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演绎智慧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立铎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有效的师生互动,应该包括行为互动、情感互动、认知互动。如何实施有效的师生互动,使师生互动能够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呢?
一、让数学课堂变得妙趣横生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小学生的抽象能力较弱,但是生活经验相对比较丰富,常会有奇思妙想,课堂上时常出现富有孩童色彩的语言,在他们的发言中可以发现他们对数学的看法,对生活中一些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应力争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平等、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放弃容易造成师生对话障碍的三尺讲台,和学生换一下角色,坐下来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交流,甚至让学生主动上台做老师。在“辩论赛”和“有多种解法或想法”时教师就可用这种方式。教师可设计让学生上台当老师,讲解解题思路,可坐在学生的座位上适时进行组织和引导。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对话、互动的课堂里需要有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因此,我在课堂中尽量提倡学生走上讲台,提倡学生交流讨论,提倡学生可以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我坚持做到让学生想说就说,说出智慧火花;想议就议,议出是非曲直;想问就问,问出心中疙瘩;想画就画,画出正解解法。哪怕观点是错误的,我都发挥主导作用,在错误中发现闪光点,纠正错误,使学生在错误中成长。只有这样,学生才不用害怕因为说错而被老师批评、同学嘲笑。在如此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学得快乐,也最容易迸发创新的火花。
二、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新课标指出: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上发生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教师能根据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在学生的“互看、互说、互辩、互帮、互问”中,教师是一个局部障碍的排除者、课堂信息的捕捉者和判断者。这样可为学生的学而服务,为生生有效互动提供有力的保障。教师应让学生去发现新知、探究新知和学生人格的形成过程。当学生的思维有了冲突,教师要用富有智慧的点拨,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操作、实践、验证中找到答案。对和谐数学课堂而言,互动是一门学问。它不仅包括师生互动,而且包括学生之间的互动。新课标下,教师的职责是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课堂中,教师可以先设置一个每个学生都能亲临其境的平台,让学生人人参与实践操作,让学生手、口、脑、眼等多种器官参与学习。教师应让学生在探究中发展能力,以动促思;在合作中追求成功,查漏补缺;在交流中总结经验,建模导航。教师只是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发现矛盾的见证者。新课程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改变单纯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的被动学习,建立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成为一名智者,拥有一双慧眼,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智慧火花,点燃学生思维的火把,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三、让数学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变得其乐无穷
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而教学互动的根本在于善教与乐学,在教学过程中相信我们讲究了艺术,抓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那么学生学起来就会认知清晰,思维活跃,充满智慧……这样可有效地推动师生的互动。现代教学观认为,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而是一个以知识学习过程为载体的,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而提高适应能力的一种活动。因此,有效的师生互动应该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特点。
如在“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我设计的师生互动环节,有效地引导学生经历了对长度单位间进率的认识。我让学生把搜集到的物品放到桌子上,有铅笔、水彩笔、文具盒等,让学生量一量自己感兴趣的物品的长度。学生开始自主操作,完成后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生1:“我量的是铅笔的长度,8厘米多3毫米。”生2:“我量的是文具盒的长度是l4厘米。”……我微笑着问:“你是怎样量的?”生1:“我把铅笔的一头对准0这点,再看另一头对在哪里就可以了。”我继续问:“你又是怎样看的?”生1:“一个大格代表1厘米,一个小格是1毫米。这儿有8个大格,3个小格。”其他的学生鼓掌表示同意。接着是生2展示,他量的是文具盒的长度。我引导他详细说明量的过程。我继续引导:“看来大家对这两位新朋友已经认识了,那你能不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呢?”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后反馈:生3:“都是长度单位。”生4:“一个厘米是有10个毫米。”“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我引导学生继续探究新知。生5借助投影演示介绍:“一大格是l厘米,一小格是l毫米。一大格里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厘米里有10个毫米。”本环节中,师生互动的过程在展示学生经验认知水平的同时,已经切入到了对厘米与毫米之间关系的认识,经历了l厘米=10毫米的感知、认识过程。这样,在动手操作、师生互动中学生直观感知其特点,印象深刻,学得扎实,学得快乐。
实践证明,这样的师生互动能够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让他们感受了数学的魅力,越发地喜欢数学,而且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促进教师的发展。教学相长,这才是师生共同演绎的智慧课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07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