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陆杏村
摘要: 课堂提问是教师最常规也是最重要的教学活动。本文阐述了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的基本原则、基本方式、基本渠道,对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提问的实效作出了具体回答。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基本原则基本方式基本渠道
课堂提问是教师最常规也是最重要的教学活动。课堂提问既是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标准。同时,课堂提问也是一项很专业的教学艺术,教师运用得好,能有效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掌握知识、开发潜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的基本原则
课堂提问的目的就是要不断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快乐、轻松和有效。
(一)切合实际,激发兴趣。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对教材进行综合分析,理顺本节知识点与其它知识点的联系,紧扣教学目标和具体教材内容,切合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实际知识水平,让设计的问题变直为曲,引人入胜。若课堂提问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会感到嚼之无味、思之无趣。课堂提问若能做到曲问、巧问,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兴趣,促进学生开动脑筋,活跃思维,有效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培养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
(二)循循善诱,富于启发。教师在设计问题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将设问的过程当作启发学生思路的过程,通过问题的循循善诱、旁敲侧击,激活学生思维的灵性;在学生思路梗塞、思维梗阻时,教师要巧言启发,帮助学生站在新的角度,理顺思路,通过对立或矛盾的启发语言,诱发学生的思维,不断在新的层面上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促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拓展,感受到思考的乐趣。
(三)分层设计,依序渐进。教师要想上好一节语文课,需要站高一点、看远一点、想深一点,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科学地将大问题分解为几个小问题,将难问题分解成几个易问题。做到分层设计、依序渐进、步步诱导,让问题设计得更科学,让学生解决问题更快乐,使学生回答问题时既可望又可及,“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既不因为问题过难而使学生望而却步,甚至挫伤学生思考和回答题的积极性,又不因为问题过简单而使学生骄傲自满。
(四)恰时切入,适时而问。语文教师设问的目的在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思维力,从而解决具体问题,并不是要将学生问倒、问蔫,更不是当作一种形式或花絮来点缀课堂。提问要恰时切入,适时而问,否则会直接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因为,过早发问,学生的知识点还没有掌握,容易造成气氛紧张,让学生内心恐慌,造成课堂冷场;过晚发问,学生已一目了然,无需思考就能对答如流,这时的问题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毫无所值。在此基础上,还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问题的难度和具体提问的内容,教师从而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知识要点、训练重点和教学难点。
二、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的基本方式
(一)抓住关键词语。课堂提高要抓住关键词,把学生的思维触觉引到问题的焦点,有效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言语作深入细致的品味、分析。例如在教授《紫藤萝瀑布》这一课时,笔者就抓住“那时”设计相关问题:“课文中的‘那时’是指什么时候?”进而,让学生明白“那时”指的就是十年浩劫,那时紫藤萝“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就是暗喻当时整个国家命运。由此可见,抓住“那时”这一关键词,就是抓住了文章的文眼,打通了全文的脉络。
(二)抓住关键角度。就是要抓住关键角度迂回设问,不直接从正面设问,鼓励学生在更高层面、更深角度、更宽的视角上去想问题、求解答。例如在学习《孔乙己》这一课时,笔者就抓住具体情节,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悲剧命运的自身原因和社会原因。笔者就设计了这么两个问题:“造成孔乙己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孔乙己的悲剧是孔乙己自己造成的吗?”这样就让学生更加关注课文的情节,引起兴趣,通过对作品的表象本质的分析,最终解决核心问题。
(三)抓住关键因素。语文教学中的关键因素就是互相之间的比较,例如:阅读教学中就会涉及作者的比较,内容的比较,文体的比较,主题和立意的比较,写作手法、构思、技巧的比较,等等。一样描写送别场景的,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岑参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抒发的离别之情、告别之意大不相同。由此可见,教师抓住关键因素,强化比较,可以有效建立起信息之间的紧密联系,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释疑的基本渠道
(一)在详读中释疑。古人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一般、正常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反复详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依据。比如:教学《明天不封阳台》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详细阅读文本,让学生在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以后,对“封阳台这一态度的变化过程及变化的原因”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在启发中释疑。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若涉及课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词句,且有效启发和引导学生去释疑,就能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授《国宝―大熊猫》这一课时,初读课文,学生可能会感到这篇课文内容繁杂,让人摸不着头绪。这时教师不妨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的安排顺序,给课文画一个结构示意图,借此理清文章思路,从而明白作者观察、研究动物的举动给人什么启示。这样就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激活学生的思维。
(三)在借鉴中释疑。在课堂提问中,若遇到涉及面广、内涵相对比较丰富的问题,仅靠语文教材学生是无法解答的。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课外查阅相关资料等方法来自行解决,当然,教师必须从中作方向性的引导。比如引导学生可以采取哪些途径,查阅哪类书籍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教学《幽径悲剧》,教师可以设问:“为什么古藤枯干作者不敢望呢?”教师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搜集种种由于不重视自然保护,破坏生态平衡,而导致生物灭亡、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的材料,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解答明确这一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23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