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如何实现“动静结合”教学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 绩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脑接受刺激引起的兴奋点不断转移,相对来说人就不容易感到疲劳,反之,某一兴奋点持续活动,就容易由兴奋转入抑制,乃至出现困倦甚至睡眠状态。特别是在小学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学会如何在课堂上使学生的思维长时间地处于兴奋状态,在一堂课内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对于这一点,笔者也曾彷徨不已,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尝试后,笔者认为,采用“动静结合”的教学方式是相对有效的一种方法。
小学生在该年龄阶段的特点是:爱玩好动,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如果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单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方法进行机械的讲解,把学生纯粹当成知识的容纳器,填鸭式地向他们灌输那些在他们眼中枯燥无味、冷冰冰的单词和句型,他们就更加不会产生兴趣了。曾有一位教育家说过:“如果学生学习没有兴趣,那就如同苦役在身;如果教师的教学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就如同把苦役施加于学生。”可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着力点。课堂教学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我们应该变课堂为“学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充满活力,积极思维,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让教科书“活”起来,让教学方法“活”起来,让“提问”代替“告诉”,让“彩色”代替“黑白”,让“激情”代替“平淡”,讲求课堂活动的新鲜性和实效性,让课堂“动”起来。
我们平时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呢?
首先要把“动”的权利还给学生。
(1)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教师把课堂变成学生“问”的天堂,正确对待学生的任何问题,并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敢问、爱问、善问。
(2)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教师把时间还给学生就是让学生多读、读好。英语语感对学习英语来说非常重要的,而这要靠平时多读、多模仿才能培养出来。
(3)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的精讲是必要的,但学生表达自己的认识,情感的交流更重要,要多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英语是一门语言,且是一门外语,如果我们教师连这仅有的40分钟都不让学生讲,那还有什么机会让学生去讲呢?
(4)把练的安排纳入课堂。以往上课总是教师讲,学生听,实际效果很差。在课堂上练,教师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可减轻学生课外作业的负担,让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更大的主动权。
其次要让学生把握住“动”的权利。
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在课堂上是不会主动地“动”起来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创造条件,还要加以积极引导。在教师主导下的有组织、有秩序地表演、对话、讨论等形式的“动”能使学生的思维兴奋起来。
然而,任何事情都不能太极端。一味地追求高密度大运动量的练习,以诵读、表演等代替必要的讲析点拨,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过程也会造成教学琐碎凌乱和课堂无度无序的失控状态。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难以条理化地掌握知识,其良好的英语思维就难以形成。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静”中学英语?
在这一方面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着眼于“会学”、“善思”。
首先,问题引领,“愤”“悱”而发,在静静的思考中顿悟英语。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学生尚未达到“愤”、“悱”时,教师应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只有经历顿悟学生才会享受到“柳暗花明”的成功感觉,心智随之得到提升。而过早的启发与引领,只会适得其反。
其次,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在静静思考中探索英语。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但我们在强调个人与团体的合作、恰当运用探究性学习等方式时,也不能忽略对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特别是要先让学生自己独立观察,深入思考,这样合作交流起来才有实质性内容,否则就如水中浮萍,落不到实处。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又如何使学生动中有静,动静相结合呢?
动和静是教学中的两种表现形式,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静的动,最终必然导致学生的思维处于混乱和无序状态,在一系列的听、说、读、写以及讨论后,如果不认真总结,冷静思考,那将是事半功倍。而没有动的静,将会使课堂死气沉沉,不仅教师在40分钟内忙于讲解,无暇体会学生的心理,学生也会有厌倦之心,思维会随之停顿或者四处云游。教师上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等于开一次讲座,长此以往,那只剩下我们在课堂上的自言自语了,如何使学生学好英语,练好基本功呢?有介于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就要注意动静结合、张弛有度,既要营造活跃的气氛,张扬学生的个性,同时也要给学生静静学习、静静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在静静的学习与思考中体验英语、感受英语。
小学英语一直是教学当中的一个难点,只要我们在教学中采取动静相结合,合理设计课堂内容,让学生始终保持思维的兴奋点,那么我们的英语教学就必定会有所突破,有所进步。“活而不乱”,“动中有静”,这才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追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6022.htm