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材料之石攻写作之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材料是文字的血肉,材料丰富,文字才会显得丰满。常言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积累,学生具备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使写作成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好的素材就像一座桥梁,架在学生通向成功作文的必经之路上,这座桥架宽了,架牢了,学生就能轻松愉悦地到达下一站。积累素材并运用好素材在作文写作中势在必行。只要潜心探究实践,便可借积累运用材料之“石”来攻取作文之“玉”。
多年的教学经历使笔者对作文材料的运用有几点感悟,现总结如下:
走进生活,引入源头活水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不枯竭,溪水自然的流个不停。”生活为学生开辟一片自由的空间。留心生活是充实学生作文素材的源头。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四季变化都可入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学生的思维不要只局限于在家的一日三餐,在校的读书作业。如果只局限于这些,视野就狭窄了。让学生感受到生活是一个大课堂,里面有许许多多我们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比如丰富的谚语、俗语、歇后语、寓言等,如果能把它们合理地运用到写作中去,一定能使文章增色不少。作文《谈包容》中学生就曾运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等俗语。学生还运用了安徽桐城“六尺巷”的民间故事。这些都为学生的文章增添了色彩。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就需要我们有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发现材料,去积累材料。
“一花一世界”,如果学生善于从生活中的点滴体会观察,思想将会发出耀眼的火花,感情将会插上翱翔的翅膀。语文并不是“半亩方塘”,它是有源头的“活水”,它的源头就是生活。泉眼无声惜细流,流水才得以常流常新。
走进课本,撷取课文矿藏
当你搜索枯肠、苦思冥想而不得时,不妨把近在眼前的课文翻一翻,或许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外收获。
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和充足的材料,一旦有机会表达,学生就会将之灵活生动地运用于写作实践中,运用自如。积累得很多,思路就开阔,写起来就比较顺手。其实,我们的课本就是这样一个巨大的材料宝藏,只是我们没有去开掘罢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语文教材是一座富矿,等待着我们去开发。问题在于不少同学身在宝山而不知山中有宝,留下了遗憾。如果能灵活运用好我们课文中的素材,一定能克服写作文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题,也可以增加文章的文学内涵及文化底蕴,一举两得。
《谈包容》中学生引用了选修教材中的《管鲍之交》里齐桓公、鲍叔牙包容管仲的正面材料,以及《孙膑》中庞涓不能包容孙膑最后马陵道自杀的反面例子。如今,高中教材也注入了丰富的材料,只要你用心去挖掘,总会有收获的,材料运用恰当了就会使你的作文锦上添花。
语文教材,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的矿藏,只要能合理利用,素材就会“不尽长江滚滚来”。
走进阅读,注重素材积累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动笔,能够帮助记忆,积累资料,特别是能够加深理解,把握书中精髓。“革命老人”徐特立曾说:“买书不如借书,借书不如抄书”,更是强调读书要动笔。如果你能养成随时摘抄的好习惯,碰到好的素材就可分类记忆,那么如若需要便可轻易查找。如若经常温习,并可做到“胸有成竹”,就不会出现案例中所涉及到的知识性错误了。要让材料真正“住”进心里,可以借助读书笔记、随笔等形式来加以搜集整理。
积累丰富的材料,要多读书。广读课外书籍,撷取百家之长,为我所用。天文地理都要有所涉及,那么所搜藏的材料会更丰富。我们提倡读万卷书。当然,这“书”不只局限于书本,还可以是各种多媒体材料。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亲历,因此通过间接渠道获取写作素材也很必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传媒技术为我们获取知识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可以通过电视、上网等方式收集许多写作素材,如“东方时空”“百家讲坛”“感动中国”“艺术人生”等。观看这些节目可以让学生了解外面的精彩世界,关注周边的生活。留意电视中的公益广告,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看后有所感触的不妨就动手记下来,以便日后再用。荀子在《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材料是要慢慢积累的,正所谓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厚积而薄发。相信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必将受益终生。
总之,合理并广泛运用所积累的材料是一門学问,需要教师和学生齐心协力,共同进步。教师要明确教学目的,调整教学思路,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与意识。学生更应该有主动积累材料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博览群书,加强识记,为我所用。
一个教师要想拒绝平庸,就必须坚毅地潜心探究、摸索和思考。一个学生想要写好作文,就必须不断阅读,不断积累,不断揣摩。笔者相信,只要认真努力,就一定会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作者单位: 山东省宁阳县第一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76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