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策略与原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何艳玲
摘 要: 课堂问题的设计是一门艺术,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精心提炼和展示的过程。课堂上科学有效的问题设计,能够激活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问题的设计,必须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精髓,通过提问要解决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使学生产生积极思维能力、积极探究能力和分析知识、归纳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问题设计 策略 原则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如何诱导?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很多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以精心设计的提问贯穿全文,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顺利地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那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如何把握问题设计的策略呢?
一、问题设计的策略
(一)挖掘教材进行问题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在讲授高中地理必修上册“亚洲的季风”时,若照本宣科,学生往往就会感觉很抽象,很难引起学生思维上的共鸣,在实际的教学中,针对季风气候的特点和成因,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我们夏季来到海边,光脚踩在沙滩上,会有什么感觉?冬季若光脚伸入海水中又有什么感觉?你会得出冬夏海陆气温有什么不同?分析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有什么差异?
2.多媒体课件:东亚一月和七月的风向图,分组探究下列问题:①冬季风的发源地在哪里?风的性质、风向如何?②夏季风的发源地在哪里?风的性质、风向如何?
3.唐山在亚洲的哪个方位,据你的感受唐山地区冬、夏季气候有何特点?
4.通过以上问题,你能总结出东亚季风气候的特点和成因吗?
这样流畅自然的问题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逐步讨论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着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许多地理知识都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也只有把知识应用于实践,才能从中体验地理知识的价值。如在学习“地球的公转”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回答:
1.一天中,唐山的太阳高度一样吗?什么时候高,什么时候低?
2.一年中,唐山中午12点时的太阳高度一样吗?什么季节高?什么季节低?可结合正午12点时影子的长短考虑。
3.一年中唐山的白昼一样长吗?什么季节较长?什么季节较短?
4.唐山一年中有阳光直射井底的现象吗?
5.请归纳地面得到热量的多少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关系。
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应用极其广泛,为地理问题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下面的案例中我以真实事件为背景设计的这一组问题,联系了实际,贴近了生活,启迪了学生思维。
又如在讲高中地理必修“自然资源概况”一节时,联系唐山的实际,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
1.唐山是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的工业城市,有闻名全国的“开滦煤矿”,那你知道煤炭都有哪些用途吗?
2.假如你是唐山的市长,你认为唐山在煤炭资源的开发上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看到这些问题学生们发言踊跃,具体如下:
生1:假如我是市长,我要加快开发力度,因为我们唐山那么多的热电厂、钢铁厂、水泥厂、化肥厂都需要大量的煤炭。
生2:假如我是市长,我要加强管理,对矿工们定期进行技术培训,每天做好安全教育。山西这个素有煤海之称的地方,小煤窑血的教训我们不能不吸取。
生3:假如我是市长,我就不会大规模盲目开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像我们唐山现在把塌陷区南湖建成了唐山著名旅游风景区就很好。
这一问题的设计,使教师和学生们都走进了生活,寻找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故事或案例进行问题设计,激发学生的地理思维。
在讲高二地理选修《人口的素质与环境》时,我向学生们讲述了这样一个事例:
内蒙古大草原因为生长着叫“发菜”和“甘草”的植物,便年复一年地遭受人为的劫难:内蒙古8800万公顷草原已有3900万公顷因沙化而退化,并且沙化面积正以每年800万公顷的速度继续扩大。据统计,每年雨季外地搂发菜、挖甘草的数十万大军疯狂采掘,铁耙搂过之处,牧草连根拔起,操场如同剥去了一层皮。搂一斤发菜要破坏2.7公顷的草地,挖一斤甘草要使近1.3公顷操场变为沙丘,牧民们痛恨地称他们为“疯狂的地老鼠”。
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
1.什么原因造成了内蒙古草原的沙漠化?
2.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控制内蒙古的沙漠化继续恶化?
地理教学中通过案例设计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主动尝试探索,获得了探索知识的乐趣。
但并非所有设问都能达到教师的预期目的,那些肤浅的平庸的提问,就只能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动。所以每位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进行问题设计时都要把握一定的原则。
二、问题设计的原则
(一)要注意科学性。
(二)要有梯度。
(三)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创新性。
(四)问题的设计要具有激发性。
由此可见,问题设计在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问题是学习动力的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课堂学习过程本身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课堂上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该是有价值的、有目的的,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应该是主动的、积极的。这样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让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成为学生掌握知识的纽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58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