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美志
摘要: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本文简要地阐述了语文教学中提问的艺术及常见的几种提问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索学习的双边活动,完成这一双边活动,很大程度上是靠设疑提问来实现的。有人认为提问是教师课堂教学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集中反映,是教师教学艺术的展现。
古代教育家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也认为“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课堂提问与教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因此,掌握课堂提问的艺术,恰到好处地提问,有助于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创新性,并帮助学生走进新课程,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超值的“语文”,获取更多、更大的收获。
一
课堂提问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内容和要求而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教学方式,它是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富有启发性、可思性、创新性的提问能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使教学活动变得快乐、轻松、有效。从学生方面来讲,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诱发学生多问、敢问的治学精神,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养成从容沉稳、应对自如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提问有一定的艺术。
(一)要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有意识、有计划地采用多种激疑的方式,激起学生思想的波澜,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获得自我满足;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并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时时处处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创新的乐趣。
(二)要化曲为直,旁敲侧击,因势利导。在整体把握全篇的基础上,注重前后知识点的联系,巧设问题,吸引学生。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同一问题有多种形式的问法,教师要有意识地把设问的过程当作开启学生思维的过程,激活他们思维的灵性。教师应在学生思路受阻时巧言启发,在对立或矛盾中诱其比较,站在新的角度、新的层面锻炼学生的思考力,使他们思维向纵深处拓展。欲速则不达,智慧的提问,是旁敲侧击,既能“山重水复”,又能“柳暗花明”,使学生感受到思考的乐趣。
(三)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系统论有条重要原理:“如果事物越是序化,其效能就越高”。可见,解决“序”的问题十分重要。一个难的大问题,可以科学地、有序地分解为几个容易的小问题,步步为营,分散诱导,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解决问题。设问要结合学生年龄、科研课题、能力实际,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使学生回答问题时感到可望又可及,既不因为问题过难望而却步,又不因为问题过于简单而骄傲自满。教师有序地提出问题,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正确运用知识,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又避免了语文教学杂乱零散的弊病。
(四)要抓住时机,适时设问,随机应变。所谓“适时”就是所提出的问题与学生的思考、质疑相“吻合”,并在学生有思、有疑正要提出问题而苦于不知怎样表达之时。设问不是把学生问倒,更不是作为花絮点缀课堂,“创设”学生活动的形式,而在于解难释疑,掌握新知。是否适时发问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过早发问,造成气氛紧张,学生内心茫然,容易造成课堂冷场;过晚发问,学生勿需思考就能对答如流,使问题成为“瞎子点灯,白费蜡”,毫无价值可言。此外,教师还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问题的难度、切入的角度、提问的方式,以把握知识要点、训练重点和教学过程。
二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课堂是一方方清澈如镜的水塘,课堂提问就是使水塘清澈的源头活水,对它适时、巧妙的运用,一定会使语文课堂呈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美妙境界。笔者根据教学实践的体会,下列几种课堂提问方式,以供参考。
(一)抓住关键词发问。为了避免问题的空泛和学生思考问题的笼统、粗略,把学生的思维触觉引导字里行间,对文章的言语作深入细致的品味、分析,以形成严谨、实在的思维品质,教师应注意抓住关键词发问。如《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奇特、想象丰富的散文,营造出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时教师从关键词入手发问:“文章所写的都是景物,为什么不说山中观景而说山中访友?”作者将大自然人性化了,“友”是文眼,是文章的切入点,作者把大自然当成自己最亲密的朋友和家人,达到了人与物的交融、和谐、统一,作者是用心和大自然交流,而“观景”是看景物,不亲切。
(二)迂回设问。就是不按习惯思维从正面设问,而从问题的侧面入手,引导学生在更宽泛的意义上去思考问题。这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不易形成思维定势。比如讲《祝福》一课时,在老师分析祥林嫂死后,鲁四老爷骂的那句话时,问道:“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怎样的一个人?”经过思考,学生仍然答不上来,老师可采取迂回法,暂且存疑,从侧面提问:“同学们想一想,鲁四老爷在偏偏要在这个时候的后面理应说什么?”学生中有的可能说“死了”,有的可能说“老爷为什么不说‘老了’?”有的可能说:“因为老了含有尊重死者的意思。”问到这里,鲁四老爷这个既不能犯忌讳,又不能丢了传统的老朽形象也就活脱脱地站了起来,至于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怎样一个人”这个问题也就不攻自破了。
(三)寻找比较因素提问。语文教学中的比较因素是很多的,仅阅读教学中就会涉及作者的比较、文体的比较、内容的比较、主题的比较、写作技巧的比较等。比如,在《故乡》一文中,既有同一人物的比较(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昔日年轻漂亮的杨二嫂与现在消瘦的圆规),又有不同人物之间的比较(杨二嫂与闰土),还有人物群像的比较(我与闰土之间的友谊与宏儿和水生之间的友谊的比较)。根据这些内容,设置一些比较性问题,有利于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养成思辩的习惯。
(四)创造性设问。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提问,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探索大千世界的一切。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加深拓宽原有的教学内容,对课文中的人物、情节、场景产生再想象,教师可插叙情节,或改写人物或增删词句等,启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如教欧阳修的《卖油翁》,教师可提问:卖油翁走后,陈尧咨会想些什么?教鲁迅的《孔乙己》时,可提问:孔乙己的长衫哪里去了?孔乙己最后一次离开咸亨酒店后命运如何?在教师的提问下,学生可尽情地发挥想象。毫无疑问,这种提问能够起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极佳效果。
(五)平中问奇。语文教学之所以是高难度教学,就是因为学习的内容是母语,语文材料明白如话,似乎不学也懂。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独具慧眼,让学生去发现平常中的不平常,挖掘语文课的魅力,提高教学效率。如教学《走一步再一步》时,全文学完了,笔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认为文中有一处交代不清――我的父亲又怎样知道我被困小悬崖呢?”于是学生先对当时的情形作了想象。接着笔者又提出:“文中没有交代这些,你认为是作者的失误吗?”学生在思考后明确了这是文中结构上的取舍。这种看似平常的提问与教师对文章详略得当的写法分析相比,其效果不言而喻。又如杨老师在教《故乡》时,结束后向学生提问:“碗碟是闰土偷的吗?”正是这平凡的一问,激起了课堂上的波澜,引发了学生激烈的课堂争论。这“牵一问而动全文”的一问,再一次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对《故乡》中的人物形象重新审视。经过一番潜心的阅读、思索和讨论,学生既很好地解决了这个疑问,又享受到了文学作品的快感。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艺术,在课堂上起到投石激浪、催化促进的作用,能够让学生展开激烈讨论,在讨论中互问,与教师对问,使语文教学真正呈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也是层出不穷、多种多样的。为了让学生健康成长,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寻求切合实际的、科学的激疑艺术,广大语文教师需要去不断实践、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李兆基中学语文课组强精凤著.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
[2]刘继魁.巧用提问,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41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