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 安

  摘 要: 随着省厅规范办学要求的出台,高中语文周课时缩减,高中语文教学该如何作出相应的改变?本文认为,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要改变教学观念,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来。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自学能力 培养
  
  随着省厅“五严”要求的出台,高一高二语文课时为五课时,在如此少的课时下,学生要学好高中语文,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时间,学生的自学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的教学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我们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促进者,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自学自励。”新时代的语文教师,除了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外,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在信息量如此巨大的今天,利用身边的资源自主学习,这对学生的一生影响巨大。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学的直接任务是:创造出学生的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课堂的设计应该以此为出发点。此外,还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要促进学生主体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要赏识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在学生倾诉时,是一个耐心细致的听众;在学生得意时,是一个兴趣盎然的欣赏者;当学生迷路时,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告诉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当学生畏惧时,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向上攀登,通过对话实现教学相长、互通有无、共同进步。
  二、创设合作的情境,发动学生自主学习,构筑以活动为基础的动态、开放的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共享认识成果的一种动态发展过程。采用互动、合作的方式,往往能收到实效。学生在合作、互动、互助中取长补短,有更多的表达自己观点和倾听他人观点的机会,培养学习能力。如在互动、合作中创造竞争情境,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让学生根据明确的目标导向外,更要善于创设条件,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互相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让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更多体验互相帮助、共同分享的快乐;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中,自主地探索,获得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的环境下,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入角色,学习兴趣自然就浓厚起来。有了兴趣,学生就会自主去探究学习。在班级授课制下,教师可采取小组学习和班级学习的方式,这种方式的活动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便于他们人人参与,相互激励和共享信息。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制定研究方案,自主探索和研讨,使学生切实处在自主学习和积极交往的状态之中。在学习中要注意组织好小组间的交流,处理好小组间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以及反应快捷和滞后学生间的关系。
  例如:我们可以让全班学生自由组合为学习小组,许多学习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强调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及角色的转换。可以挑选出一定的课文让学生作为小老师上台讲授,各小组通过抽签的方式确定课文,然后确定一名主讲者,一名主持备课者,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资料、备课、上课。学生有参与合作的情境,有了表演的机会,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提高了,就会主动参与探讨,自主开动脑筋,自动搜索资料,为上课做准备,就能慢慢地在合作参与大情境中掌握学习的技巧,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新课程里所倡导的“合作的学习方式”的真谛就在于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他们的自我合作精神。
  三、激发兴趣,促学生主动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有了积极性,才能事半功倍。在日常教学中,我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采用语言激趣、设置悬念、创设情景等教学方法,发挥导向作用,让学生探究潜能与欲望有所指向。
  教师可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如:通过文学社的创立,定期组织一定的文学活动,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鼓励学生撰稿,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成就感。让学生的能力得以发挥,为学生提供一个多练习、多活动、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的平台。
  四、指导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学。
  我们要指导并训练学生把从教师那里学来的规律性知识,转化成为自己探索知识、求取真理的自学方式。这个转化过程,也是教师指导和训练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
  我们还要指导学生学会思维的方法。学习语文的思维方法,即比较、分类、归纳、概括、联想、假设、引申、拓展等;要指导掌握知识的方法,语文教材尽管篇目繁多,但只要理清文体,就会万变不离其宗。在传授各种文体知识时,紧紧抓住知识点。如对各种文体的教学,反复围绕其规律性进行。小说教学,总不离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议论文教学,紧扣论点、论据、论证、结论进行;记叙文则不忘人、时、地、起因、结果;基础知识集中字、词、句、段、语、修辞、逻辑等。教师借助这些手段,可使学生在不断的反复中,把知识“串珠成线,环套成链”,最后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时代的需要,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培养现代人素质的需要。语文教师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就能迸发出生机和活力,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晓辉,周娜,严虹焰,何平,严先元.新课程:语文教育怎样改革,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2]孙春成著.给语文教师的101条建议.南京师范出版社,2003.6.
  [3]语文课程标准(高中).国家教育部制定.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王理宏.自学能力培养刍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71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