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充分发挥教师在小组互动中的“促进者”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建芬

  摘要: 英语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提高小组互动效果,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对整个互动过程进行积极有效的设计、组织、调控、参与和评价,从而有所作为。
  关键词: 小组互动活动 教师 促进者 调控
  
  《英语课程标准》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其他课程任务的前面,突出了培养学生兴趣、信心、策略和习惯等的重要性。而合作能力的培养在学生课堂学习活动中主要通过与其他学生及教师的互动这一途径得以实现。作为生生互动的形式之一的小组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在课堂中所使用。为完成某一任务而分工合作、交流讨论时,传统中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能再把单纯的知识传授当作自己的主要任务,而应积极发挥自己的另一方面作用:组织学生参与小组合作互动,调控学生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要完成的任务是复杂的、变化的,它从分编小组、设计活动开始,进而组织并辅导学生进行小组互动活动,调控活动过程,促进学生有效交流沟通,最后进行评价或引导评价等。教学实践证明确是如此。然而,在这里,笔者更愿意把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较笼统地称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作为“促进者”,教师应发挥的作用就是:通过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整个过程的设计、调控、引导和评价等活动,减少学生的学习困难,引导学生参与与合作,从而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如何才能更好地担当起“促进者”的角色?笔者在这里将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参考专家的观点和意见,发表几点肤浅之见。
  
  一、对学生进行如何开展小组互动活动的指导是完成小组活动任务的基础。
  
  笔者见过其他教师出现过、自己也曾经历过这样的情形:教师提出一个小组活动任务后,马上宣布小组活动开始,前排学生很快转过身,然后各小组热闹地讨论,几分钟后教师叫停讨论,最后开始小组汇报、评价……在这过程中,许多学生对如何与小组中其他成员分工合作不清楚,对如何进行探讨不清楚,甚至不懂得要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要善于向别人提出问题及维持合作。这样的活动很难称得上是互动,也就很难达到活动设计的初衷了。因此,教师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一些知识辅导和技能训练,教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方法,并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这样才能为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打下基础。当然,不同内容的指导或集中进行,或穿插于活动之中,视不同情况而定。
  
  二、设计好活动任务、创设好活动情境是取得良好小组活动效果的前提。
  
  并非所有内容的学习都要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也不是小组合作活动多多益善,只有一些容量大、结构复杂、需要学生发挥各自所长又能相互交流的任务才可采取这一形式。确定了任务后,教师自己应加以明确表述,并把任务具体化为学生可操作的一项项的活动内容。之后,用简练而明确的语言给学生发出指令。同时,让各小组在成员间进行合理的分工,使各小组成员既明白自己的个人责任,又能把握小组努力的共同方向。
  在组织小组活动之初,教师要把活动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学习及周围环境联系起来,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联系起来,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创设情境。只有这样的导入才显得真实自然,易于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与此同时,教师生动亲切的语言、乐观饱满的精神、对学生的鼓励宽容都有助于营造一种轻松友好的气氛,有利于随后小组互动的开展。此外,与上述“准备活动”有关的还有小组成员的科学合理编排问题。通常情况下,我们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结合座位情况,将学生按性别、性格、兴趣、学习能力和成绩等因素分成4至6人的小组。这种分组易于实行,且较为有效。但像按任务性质不同、让同质性较高的学生结合在一起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样的形式,以及其它一些可能的形式,要是视活动内容、任务性质的不同而适当加以运用,有时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对正在进行的互动活动进行协调和指导是教师发挥好“促进”作用的关键。
  
  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开始了,每个小组都有人在发言、交谈、倾听或记录,可哪些小组是在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小组成员是在为完成共同任务而进行合作的呢?教师应到教室各小组中间走动,了解情况。这时除了做好维持纪律、解答学生疑问这些基本的事情外,教师至少还要注意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调节好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就小组内部而言,各成员由于分组时就存在的差异,致使对问题的认识、理解和处理都会产生分歧,甚至导致分工配合也产生困难。这时教师应针对该组成员的不同特征进行调节,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每个成员都有机会表现自己、提高自己。小组之间,也会出现活动进程步调不一致,合作效果、层次相差悬殊等矛盾。这时教师应积极加以引导,帮助落后的小组得以提高,缩小小组之间的差距。
  (二)善于诊断并处理问题。
  小组活动时,学生面对的是自己的同伴,没有了面对老师时的那种无形的约束,思维方式、个性特征等都可能会表现出不同于教师平时所已知的一些特征。教师这时更多的应是鼓励和肯定。但有时学生的活动也会出现偏离小组互动任务的现象。如笔者在教学PEP六年级上册Unit 4 I Have a Pen Pal时,设计了这样一项任务:让各小组确定一位每个成员都喜欢的明星(包括体育、娱乐、政治等方面),并于课后查找收集有关他或她的资料,以备课堂中让其他小组猜问这位明星是谁。课堂中,我又要求各小组合作讨论好询问其他组的问题。合作开始后,我发现其中一个组的记录员写下了一长串问题,如:Where is he/she from? Where does he/she live? What time does he get up? Does he/she like apples?等,不一而足。我很为这组学生对到当时为止所学语言知识点的全面掌握而感到惊讶和高兴。但像后两个问题那样的问题对猜测一位明星有多大帮助?被问及的学生是否会收集到这方面的信息?就我本为训练学生熟练运用目标语言进行交流这一初衷而言,这些问题又有多大意义?我于是引导他们先在自己小组内预演一下这些问答,看看能否让被问的同学作出较好的回答。当然,答案是否定的。然后他们也明白了自己问题中的一些不妥。在小组活动中,像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比较常见的,教师应善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引导、解决,使学生的合作更富成效。
  (三)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小组互动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出现不同形式的错误,这些都是学习语言时从不成熟到成熟过程中难免的现象。教师的任务不是苛求学生完美,而是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进步,鼓励其进步,让他们体验成功。一个平时不太乐于参与活动的学生拿出本子在记录其他同学的说话内容了,教师应加以赞许,可以是一个眼神,也可以是一句衷心的话语,等等。学生交流时迸出思想火花了、言语变得流利了等,都应及时去肯定和赞扬。只要教师用一种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每个学生其实都是一个可爱聪明能成功的孩子。
  四、教师适时地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是提高活动质量的重要环节。
  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主要在小组成员之间展开,但学生的知识、阅历等毕竟还不够丰富,对有些问题的探讨很难深入。这时,教师能够参与进他们的讨论,跟他们平等地进行交流,可以推进学生的认识深度,促进他们的学习。
  小组互动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活动成果进行展示,进行全班的交流探讨。这时候,教师应学会“穿针引线”。这里的“穿针引线”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指教师应对各小组汇报、演出等活动进行沟通,不至于让各组各自为政,甚至找不到“共同语言”。另一方面也指教师应对各小组那些零星的、分散的、缺乏系统性或整体性的知识、技能等加以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随后的归纳、概括及反馈奠定基础。
  
  五、科学的评价是提高小组互动活动的重要手段
  
  每个小组成员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何?对小组的贡献如何?怎样提高下次合作的效果等都需要评价或通过评价加以促进。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主要要处理好两种关系:个人自评和成员互评的关系,互动过程评价和互动结果评价的关系。前一对关系中,个人自评可以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以树立更高的目标。小组成员互评能激发组内成员的合作意识,调动积极性,相互鼓励,共同提高。两者都是必要的,因而要把两者结合起来,但重心应向互评转移,这样更有利于鼓励小组成员为完成共同目标而努力。后一对评价也应结合在一起使用,促进学生关注合作过程,体验合作精神的重要性。而两者相比而言,应更侧重于互动过程的评价,教师应有意识地加以强调。
  以上讲了涉及如何提高小组互动活动效果的几点看法,教师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毕竟小组互动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是生生之间的一种互动,教师的干涉是在尊重学生主体角色的前提下进行的,教师不能包办小组合作学习的全部,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把教师称为“积极的旁观者”。要想让“旁观者”不袖手旁观,而能有所作为,发挥恰到好处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包括笔者在内的每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要不断探索总结。
  
  参考文献:
  [1]裘红霞.初中英语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年12期.
  [2]胡春洞主编.英语教学法.
  [3]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41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