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小学生“自主型”阅读现状分析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春芹

  摘 要: 面对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孩子对知识的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这就需要充分的有质量的阅读。农村小学生的阅读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很多因素造成农村孩子的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目前正面临着一些难题。概括起来,主要是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阅读方法不当,阅读方式单一。对于这些现状,我们应作出详细分析,找出原因,“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对策,激发兴趣,提供保障,提高质量,营造氛围,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将阅读与全面培养孩子的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 农村小学生 “自主型”阅读 现状 对策
  
  谈起“自主型”阅读,我们可以从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演讲的“喂鸡”故事中受到启示。大意是这样的: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开场白是拿出一只大公鸡,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陶行知先生又扳开公鸡的嘴,把米硬往鸡的嘴里塞,大公鸡就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后来,陶先生松开手后,大公鸡自己就吃起米来。陶公的良苦用心显而易见,鸡尚且如此,更何况学生呢?要想农村孩子主动读书,喜爱读书,我们必须认清我们目前面临的形势。
  一、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现状分析
  阅读对学生的自主积累、自由表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相当贫乏,当前正面临着几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一)阅读兴趣缺乏。
  多数农村家长由于受自身文化条件的限制,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在工作之余,虽也阅读书籍,但较少督促子女博览群书,认为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乖孩子。
  (二)阅读方法不当。
  很多小学生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并不能学以致用,往往在课外阅读上该精读的,草草了事,不求甚解;只需粗读的却花费许多精力。
  (三)阅读方式单一。
  很多小学生一提起课外阅读,条件反射般地就认为是“读”,没有“背”、“诵”、“抄”等帮助记忆、积累的手段,从而造成习作时无米。学生阅读书籍时囫囵吞枣,认为粗粗浏览一遍即是阅读,很少做读书笔记,即使做了笔记,也无非是几句好句,几个好词。
  综合以上存在的几种现象,我们进行了深入研究,归根结底,主要有这样几个因素:小学生的活泼好动性、教师思想的不够重视、课外阅读多在课外完成的特殊性。针对这些因素,我们要采取创新的方式加强对农村小学生的阅读指导,提高课外阅读效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的对策
  针对以上的深入剖析,我们对此作了一系列的尝试,从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激发兴趣,课内延伸。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的学习,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们手中的教科书就是很好的助力器。教科书都是经过精心编写的,其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时,针对学生被文中林冲谦逊有礼、武艺高强的英雄气概所折服,我就及时介绍了《水浒传》,告诉学生像林冲这样的英雄人物,在《水浒传》中共有108位,各有各的独特魅力。这样学生就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去阅读思考,从而体验到读书的快乐,极大地激发了阅读兴趣。
  (二)改变意识,提供保障。
  目前,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达不到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家长观念守旧、教师重视不够、书源不足。对此,我们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
  1.改变家长意识。通过家长会、家校通平台与家长交流,让家长改变观念,使学生在家中有一个书意浓浓的家庭环境。
  2.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从死抠教科书的误区中解脱出来,拓宽视野,引领学生走进更为广阔的语文学习领域,使“教学相长”在新的世界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3.力求书源充足。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振兴阅读,保证书源是第一步。比如:建立图书角,实现资源共享;充实图书室的图书数量和质量;鼓励家长为孩子选购书。
  (三)合理选择,提高质量。
  学生自主阅读,难免会出现阅读的盲目性,如:偏“食”严重,所读局限等。这就要求指导者了解阅读情况,对症下药。
  首先,引导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学生提供一套与课本相配套的课外读物系列丛书。
  其次,指导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让学生明白:读书要讲求速度,引人入胜的地方要精读、细读,反复品味,别的地方作浏览、速读,同时读书要做记号,有的根据需要可以做笔记、写感受。
  (四)营造氛围,让“爱”做主。
  要想农村小学生从内心爱上读书,“营造书香氛围”是关键的一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校园环境的创设。学校墙壁上的“古诗天地”,花园中开设的“读书长廊”,幽雅的读书室,独具风格的班级文化、精致的图书角等,校园的每一处都散发着浓浓的书卷气息。
  2.教师作用的发挥。学校书香氛围的能否形成,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想学生爱读书,就要培养出一批爱书的教师队伍,为此,学校对教师的读书活动也要常抓不懈。
  3.读书活动的举办。如:开展“班级读书会”,主要是在学习伙伴间形成课外阅读氛围,这是一个好办法。还有很多读书活动形式,如“好书推荐活动”“读书接龙活动”,这些正适合农村孩子的需要。还可以开展一些游戏式的阅读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会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
  总之,孩子本身就是一本书,教师要会读,引领小学生登上书籍这架飞机,在知识的蓝天下展翅远翔,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品味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方明编.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第1版.
  [3]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第2版.
  [4]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十册教材.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84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