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吉秀芳

  摘要: 本文着重分析了初、高中化学在教学目标及目的、知识侧重方面的不同,提出了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要做好教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衔接。
  关键词: 初、高中 化学教学 衔接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要做好下面几点:一是初高中教材的衔接;二是教学方法的衔接;三是学生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的衔接。下面本人谈谈自己在高、初中教学衔接方面的做法及想法。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及目的的差别
  
  通过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以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能把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并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二、初、高中教材中知识的承继和衔接
  
  1.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做要求的内容。
  (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2)同素异形体。
  (3)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结构。
  (4)两性化合物及典型两性氧化物。
  此部分内容集中在高一年级教材的第五章,在教授该章内容时,教师应注意加以补充,以免学生出现知识的空白点。
  2.高一年级时需对初中某些知识加深、完善。
  (1)氧化还原反应。
  初中只从得、失氧原子的层面简单地介绍有关氧化――还原反应,高一年级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即从本质上介绍氧化还原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
  ①初三只举例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高一年级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②初三只列举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简单例子,高一年级则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于晶体的概念、结构、特征和物理性质等。
  由上可知高一年级教材中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较初中更完善、更严密,也更兼顾科学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
  3.有关化学计算内容及方法的承继。
  (1)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初中只要求掌握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之间的换算;温度改变,溶解、结晶问题的计算是中学化学计算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类型,也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在高一年级时要适当补充。
  (2)“差量”法的应用。
  此法在中学基础计算中应用较广,初中阶段不要求学生掌握该法,在高―年级要结合有关新课内容补充讲解并使学生逐步掌握。
  4.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
  初中已学过O2、H2、CO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并分别介绍其反应方程式、使用仪器装置等内容。高一年级要结合Cl2、HCl、SO2、NH3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从反应原理、反应装置、收集方法、注意事项等四个方面对此加以归纳,并将之扩大为学习气体制法的一般方法。
  高、初中教材衔接要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通过相关知织的衔接,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准确理解初中化学知识,要力求做到对今后学习化学有所帮助。
  
  三、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地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的生理: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自“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启发式,启发、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为了顺利地开展高一年级教学工作,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通览教材、大纲。
  教师要熟悉初中、高中教材,要研究大纲中对各部分知识的要求情况,确定新学年开始的复习内容及订出复习计划,使得所复习的内容有利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有利于初、高中的衔接。
  2.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
  教师对高一新生的中考情况要进行认真分析,对中考中与高中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的掌握情况要心中有数,以便在复习中有的放矢。
  3.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科素养。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经济有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讲授《卤素》时,可介绍氯氟烃对臭氧层的破坏原理;讲授《硫―硫酸》时,可介绍有关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及我国的有关环境政策;讲《物质结构》时,可介绍美国在两次海湾战争所使用的贫铀炮弹及其对人类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等等。让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学好化学就必须有脚踏实地、勤奋苦读的态度。
  4.良好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应自始自踪。
  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使学生受益终生,高一年级时要注意学生阅读习惯、作业规范、实验规范等的教育和养成。
  能力的提高和培养是中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提高的过程,不同阶段的不同教学内容担负着培养不同种能力的任务,教师应抓住各种场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
  
  四、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高一年级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能否学好化学的重要一环。
  课堂上教学生学会某些知识,是为了方便学生课外学更多的知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结合课本各内容给学生各种知识予具体指导。
  古人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可终生受用。教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有效、正确地进行各种知识及技能的学习是授人以渔之举。
  以上有关高一年级与初中教学各方面的衔接问题,应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其内在联系,特别是要寓学习方法指导于课堂教学中,能力培养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99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