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技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永军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已经广泛地深入民心,这是国家之大幸、民族之大幸,因为它顺应了国际竞争、时代发展、社会变革的新形势。那么,作为人文科学中的基础学科――语文,更是在这场变革的浪潮中起到了先锋榜样的作用。这是由于语文学科本身的性质、特征所决定的。但是,我们必须明确:对于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统一的语文学科来说,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塑造高尚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育人功能更是不可忽视。
正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那样:“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要大力地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所以,作为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必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和熏陶,这是祖国和人民赋予我们的重任,义不容辞。
那么,语文学科中德育的特点和内容是什么呢?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渗透呢?
语文学科中的德育即是思想品德的教育,它受社会道德规范的制约,是道德的个体化,具有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稳定性的心理特征。它是语文教师以语文教材为载体,通过教师个人的创造性劳动及自身的优良品质的影响,对学生进行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行动、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的一种教育活动。语文学科中的德育内容涉及到人的道德成长的各个方面,主要有: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的教育、勤劳俭朴和宽容善良美德的教育、坚强意志品质的教育等。
针对语文学科中的德育内容的各种形态表现,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根据不同的语文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和渗透。
一、利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关古今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实际事例或文学作品中的文学形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和渗透。
首先,语文教师要抓住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古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事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
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许多民族英雄或人民英雄,他们为了追求真理、实现自己的理想,家可以不要,官可以不做,生命可以抛弃;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不被荣华富贵所引诱,无论境况多么艰难,也不曾改变自己的人生追求。语文教师进行这方面的作品教学时,就可以抓住作品中所描写的英雄人物的可歌可泣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如,学习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的传记作品《屈原列传》(见高中语文教材・苏教版・《〈史记〉选读》)一课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领悟屈原那颗心系患难楚国、救济天下苍生的赤子之心,从而彻底地理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真正内涵。而学习了近现代伟大作家鲁迅先生的《〈呐喊〉自序》(见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第一册)后,通过了解鲁迅先生在黑暗旧中国的求学经历,就能真正明白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良苦用意,从而敬佩他的爱国之举。
其次,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文学作品中的文学形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
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学作品都是典型的范文,有许多文学作品所刻画的典型人物形象都是人们心中的楷模,教师只要抓住了这一教学内容,就能很好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和道德情操的陶冶。
如现代著名作家孙犁先生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见高中语文教材・苏教版・必修二读本)中所刻画的主要人物“水生嫂”这一文学形象,既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又有抗日战争根据地妇女思想进步的品质。她,勤劳善良、坚贞勇敢、温柔体贴、深明大义。教师在教授这一篇课文时,可让学生认真地认识“水生嫂”这一典型人物形象,通过对这一文学形象的解读,体会到在战火硝烟的年代,夫妻之情、家园之美、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质就像白洋淀盛开的荷花一样,洁白无瑕、美丽灿烂。这样,学生们既学习了文化知识,又受到了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和熏陶,达到了教学、教育的双重效果。
总之,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关英雄人物或文学形象的描写的作品是很多的,但它们都是零散的、非系统性的。教师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对它们进行重新整合,然后再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这样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二、借助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关阐释事理或理性思考的文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的教育、渗透。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阐释人生哲理或理性思考的文章,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借助这一教材优势,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事理、领悟作者对生活的理性思考,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们的灵魂得到升华,还可以使他们初步具有辨别美丑、分清是非的能力,从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如教师在教授北宋文学家苏轼的《石钟山记》(见高中语文教材・苏教版・必修三读本)这篇散文时,可让学生明确:作者借“游石钟山考察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一事,阐释了“要真正地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亲自实践、‘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造”的道理。
再如学习当代作家刘亮程的《寒风吹彻》(见高中语文教材・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这篇作品时,可引导学生明确:本文通过写一系列生命的个体被“寒风”吹彻的痛感,写出了他们在自然灾难面前的苦难、抗争、希望等,抒写了“人类对生命的苦难的体验”的理性思考。
所以说,对于中学语文教材中阐明事理、理性思考的文章,教师只要抓住契机、适时引导,一定能使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德育参透的目的。
三、依托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作品,披情入文,教师通过自身情感的熏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渗透。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通过语文教师的自身情感的熏陶,塑造自己完美的人格,这是语文学科教学突出的特点。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美文,文学成份特别浓,这就给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情感材料,同时这也是语文学科进行德育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语文教师,要很好地发挥语文学科的这一优势,创造性地劳动,使语文学科的教学真正地做到“寓德于情”,来达到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目的。
如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在语文教学课堂上以饱满的激情朗诵奔放豪迈的诗歌,让学生从中受到思想道德情操的陶冶,这就是语文教师自身情感的自然流露和自觉的正常道德行为对学生产生的潜移默化的一种教育。
再如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英雄人物自然流露出的钦佩、崇敬之情,定然会不自觉地引起学生们的共鸣,从而使学生受到高尚道德情感的熏染。
因此,语文教学活动中无论是教师成功的朗诵,还是对课文中的艺术形象声情并茂的分析,都会对学生起到启迪、感化的作用。但这必须要求教师要带着思想感情进入课文情境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再现作品中的情境,发挥文学形象的感染作用,陶冶学生的情操,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使他们在道德上受到深切的影响。所以说,披情入文,通过教师自身情感的熏陶,是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四、通过不同形式的语文训练,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渗透。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不是独立于语文教学之外的特殊的教学过程,而是和语文训练融为一体的。这是因为语文具有表达思想的工具性,语文的表现形式和思想内容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所以,任何一种语文课型都有一定的思想性,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它并不像政治课那样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知识,而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文课的学习,在语文训练中逐步受到思想的熏陶,从而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如,教师在教授宋代爱国词人岳飞的《满江红・写怀》(见高中语文教材・苏教版・《唐诗宋词》)这一首言志诗时,可通过朗读背诵、鉴赏主旨、品味语言、抒写感想等具体的语文训练来感受词人的“穿云裂石、激昂悲壮”的豪迈之气,从中感受到岳飞的“雪耻复仇、重整乾坤”的豪情壮志,这就是把思想品德教育融于语文训练之中的一个典型的例子。
当然,语文训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纳起来不外乎听、说、读、写等,而语文训练也绝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不论听话、说话、阅读或写作都包含着较强的思想性。所以说,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是一个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整体。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寓于语文训练之中,才能收到很好的成效。
五、开展一些适合于高中学生心理特征的而又富有特色的语文实践活动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渗透。
语文实践活动是对学生产生道德影响的途径之一,也是养成优良品质行为习惯的途径之一。而行为习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训练。语文的实践活动的范围是很广的,方式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组织一些适合高中学生心理特征的而又富有特色的语文实践活动课,从而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如组织学生开展新闻调查、采访、读书报告会、演讲、辨论等,表达他们对人生、对社会的审视态度,培养他们集体荣誉感等。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是密切关联、不可分割的,作为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渗透时,一定要从语文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强加、更不能生搬硬套。既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又要春风细雨、潜移默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的双重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42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