上的导师和益友)便是这种理念的体现,也就是说,更重要的是如何独立思考和自己学习,因为这种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比任何的知识本身都重要。
  教育“education”这个单词源于古希腊的教育理念,西方人更喜欢把它理解为“leading out”的意思。美国人在1954年的一场关于教育的意义的争论:被认为是建国以来对民权震动最大的官司,最后以黑人白人小孩不再在种族隔离的学校上学告终。主审大法官Warren指出:教育是帮助一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寻求自己的幸福。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教育就是把一个人内在的天赋引导出来。一个赞成传道而使人的人格和社会的责任达到圆满,一个则希望通过学习达到自我和天赋的展现和最大化。西方更偏重于个人价值的体现,而中国更强调社会道德的圆满,也就是整体群体的契合。
  二、思维理念差异
  (一)价值观
  中国文化作为伦理道德型的文化,其思维方式是典型的辩证逻辑,重意合,重理性,它呈螺旋型上升,从整体观出发,强调“天人合一”,“追求物我不分,万物有情,天人同体同德的圆满境界”。而西方文化重形合,重逻辑思维,注重辩证思维,重视对自然的研究。西方流行个体主义,强调个人主义,而中国强调“先国家,后集体,再个人;先利民,再利己”。傅雷先生曾经说过,“……东方人与西方人之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我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惟恐不尽,描写惟恐不周。此两种Mentalities彼此殊难融合交流”。
  看看相关英文词汇:self-reliance(自力更生),它是西方价值观思想的核心之一,与“self”相关的观念可以说是根深蒂固,无所不在,如self-confident(自信),self-respect(自重),self-made(自制)等。而self-confidence也是西方人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他们喜爱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用品,如Adidas(运动鞋),Mackintosh(雨衣),Wellington(惠灵顿长靴)等。西方人甚至经常爱用“I think...I believe...My opinion is...”这样带有强烈个性色彩的开头语词汇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中国人开头却喜欢引用别人的话来作为自己观点的依据。

  (二)休闲娱乐
  中国文化由于受到儒教“中庸之道”的影响,传统的中国人大都喜欢选择不耗体力的娱乐来修身养性,如围棋、乐器、书法、京剧等,而西方人更注重体力的锻炼。这些文化差异在中西语言的词汇里是不难找到见证的。“琴瑟失调”、“弦外之音”、“扣人心弦”等都与弦乐器有关,可见弦乐在传统中国的流行。“高山流水”说的是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现在人们常用“高山流水”来表示出色的音乐和得遇知音之意。
  看看相关英语词汇:球类运动遍布全世界,但大多数球类运动起源于西方国家,所以有很多关于“ball”(球)的英语词汇,如:rugby(橄榄球),ice hockey(冰球),cricket(板球)等。riding(骑马),racecourse,racetrack(跑马场,赛马场),jockey,polo(马球),show jumping competition(跳跃赛),steeplechase(障碍赛)。back the right horse(下对了赌注)和jockey for position(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均源自英国的赛马运动。infighting(近战),straight punch(直拳),uppercut(上钩拳),right hook(右钩拳)都出自拳击比赛。
  (三)象征意境
  在中国文化中,颜色的象征是基于过去中国的封建传统及其原始的科学、教育状况而形成的,所以颜色的象征意义有相当强烈的政治化和神秘化倾向,比较感性;而西方文化中的颜色象征则更多地得益于西方民族开放性及科学、教育的普及程度,其象征意义少了神秘,多了些理性。
  英文中red这一词汇,无论在西方国家还是在中国,都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节假日)。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积极意义,但是英语中的“red”还有其它的含义,它表示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引人生气的事)。pink(粉红色)在中国文化中又叫桃花色。唐代诗人崔护写下“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句,以桃花与女人相比,追其根源,是女子为修饰自己而施用粉红色胭脂水粉,脸色白里透红,可与芬芳灿烂的桃花相媲美;而在西方文化中,粉红色却象征精华、极致,如in the pink of health(极健康);它又象征上流社会,如pink tea(上流社交活动),pink-collar worker(高层次女秘书)。绿色(green)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两重性,侠和恶。这是因为在人类原始时代及其以后的漫长生活过程中,人类借助它来保护自己,赖以生存下来;但同时,绿色也保护着人类的天敌及其它凶残的食人动物。西方文化中的绿色(green)象征意义却跟青绿的草木颜色有很大的联系,它不仅象征着青春、活力,如in the green wood(在青春旺盛的时代),而且表示新鲜,如green recollection(记忆犹新),也表示幼稚、没有经验,如green hand(生手),它也象征妒忌,如the green-eyed monster(妒忌)。
  三、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建议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它反映语言的发展状态。词汇越丰富,语言就越丰富,越发达”。英语语言的美丽,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乎其浩瀚的词汇量。在全世界的各种语言中,英语的词汇量是最丰富庞杂的,其总词汇量达一百多万。从公元449年到公元1100年的古英语时期就有五万到六万词汇,那么,中国人在学习英语词汇的时候,应当如何去学呢?
  (一)转观念
  在初学英语时,我们一般只记一个单词的一个词义和一种用法,而学好英语则要求全面了解这个词的词义及用法。如果思想上还没有这种认识,背单词时还停留在一词一义、一词一用的阶段,背下再多单词仍会感觉捉襟见肘。懂得用词是掌握词汇的高级阶段。VOA Special English这个节目仅用1,500基本词汇来表达国际舞台上所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情,却能做到准确、及时。可见用词能力不代表所需词汇量越大越好,而是要往深处发展。一个句子、一篇文章不是词的简单组合,词与词、句与句之间更需要有一种协调。
  (二)学联想
  英语本身有很多“前缀”、“后缀”、“词根”,可以帮助你的记忆。前缀如“re”,“in”,“post”,后缀如“er”,“a”,“ism”等,与其他部分结合,就可共同组成一个新词。如果掌握了这些前后缀,便可以很方便地猜出一个生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三)忌硬背
  很多中国人把背单词、记词汇奉为学习英语的必经之路,但是孤立的背诵便会遇到“浴缸效应”(此处比喻渗入大于渗出),短时记忆难以转化为长时记忆。因此记词汇建议放到文章中去,在读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哪些形容词和名词相搭配,哪些动词和副词相搭配,哪些动词和介词相搭配。例如说“巨大的变化”,中国人易写成“great change”,而英语中的说法是“dramatic change”、“change dramatically”。注意词的惯用搭配,这就好比关注一个人的同时也关注到他周围的人一样。
  (四)会辨词
  只知道一个词的词义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知道这个词与其他词,尤其是其同义词和近义词的区别。比如说:carry和shoulder都可表示“承担”,而且都与名词responsibility搭配使用。由于shoulder是人体的一个部位,作动词用应该是表示人发出“承担”的动作,如果句中主语是post(职位),那选shoulder就不合适,而应该选择carry。对于词的辨析,只有通过多看例句,观察这个词的使用情况作出判断。如果只背词义,恐怕很难辨得清楚、用得正确。
  (五)勤思考
  学习英语不能只把它当作一个单纯的学外语的过程,而要多多思考,多多对比。想想与中文的用法有何不同与相同之处,这便又回归到上文所说到的深层次考量上的思维与文化差异方面了。比如说,中国传统的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而牛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我们说一个人说大话、夸口的时候是“吹牛”。而英国文化是一种“马”的文化,我们说“吹牛”,他们却说“吹马”(talk horse)。当看到这个短语的时候就应该注意:首先,它用的是“马”,而不是“牛”;其次,在horse这个可数名词前面,既没有定冠词,也没有不定冠词,这是英语中的一种习惯用法。如果你在这个地方仔细思考了,那么在表达的时候就不会出现错误了。所以说语言植根于文化,要学好、学精一门外语,就必须对这个国家的历史、传统、文化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懂得他国人的思维方式,这样说出来、写出来的东西才不至于像林语堂说的那样:“血和肉是英语,但是骨架子是中文。”
  学习词汇绝不提倡死记硬背,词典上的解释是死的,语言的运用是活的。学习者要注重平时的积累。多读、多听、多看,记下的单词要常复习,而且应当带着语境去复习。记住:你说的英语必须是听人家这样说过的东西,你写的英语必须是自己读到过的东西。
  
  参考文献:
  [1]顾嘉祖.跨文化交际.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何桂权等编.新东方英语.海外文摘出版社,2004.
  [3]肖立明.英汉语比较研究[M].湖南出版社,1998.
  [4]何自然等.语用学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54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