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信息技术课堂活起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海华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中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并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信息技术教学越来在教学中越呈现它的重要性。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是目前值得探讨的课题。要想让信息技术课真正“活起来”,我认为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兴趣是学生求知的诱因,当学生对所要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便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所以,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做事往往从兴趣出发,对于那些单调、枯燥的练习根本没有兴趣。对于那些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更谈不上兴趣。针对学生这种特点,我认为,讲课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多实践操作,少理论知识,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地去学习。
如教学《遨游因特网》时,在课前,我了解到语文老师正叫他们写作文,很多学生都想不出头绪。利用这个机会,我结合语文进行教学,对学生说:“听说你们的语文老师布置了一项任务给你们,让你们写一种小动物,这种动物你们都知道,但不是很熟悉。你们正为此事发愁了。同学们,你们想了解它的具体情况吗?”学生很想了解这种动物,所以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跃跃欲试,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这时,我作了简单的操作指导,让学生通过网络查询这种动物的资料,在搜索网站上一输,点一下回车键,很快便查询出来,很难解决的事一下子解决了。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很快就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明白了运用计算机会给其它学科的学习带来帮助,从而激发了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
又如在教学《键盘输入》时,我打开金山打字软件的游戏画面,进入“青蛙过河”游戏画面。这个游戏画面生动形象,使学生产生了愉悦的心理体验,从而产生了兴趣,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下面的学习过程中去。所以说多媒体教学软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采用分层教学,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
计算机知识不同于其他学科,学生学习其它学科的知识差不多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是在同一个班级里,学生信息知识水平却有很大的差异,主要原因是有的学生家中有计算机,有些简单的操作已经很熟练了,而有的学生只是见过但没有使用过计算机,这种现象在农村学校常见,再加上学生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信息技术教学起来有很大的困难,很容易造成重复性的教学,还会出现“吃不饱”和“消化不了”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采取分层次教学的方法,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一组推选基础较好的学生做小组长,在学生自己练习时,让每一个小组长协助教师指导基础较差的同学练习操作。但是有时会出现不协作和歧视后进生的现象,所以一开始就要提醒同一组的学生一定要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友谊的重要性,同时提高他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也有利于他们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再例如,在教学《录制声音》这一课时,我只利用一小部分的时间面向全体学生讲授,剩余的时间对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我把全班学生分为几个不同层次的小组,对于能力强的那一组学生,我出示一些拓展性的题目,让他们自己去探究方法,自己完成。对于能力一般的那一组学生,我则指导他们操作,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基础比较差那一组学生,我则帮助他们掌握简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样不致于让他们因为自己能力差而丧失学习的信心。这样使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三、采用任务驱动,加强探究新知的欲望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它重在操作练习,特别对于中小学阶段,操作显得尤为重要。但即使如此,教师也不能整节课让学生进行枯燥无味的练习,否则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学生必须在一定任务驱动下去进行操作练习,才能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充满乐趣、充满挑战的人生经历。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一定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非常符合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要求的。
如在教学《初识画图》时,我先运用电脑展示学生的电脑绘画作品,再配上音乐。这样使学生感觉到电脑真是太神奇了,在电脑里也能画出这么漂亮的画,从而让学生产生一种想用电脑画画的愿望。而后,我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层层构建任务。“画图”的启动,我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因为书上有图文并茂的图,这部分的内容不需要我详细讲解,学生也能够自己完成任务。对于“画图”的工具的介绍,我只给学生一点提示:把鼠标停在工具上三分之一秒,它就会显示这个工具的名称。尔后,我让学生自己去试一试每一种工具的用法。学生围绕着任务去学习、去探索,我只是给予引导和帮助。在任务驱动下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了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信心,并逐渐养成了求知探索、积极学习的习惯。
因此在信息技术课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符合计算机教学的学科特点,这样也便于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体验成功的快乐,大大地激发求知欲,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力。
总之,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时,应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本,以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原则,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特征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同时,教师要把自己最灿烂的微笑展现给学生,把自己最饱含激情的讲解呈现给学生,把自己最富热情的活力传染给学生,追求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唤醒师生彼此心中的眷念和期待,带着理想,带着憧憬,带着对生活的热爱,起出课堂,走出校门,走向更为宽广、丰富和多样的学习、生活世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信息技术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81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