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开拓英语教学的新天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丁唯秀

  2007年秋,我受市教育局的委派,来到了市里基础最薄弱的第十一中学支教。不到一个月,我就深刻感受到了班级中学生的基础之差和差异之大。班级里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有所不同,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一致。我更坚定了自己研究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决心,就是要立足于本班学生个性差异的教育实验,进行分层教学,区别对待,最终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自我发展,真正达到英语素质教育的要求。
  为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我采取了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法和手段,旨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异步达标。我主要采取“大班导学,小组议学,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针。即根据备课要求,授课着眼于B层中等学生,实施中速推进,课后辅导兼顾A、C优差两头,努力为后进生当堂达标创造条件。具体做法是:有区别地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设计教学内容,实施分层教学,实行分层测试和评价,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学生分层
  分层教学实际上就是以进步为前提,层次为基础,竞争为手段,辅导为重点,实现目标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学生进行分层是进行分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能力及成绩的基础上,对学生明确提出教学目的和意义,使学生懂得分层次教学能分层推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都得到提高。要根据发展情况随时调整,这样分层设组就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大踏步地提高。
  二、目标分层
  布朗等人研究发现,凡是设定学习目标的学生,其学习成绩都比较优异而且富有积极进取精神。反之未设定学习目标者,其成绩较差,而且行动迟缓,缺乏学习兴趣。长期以来,为了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我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在A层次学生全部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应注重其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其在听、说、读、写等方面都得到较大提高。B层次学生重点以掌握教材内容为主,力争不存在缺、漏、忘、记忆混乱等现象,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因为C层次学生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适当补充一些内容,所以教师以提高其学习兴趣为主,提高其学习信心,激发其潜能,使其有所提高和突破。
  三、授课分层
  班级在授课时要有所区别,如何对A、B、C组的学生授课,实现备课中的目标,这是我感觉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而我准备在授课时按备课中的要求先达到C组的目标(A、B当然要达到了),然后让C组学生练习巩固,再让B组学生达到B组目标(A组当然达到了),然后让B组学生练习巩固,最后再对A组学生提出更高的目标。
  四、作业分层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常常被统一大量的作业所累。因此,面对多层次的学生,就应对作业进行分层要求,作业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更不能太简单或太容易,难易要适中,多少要适量。所以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别差异出发,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及所授内容,在一定范围内,除使用教材的配套练习外,有的放矢地按上、中、下三个层次来设计布置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佳巩固发展。
  五、测试评价分层
  在测试前,我把握好试卷的密度和难度,大部分试题为基础题和较易题,少部分为综合题和难度题。在测试后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对处于不同学习状况的学生应及时激励。以分层测试成绩为评价依据,对学生多作纵向比较,考察研究各层次学生在本层次进退程度,使达标学生及时被调整到高一层;对达不到原层次目标的学生及时做好心理辅导,分析原因;对学习不到位的C层学生加强心理和学习辅导,鼓励为主。总之,我要让所有学生在分层测试后继续保持良好的上进心态,让更多学生感受成功喜悦,让他们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
  实践使我认识到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构建并实施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我也深深体会到教学模式本身应是动态、发展变化的,模式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尤其是在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需要我们不断发展优化教学模式,使之更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因此,我在整个三年的十一中学支教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角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先进的和科学的教育理论学习,扬弃自身固有的陈旧的教育观念;努力学习锐意进取的创新和开拓精神,不断发展优化教学模式。
  如今我即将告别十一中学,重新回到原来的工作单位,我将继续不断归纳总结这三年的经验和教训,努力开拓英语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罗文军.英语分层教学[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0,(5):9-11.
  [2]德・波诺.思维的训练[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77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