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透过《刮痧》看中美文化差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丽娜

  摘要: 本文以电影《刮痧》为切入点,从跨文化角度阐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对于中西医、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以及流产问题的不同理解,分析了影片中矛盾冲突的根源。同时提出在跨文化交际时应尊重彼此的文化,摒弃文化中心主义。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刮痧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一个民族的宗教思想、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政治制度等对跨文化交际都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世界文化的频繁交流的今天,不同文化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电影《刮痧》便以中医疗法“刮痧”为焦点讲述了一场中美文化冲突。两种文化的碰撞并非以简单的妥协为结局,而是在谋求各自发展的同时找到了彼此沟通的契合之处,暗示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刮痧》中体现的三处不同文化理解及其产生的根源。
  
  一、中医和西医的不同
  
  电影冲突主要是由丹尼斯在刮痧后,后背留有三条痧痕而引起。美国人认为那是虐待小孩,由此而引发了一场关于刮痧的官司。刮痧是中医的一种辅助疗法。中医注重的是平衡气、血、阴、阳,从而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医的阴阳说、经络说注重整体观察,诊断的手法是望、闻、问、切、察言观色;临床经验口耳相传,师徒相授;治疗的方法如针灸、拔火罐、刮痧等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性。而西方的医学建立在哲学思想上,注重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的研究,注重化验、透视、切片、造影等科学的验证手段。因此,作为一种经验医学,中医对于只具有科学实证头脑的美国人来说,自然难于理解。
  产生分歧的根源:哲学思维的差异。
  中国哲学的一个最基本的命题就是天与人。中国人信奉的是“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是整体、协调、有机的联系。而长期的大一统思想的统治使中国人具有保守、求稳、求统一的观念。这一点可以从中国人对待家庭的态度上表现出来。相对于中国而言,西方各国四面临海,生存条件十分恶劣。他们必须与这种恶劣条件做斗争,进而去征服大海、征服自然。因此,自然和他们的关系是对立的,所以西方人容易产生“天人两分”的思想。由此可见,西方文化主要是理性文化,西方哲学是实证论,西方医学便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因此中医传统刮痧就被认为是“非理性”的。
  
  二、中国集体主义和美国个体主义的差别
  
  影片中有几处反映了中美对于家庭和朋友观等的不同理解。其一:在电影的开头,丹尼斯与昆兰的儿子打架,许大同不问青红皂白就打了儿子。昆兰对大同的行为很不理解,许大同解释说他打儿子是为了给老板面子,昆兰称之为“荒谬的中国逻辑”。其二:替罪羔羊。事实上,是丹尼斯的爷爷为其刮痧,但在法官面前,大同却毫不犹豫地说是自己做的。他的上司很疑惑“为什么在法庭上大同说是自己做的?”简宁说“因为他是中国人”。其三:朋友观。当昆兰指证许大同打过孩子时,许大同指责昆兰“我一直把你当朋友,但你却在法庭上出卖我!”而昆兰感到委屈和不解:“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对于中国人来说家庭非常重要,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孝道。孝道包括对父母的尊重,对家庭的责任,以及为父母的牺牲等等。中国的这种道德观决定了中国人对于人际关系和面子非常重视。而西方家庭则更为独立、自由和平等。朋友之间的关系也更为松散。也就是说中国人强调全体意识即集体主义,美国人则强调自由即个体主义。
  产生分歧的根源:价值观念的差异。
  价值观念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它是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看法和行为,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中国的伦理主张家庭在社会中处于中心地位,要孝顺父母、爱护子女。当这种价值观与其他价值观,如法制观发生冲突时,它总是处于上风。中国人的这种价值观便体现了集体主义的意识。然而西方社会看重的是法制。西方的人权宣言,明确政府有责任保护个人的权利。在强调个人权利为准绳的社会里,法律受到重视。他们深信,法律可以解决一切。所以美国人更看重个体,他们追求个人自由,自由独立思考和做出选择,只要不超出法律范畴,任何人无权干涉。
  
  三、中美对于流产问题态度的差别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许大同妻子简宁分娩时出现危险――难产。当孕妇难产的时候,常常会面临一个选择就是:保大人还是保孩子?在中国,一般都不用想地表示要保大人,就是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是证人瑞克小姐却认为大同是剥夺孩子的生存权利,扼杀了生命。
  产生分歧的根源:宗教信仰的差异。
  人类历史上有很多宗教,每个宗教又各不相同。在美国,基督教源远流长,它弘扬和顺从来世的精神。这种精神令他们不敢反抗,同时也表现出了自由平等。《圣经》上说:世上的一切人,不论老幼,都是上帝的儿女,人人平等。这对于美国人的人权意识有很大的影响。然而在中国,佛教的宗教精神影响着世代的华夏子孙。中国人重今生轻来世,人们相信天命,以现世的幸福为目的。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宗教精神导致中美关于流产问题的不同态度。流产在美国是不可饶恕的罪孽,在中国却是个社会道德问题。
  
  四、结语
  
  电影《刮痧》让我们看到了中美文化的差异之处。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个民族文化相互碰撞与交流已经不可避免。我们要认识到文化差异在所难免,但并不是不可逾越。只要交际双方理解尊重彼此的文化习俗、消除民族偏见、克服民族中心主义,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就能够被克服。正如《刮痧》的导演郑晓龙所说:“我们相信,每一种文化的存在都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缤纷绚丽,不同的文化之间需要有理解精神和博大的胸怀,回避矛盾,放弃自己,互相对立都不是文明的出路。尊重、吸纳、兼容并蓄才是任何一种文化生命力旺盛、可能继续发展的表现,才是希望所在。”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版社,1997.
  [2]乐戴云.文化差异与文化误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石玉.解析《刮痧》中的文化冲突与调和.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4]王小平.刮痧[M].北京:现代出版社,2001.
  
  (作者系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07级硕士研究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24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